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New iPad 決戰 iPad 2

New iPad 已在本月的 17 日正式登場,成為首批發售地的香港,貨源十分充足,令蘋果產品的炒賣神話暫告一段落。炒賣不成的原因,除了是貨源的關係外,New iPad 的外形及規格跟 iPad 2 相近,使擁有 iPad 2 的用家頓時應為沒有升級的必要,這可能也是重要因素。但事實是否如此?本網會用剛到貨 New iPad 與 iPad 2 進行大比拼。

New iPad 正面跟 iPad 2 沒有分別 New iPad 機背帶點弧度
退出鍵 充電位置
機身只有一個喇叭 靜音及音量控制鍵
500 萬像素鏡頭 3.5 mm 插頭
鏡頭比 iPad 2 大 只比 iPad 2 厚小許


採用相同的充電器

外型保守,規格略為提升
New iPad 在外形上與 iPad 2 驟眼看是沒有分別的,仔細的觀察下發現,New iPad 的鏡頭比 iPad 2 大,另外 New iPad 由於電量比 iPad 2 為高,所以比 iPad 2 厚了少許。重量亦由 iPad 2 的 601g,提升至 New iPad 的 652g,iPad 2 的用家在使用 New iPad 時,應該可以感覺到多了 51g 的重量。

規格方面,New iPad 採用了全新的 A5X CPU, A5X CPU 由雙核 CPU 加上 4 核的 GPU 組成,為了配合超越高清的 1536 x 2048 屏幕,需要更高圖像效能而設計,而 iPad 2 也帶有 A5 的雙核 CPU,不過屏幕的解像度 1024 x 768 與圖像的處理能力,均比 New iPad 遜色。另外在鏡頭組件方面,New iPad 亦提升至 500 萬像素,對於喜愛使用隨身物品進行拍攝的用家來說,這絕對比只有 Web Cam 質素,約 70 萬像素鏡頭的 iPad 2 進步。

9.7 吋 Retina 屏幕,睇相神器

十倍放大鏡下的 New iPad 屏幕 十倍放大鏡下的 iPad 2 屏幕


要數 New iPad 最為重要的賣點,相信大膽的說是其 9.7 吋 1536 x 2048 解像度的 Retina 屏幕,應該沒有異議。日常大多用家使用 iPad 時主要用家觀看相片、影像、Apps 等。New iPad 更精緻的屏幕,可能大家在商店中稍試一會,未必能明確感受與 iPad 2 的分別,本網首會使用十倍放大鏡,拍攝屏幕上的圖示,觀看 New iPad 與 iPad 2 屏幕的細緻度,再套入用家日常使用 iPad 時,新 iPad 能帶給大家什麼新的體驗。

原圖一
(左) New iPad 及(右) iPad 2
 
原圖二
(左) New iPad 及(右) iPad 2
 
原圖三
(左) New iPad 及(右) iPad 2


現在數碼相機的像素,大多突破千萬像素,而單鏡反光機所拍攝的質素,iPad 2 的屏幕解像,已不能將相片的細緻感覺顯示出來。在測試中,筆者以兩種方式載入相片,一是經 iTune 載入相片,另一方法是經第三方出品的 Card Reader 載入相片。經 iTune 載入的相片,相中的質素會有所下降,而使用 Card Reader 第三方出品的 Card Reader 載入相片,可將 Full Size 的相片,原汁原味的複製到 iPad 上,以 New iPad 觀看相片,即使放到最大時,也十分清晰,而 iPad 2 在相片放大的時候,畫面比較鬆散,文中的相片是經 iPad 放大後進行截圖,然後把截圖放大後進行拍攝,希望大家能更加清楚屏幕細緻度的分別。

播片質素未有太大提升
在播片的功能上,New iPad 的進步反而沒有像看圖時的大,以 New iPad 及 iPad 2 使用內置的 Youtube Apps 及 網上串流動畫 Apps,串流 1080P 的高清短片及標清短片時,質素大致相同。當筆者把 1080P 的 mp4 經 Apps 觀看時,雖發現質素上有些微分野,但沒有觀看圖片時的明顯,可能由於暫時未有 1536 x 2048 解像的影片出現,所以還未看到觀看影片時,屏幕的最強質素。

觀看網絡串流視頻,質素沒有分別
YouTube App 播放 1080P 短片質素也沒有分別

真正對應所有 Apps
由於 New iPad 的 CPU 與 iPad 2 同是兩核,啟動 iPad Apps 時的速度上,New iPad 沒有明顯的優勢,可能由於處理 1536 x 2048 的圖像需時,啟動一些 iPad 專用的 Apps 時,iPad 2 還比 New iPad 快一點點。

iPhone App 畫面的粗糙有明顯的改善

New iPad 可謂真真正正對應所有 iOS 的 Apps,以往使用 iPad 或 iPad 2 打開 iPhone Apps 時,畫面會縮小,當放大時,微粒十分粗糙,用家可能因此專注使用 iPad Apps。但在 New iPad 使用 iPhone Apps 時,發覺當放大畫面時,畫面的粗糙有明顯的改善,值得一讚。

完全支援 New iPad 的 App,也能感受 Retina 屏幕的威力


現時在 Apps Store 完全對應 New iPad 只有約 34 個 Apps,iPad 2 也可使用這些 Apps,兩者比較時,New iPad 3 在顏色上明顯比 iPad 2 鮮色,而且畫面較為精細,用家使用 New iPad 會有更佳的體驗。

拍攝質素大提升
New iPad 採用 500 萬像素鏡頭,在拍攝質素上,明顯的比 iPad 2 優勝。雖然 New iPad 還未帶有 iPhone 4S 的 HDR 功能,在拍攝的設定上可以說是十分陽春,但拍攝出來的效果不俗,而且最近對焦距離有明顯的改善,New iPad 在拍攝的質素上的進步十分明顯。

New iPad 微距距離更近 (左 iPad 2 右 New iPad)
New iPad 影像質素較高 (左 iPad 2 右 New iPad)


iPad 2 試片


New iPad 試片

上網更快,文字狗牙問題解決
筆者使用 iPad 2 及 New iPad 作同步上網,結果 New iPad 稍快,而使用 Apps 作上網 Speed Test 時,結果也是只快一點,在上網的速度上,看來進步不太顯著。 New iPad 瀏覽網頁時的體驗,當放大字體時沒有鬆散,沒有 iPad 2 放大閱讀文字時的狗牙問題。但放大圖片時,由於網頁上的圖片尺寸所限,也出現無可避免的粗糙問題。總恬而言, New iPad 保持著 iPad 一貫上網體驗佳的優點。

New iPad 上網速度測試
iPad 2 上網速度測試
New iPad 與 iPad 2 在網上討論區觀看貼圖,效果大致相同


New iPad 操作溫度比 iPad 2 高
現在大家正熱門討論的「發熱門」事件,本網利用紅外線溫度計在室內作出測試,iPad 2 與 New iPad 也會各運行 Apps、上網、短片約一個小時。結果 New iPad 的操作溫度為 41 度,iPad 2 的操作溫度為 36 度,兩者相差 5 度。用家使用保護套包著機身,會使操作溫度更加提高,在此不建議用家將 New iPad 進行「包膠」,估計「包膠」後,由於散熱能力變得更低,操作溫度會更高。


iPad 2 操作一小時後的溫度約為 36 度


New iPad 操作一小時後的溫度約為 41 度

總結:升級非必要 較合新用家
總括而言,New iPad 在暫時未有更多支援的情況下,與 iPad 2 的分別,只是在觀看相片與拍攝時最為明顯。如果用家在沒有任何 iOS 產品的情況下,筆者覺得只比 iPad 2 貴 800 元的 New iPad,值得大家入手。相反地用家已擁有 iPhone 4S 及 iPad 2 等 iOS 的配備時,反而可以讓 Apple 推出更多支援或只可用 New iPad 運行的應用,才考慮升級也未算太遲,可能到時已經有 The New iPad 2 了。

查詢:800908988

最新消息
1 日前
大家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使用 Apps,不過大家有否發覺,用來用去都是幾個 Apps?最近 Apple 公佈 2024 年度 Apple Design Awards,向大家推薦 2024 ... (繼續閱讀)
2 日前
去年底,Tamron 推出 17-50mm F4 Di III VXD(A068)全片幅鏡頭,將超廣角變焦鏡的遠攝端一下子延伸至 50mm,提供焦距上獨一無二的靈活性。Tamron ...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年初推出古典樂 App ﹐為 Apple Music 服務登記用戶,提供專屬的應用,收聽古典樂歌曲。由於香港管弦樂團成立 50 週年,它們正想將經典的古典... (繼續閱讀)
2 日前
Panasonic 終於發表現時最強的 Micro 4/3 相機 Lumix GH7,新機結合去年品牌最強相片機 G9 II 的精髓,再結合 GH 系列獨有的拍片 DNA,成為現時同級... (繼續閱讀)
2 日前
Honda 在 Honda e 停產之後,會不會繼續推出小型電動車呢?我們看見 Honda 在電動車領域的布局相當積極,從 0 系列和「燁」子品牌等計劃就可見一斑... (繼續閱讀)
2 日前
2500M 或叫 2.5G 寬頻日漸流行,市場上最貴一套可用盡及超越 2500M 速度的 Router 如一套 3 隻等 Netgear Orbi 970,都要索價 HK$19,700。不過,最... (繼續閱讀)
3 日前
Sony 新一代旗艦機 Xperia 1 VI,主打 85mm-170mm 光學遠攝潛望鏡頭,當中更提供 120mm 長焦微距拍攝模式。不過,近日有消息指,香港與台灣版本的 ... (繼續閱讀)
3 日前
Canon 終於推出 35mm 的 L 級鏡頭 RF35mm F1.4 L VCM,不但鏡身輕巧,更加入光圈環以滿足拍片用家需要,同時適合影相及拍片兩種用途。 (繼續閱讀)
3 日前
繼 2020 年發表的 EOS C70 和 2022 年的 EOS R5C 後,Canon 在今日正式發表第三款 RF 接環 Cinema EOS 專業攝錄機 EOS C400,定位介乎 EOS C300 Ma... (繼續閱讀)
3 日前
來自韓國的 Samyang 加入 L-mount 聯盟已經接近一年,當時品牌已經表示會加大推出兼容 L-mount 的攝影鏡頭和電影鏡頭之力度,而他們首支 L-mount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