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生抱柱",典故出於【莊子˙盜跖】
春秋時,魯國曲阜有個年輕人名叫尾生,與聖人孔子是同鄉。尾生為人正直,樂於助人,和朋友交往很守信用,後來,他認識了一位年輕漂亮姑娘。一見鍾情,私訂終身。但姑娘的父母嫌棄尾生家境貧寒,反對這門親事。姑娘決定私奔,兩人約定在城外一座木橋邊會面,遠走高飛。黃昏時分,尾生前來到橋上等候。不料突然烏雲密佈,雷鳴電閃,滂沱大雨,山洪暴發,江水裹挾泥沙席捲而來,淹沒了橋面,沒過了尾生的膝蓋。“城外橋面,不見不散”,尾生想起與姑娘的信誓旦旦;四顧茫茫水世界,不見姑娘蹤影。但他寸步不離,死死抱著橋柱,終於活活淹死。
後世用以比喻堅守信約的人..多謝點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