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0. 竟然係接近blackout free, 睇下sony 賣2萬幾個d,nikon除左flagship外邊部做到?呢樣影運動來講有幾重要唔洗講
1. 仲有r5 r6俾人屌到化嘅evf lag, shutter lag, 今代竟然好左好多,影人跳,雙腳係evf離地個下竟然所見即所得,可謂同廠計嘅大躍進!
2. 講起同廠比較,今代無左r5 r6嘅靜音快門0.5秒嘅白痴限制,長曝落腳同用防震鏡嘅handheld明顯少左快門郁產生嘅震動
3. 重頭戲: af, 算法上絕對比起a1 z9更智能認到主體,試勻哂d setting都係r6ii更易辨識到更唔使用腦按快門就得,尤其幾乎全黑都對到飛燕,平時日光就算影燕子或其他快雀只要你pan中係中frame,佢基本上都準,感覺好有安全感好無腦
4. 實測7級防震,配合指定鏡頭做到105mm 可以2秒,16mm 8秒,24mm 4秒
成日屌假8級嘅朋友留意返canon其實有個隱藏chart話你知咩鏡有咩級,跟住買就無錯
缺點:
問題1.buffer唔夠,轉用c raw, buffer即刻跳到3百幾張, 6秒絕大部份場景都夠,打燕子打鷹都掂, 其實就算打撲水, 幾可要超過6秒40 fps呢?m43機王om1去到50 fps都係得2秒
慢少少30 fps 20 fps都去到11秒
最勁buffer嘅z9 he raw 20 fps去廿幾秒,但其實有咩題材要連打20 fps 成2x秒呢?
留意返 40 fps係135機天花板存在,唯2超過20mp 去到40 fps嘅機,實測完仲係用張uhs 1 sd就做到!
仲有,pre shot功能係暫時135機得canon出到raw!
的確,清buffer係要d時間,但每下用1,2秒去影40fps, 基本上我無需要等過佢clear buffer, 但有幾可運動打雀要去到40 fps長run呢?
記住你只需要俾萬6蚊,佢就俾到你嘅絕大部份體驗係以前幾萬嘅級數
問題2. 舊鏡控注意 456, 1848 i , 70 28同大部分中低價長鏡係用唔到30 fps上, 所以你都係用返rf啦
問題3. ibis組件太chok, 閂機下要跑或跳感覺組件碰撞太勁,如果有nikon個vr lock就完美
問題4. 電子快門一用就12 bit, 而且dr會跌,但好地地用返ms就無問題,相信都無人會用40 fps影極低光或背光運動相
問題5. 用ef鏡睇replay會窒一兩秒
問題6. 無得short key改快門
意見:
利申持有過a7iv, 嫌a7iv太差,入埋呢部,有驚喜!
dpreview 少見金獎機,實至名歸
a7iv 以下嚴重問題,係呢部機完全解決,由於我影運動多,會特別留意以下項目:
1. 嚴重果凍效應,r6ii快接近一倍,a7iv往往打雀都變埋型
2. 嚴重blckout, evf lag同電子快門lag, r6ii解決哂,基本上所見即所拍,a7iv, 好多時慢一拍
3. 垃圾貴價cfa先做到無限buffer, 同樣10 fps, r6ii用sd已20秒 buffer, 而且當大家一樣12bit ,10 fps vs 40 fps,點比?
4. on9 拍片要crop,r6ii 秒殺
5. 防震起碼好3級,上面實測數字已解釋,16mm 可以4秒嘅時候,a7iv最多0.5秒收工
6. 畫質解像度無明顯差距,canon聲稱解像力拍得住5div 所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