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相機用家心得
顯示第 233 - 240 個心得
高階類單的接棒機

Nikon Z30

juicelim 於 2022-10-11 10:20:26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個月)
優點:
Nikon手感,無需多言
更緊湊,冬季的口袋機(夏裝口袋小
背帶吊環內嵌
超輕
暗處對焦似乎比Z50還要好?
缺點:
塑料機身(但還是做工精良
麥克風形狀詐騙(看似長條但實際只有兩孔
無觀景窗雖然更輕便,但豔陽下偶爾會少可惜
錄影按鍵位置詭異
意見:
Z50拿去修理了大半年,遲遲未好,心急便買了Z30,未想會有優質體驗。
各大相機都在盡可能的縮小,如Sony Olympus 等,但我覺得不過度縮小才能讓手感最佳化。Z30的大小適中,右手手感絕佳,閒時就很想拿起,似有「抓機癮」。
側翻螢幕看個人,常用拍照便覺得側翻不如下翻,構圖時比Z50慢些,因此拍vlog較適。
用Nikon內建的調控風格,如玩具與石墨,調整百分百比,搭配Z30的輕巧機身,拍街時儼然像無反GR!

最後希望Nikon能出個拍視頻用的電動變焦Z鏡。
M43最佳平衡

Olympus OM-D E-M5 Mark III

fai95028 於 2022-10-07 13:12:59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6 個月)
優點:

防震勁
好多好玩功能
機身靚仔
終於有2千萬像素
支閃燈仔幾好用
對焦算快
細機仔有高階機體驗
缺點:
膠機,冇左2代嘅質感
唔敢落重鏡上腳架,外國有爆底case
電池縮咗水
人臉/人眼對焦麻麻地
全屏對焦都比較怪,鍾意優先對焦前景即使物件喺邊位(可能有啲情況係優點?),平時都係單點對焦最好用
意見:
一直心水em5系列但一直都冇買,em5系列係心目中心m43最完美嘅機,夠細夠輕但功能強勁。
二代得千六萬像素,所以買咗G9,最近見em5iii價錢吸引終於入手心水已久系列。

em5iii同G9比對焦冇咁爽快,人面對焦識別也不及G9。 但係買咗佢之後,G9都係放防潮箱多,點解?因為em5真係太輕便,雖然性能上比唔上G9, 但係em5iii畫質防震防水一樣比我安心可靠嘅感覺,而且olympus機有好多好玩功能。
最後更新:2022-10-07 13:23:43
機好用,UX/UI不錯,App極度不穩

Fujifilm X100V

henrydnoobie 於 2022-10-03 12:36:08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0 日)
優點:
街拍真係好好好好用
缺點:
Mobile app 僅次垃圾
意見:
整體表現出眾,輕巧實用,使用方便,成像夠用。配上TB JJC嘅手把後,整個手握感提升200%。至於很多人會裝配嘅熱腳指抦,使用後覺得裝了手把後其實不太需要。

本身係鍾意佢個實體轉盤夠懷舊所以想課,點知用落後,為求方便會轉去C/T模式(使用前後轉盤)比較方便,特別係街攝時。

第一次使用fuji嘅UI,相比起Sony,fuji人性化很多。相較Canon/Nikon,個人認為係習慣為主。但Sony嘅UI係認真地比機械人用嘅(哈哈)。

除了成像同機身質感冇投訴外,其實我個人最鐘意係佢好直覺性嘅功能鍵。我甚至認為,設計呢部機嘅功能鍵數量/擺位/切換嘅團隊係神班底。就算唔自訂功能,初設嘅功能喺不同模式下嘅擺位都好貼心,唔會覺得wtf。

不少ching都提及過熱,因主要拍硬照為主,除了「正常運作」溫度會右手心感受到微溫外,其實室外行山長開(DVF only)模式下冇咩運作影響。

如果要講可進步空間的話:
-首先係個穩定/成熟程度衰過啲TB車cam app嘅劣app。先唔講個wifi過相同live view係「靠運氣」先勉強work,個依靠長駁BT嘅遙控快門都可以死app真係吹脹。出奇地,點解機配DUI有咁嘅質素,但mobile app會差咁多?
-其次,真係覺得有得usb-c叉著影會開心好好好多;唔通同以防過熱有關?
-最後,snap咗8xx張,試過2-3次會開機/拍攝-重播模式轉換時short咗,即時重開回復正常。懷疑係切換時個OVF/DVF/Display指令有bug loop瓜咗。

再推介TB嘅JJC手把座,真心最值得入手配件!!
最後更新:2022-10-03 12:38:17
滿意

Sony A7 IV

C.K.L 於 2022-09-28 19:43:37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8 個月)
意見:
因為想影吓雀,為了支200-600轉會sony,起初用sony都擔心顏色唔靚,但用落大半年發覺顏色都唔差,起馬無怪色出現,可能sony在A7IV上已改善了顏色,功能上和鏡群都滿意,無後悔轉會sony
最後更新:2022-09-28 19:45:37
有錢的話,最好買Z7II

Nikon Z6II

DolphinYip 於 2022-09-18 12:23:31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個月)
優點:
由於此機是我第一部Z系無反,因此我是以初次使用角度來看

1. 以D系用家角度看,第一次用Z系完全沒有適應期,因為介面一模一樣
2. 機身輕重適中,跟同期無反比較算是標準,不像Panasonic、Leica一樣比單反重;又不像Sigma輕便有餘手感欠奉
3. 非常扎實的機身,堅固程度跟D850差不多
4. 有joysticks 、AF-ON
5. 轉盤轉動流暢
6. 連拍速度完全超越Nikon D系所有單反
7. 有 USB充電
8. Touch screen,畫面順暢,沒有明顯時滯
9. EVF明亮、畫面大,沒有對焦的情況下畫面流暢度與OVF相若,而且在更改曝光設定時可以即時預覽,這是OVF不能做到
10. 機身內置5級防震,即使使用舊F mount 定焦鏡甚至手動鏡也有防震功能
11. 人眼主動對焦,令工作變得簡單
缺點:
1. 為了遷就機身微型化,很多功能按鍵整合至「i」按鈕,以專業用家角度看,操控感欠奉
2. 由於太太較多使用,touch screen經常設定為touch shutter,當相機吊在頸上沒有關機的情況下經常誤觸快門
3. 有USB充電功能是好事,但只有PD電源才可充電
4. 由單反過渡至無反,對焦系統大革新,導致很多設定不熟習,如設定了廣闊區域人像對焦模式,當使用touch screen對焦時,對焦點會變成追蹤特定人物,由於單反時代沒有這種功能,因此常常以為是相機故障
5. 當對焦目標人物時,對方是側面狀態,即使肉眼可以看見他的眼,相機還是沒有追蹤人眼,必須正面對著鏡頭才可對焦
6. 提外話,跟相機沒有直接關係,話說相機使用CFExpress card,現在也算普及,但不論記憶咭還是card reader都不便宜
7. 單反時代於D4、D4s、D5、D850、D500的發光按鈕沒有再出現在Z系列上
意見:
一直都是使用D850,由於一些特定原因,很多時候需要舉機並且用Live view對焦,但D850在這方面實在不是強項,因此有換機的想法

曾經考慮過D780及直接轉用無反,D780勝在可以沿用F mount鏡頭,但這個舊時代產物最終將會被取代,不能長期使用,因此決定在某店舖做優惠的情況下購買此機

此機在Live view的情況下完全勝過D850,但若要比較OVF對焦,D850還是比較快。另外,很多情況下在遠距離拍攝,需要將畫面設定成DX區域,由於用慣D850,有很大裁切空間,當Z6II使用DX模式時,出來的照片實在不能放大,因此,我還是保留45mp的D850

目前Z6II是搭配FTZ II使用,另外最近也購買了小黑Z(目前唯一的Z鏡),下一個目標是較適合拍片的24-120mm F4 S,或是質素最好的24-70mm f2.8 S
最後更新:2022-10-13 17:04:43
Nikon 1 + FT1 = 無限可能

Nikon 1 J3

ken1081b 於 2022-09-12 22:38:05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2 日)
優點:
對焦快又準

遠攝一流 ( 要買埋 FT1 配 DX / FX 鏡 )

ISO A3200 仍可用( 但要後制調一調 )

用大張 SD 卡
缺點:
機身檔案號碼不能自訂

Raw 檔後制寬容度少

按掣小

白平衡偏黃( 要 B2 , M1 )

CX 鏡無支長壽
意見:
因為我部 J5 + FT1 配鏡被限制 ,

所以物色一部可以配合 sigma 150-600c 使用o既 Nikon 1 二手機仔 ,

目標係J3 / J4 .

見有師兄平放 J3 , 即刻入手 .
價格相宜

Canon EOS RP

johnchenghk 於 2022-08-30 09:49:21
4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1 年)
優點:
價錢相宜,輕巧,機能一般(使我更專注在她的優點上)
缺點:
以這價格的FF 機種來說,真係零缺點。
意見:
本身有R6 用黎夾長焦用,專登買多部RP夾定焦用,因為RP 的對焦及連拍慢,所以用來撘定焦去慢拍就十分好了。

對於我這種不喜歡即場換鏡既人,買一部價格相宜,體積輕巧既機黎做慢拍,我覺得有買遲無買錯。
想像以外升級

OM System OM-1

walterto 於 2022-08-28 10:18:04
5
推薦此產品 (使用了 4 個月)
優點:
粒stack bsi 真心勁,脫胎換骨
對焦準繩度極高,完全拋離上幾代
小朋友跑幾乎入到鏡 就會全中,以前2/3代只有6/8成左右
Evf, mon 都係有感升級
Video af 咬得好實,十分可靠
防震一如3代好可靠,手持8-10秒非不可能。手持2-4秒夜景幾本無問題
對整個om系統重拾番希望
缺點:
機身質感輕輕差過3 代
旗艦還未用cfexpress 等高速咭,限制連拍張數
價錢有啲貴,但有人家四萬元ff旗艦既享受,早買早享受
意見:
由Em1-2-3 到呢一代
M43 優勢慢慢都比FF 機追到,機細價平

到3代一直諗仲玩唔玩下去,雖然一手都係鏡
升左OM-1 後感受到真旗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