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8 日 (星期五) | 會員登記|會員中心


如虎添翼:Samsung 50-150mm f/2.8 S ED OIS 測試

文、攝:Aiden

2014 年接近尾聲,回顧 Samsung 今年的表現確實是頗為進取的,全線產品今年都有新作示人。可 90 度向上將 EVF 扭動的 NX30、以抵玩行先的 NX3000、針對女生自拍市場的 NX Mini 與及在月前剛剛登場的 NX1 旗艦機,部分機種在創意度和話題性都叫人刮目相看。至於在鏡頭方面,廠方在今年亦不遺餘力,推出多支無反相機鏡頭,其中可謂跟 NX1 度身訂造的,首推當然是今次介紹的 50-150mm f/2.8 S ED OIS 專業大砲,劍指「傳統 70-200mm」焦距,令同期上市的 NX1 有如虎添翼之感!

打造自家尊貴品牌

常言道,一個相機系統的成敗,鏡頭往往比機身有更主宰的地位,而且「升級鏡頭」,幾乎是每個攝影人「由爬學走」的必經階段,而箇中的關鍵,是你的荷包有多少張鈔票吧。Samsung 今年在 NX 無反相機系統引入高定位的 Premium S、「S」系列專業級鏡頭,並在早在 2014 年年初引入 16-50mm f/2-2.8 S ED OIS 大光圏標準變焦鏡,以更大的 f/2.0 光圈成功引起業內人士注意。至於剛剛推出的 50-150mm f/2.8 S ED OIS,不單在焦距上跟 16-50mm f/2-2.8 S ED OIS 完美整合,組成相當於 24-231mm 變焦範圍。而且 50-150mm f/2.8 S ED OIS 在定位上,亦是針對運動一類需要對焦快、快門速度夠高的拍攝題材,跟使用極速混合式對焦系統的 NX1 可謂不謀而合。

Samsung 50-150mm f/2.8 S ED OIS 鏡頭外型較大,裝在旗艦機 NX1 上,要加裝直度電池手柄才較匹配。
Samsung 50-150mm f/2.8 S ED OIS 鏡頭外型較大,裝在旗艦機 NX1 上,要加裝直度電池手柄才較匹配。
貴為更專業的 Premium S 系列鏡頭,i-Function 快捷鍵的面積大增,方便戴上手套的攝影師按下按鈕。
貴為更專業的 Premium S 系列鏡頭,i-Function 快捷鍵的面積大增,方便戴上手套的攝影師按下按鈕。

專業味重 一砲到位

50-150mm f/2.8 S ED OIS 跟早前的 16-50mm f/2-2.8 S ED OIS 鏡頭一樣採用金屬鏡身及防塵防水滴設計,經得起嚴峻多變的拍攝環境。而鏡頭在外觀設計上,不止是筆者,就算是部分身邊的朋友,亦覺得 Samsung Premium S 鏡有點像 Zeiss 無反鏡頭的影子,甚有專業鏡頭味道。鏡身上,當然不少得 Samsung 自家研發的 i-Function 按鈕,可以透過機身的自訂功能來控制對焦環設定光圈、感光度、曝光補償等功能,令攝影師的眼睛不用離開觀景器下,亦可以隨時隨地調校拍攝參數,不會錯過每一個時刻。

接環旁邊設有防塵防滴膠邊,同時亦可以看到尾組鏡片不是太深入鏡筒內部,日後要加裝增距鏡可能有點困難。
接環旁邊設有防塵防滴膠邊,同時亦可以看到尾組鏡片不是太深入鏡筒內部,日後要加裝增距鏡可能有點困難。
鏡身設有焦範圍控制。當撥至 Custom 時,更可於機身自定合焦範圍,藉以增加對焦速度。
鏡身設有焦範圍控制。當撥至 Custom 時,更可於機身自定合焦範圍,藉以增加對焦速度。

用料重手 杜絕色差

50-150mm f/2.8 S ED OIS 採用 13 組 20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4 片 ED 低色散鏡片及 1 片 XHR 超高折射率鏡片,在這些特殊的光學鏡片的支援下,Samsung 這支新砲面對高反差環境鮮有色差或紫邊出現,而在入光量較多的 f/2.8 至 f/5.6 範圍內,已經有絕佳的解像力表現。可是,50-150mm f/2.8 S ED OIS 在 f/11 以後等較細光圈時易受衍射(Diffraction)這物理現象影響,令解像力急速下滑,似乎 Samsung 可以跟其他廠方一樣,嘗試在相機的 Firmware 方面著手,利用相機的影像處理器優化細光圈時的畫質。畢竟在室內影樓利用長鏡拍攝時,會因為景深的考量,而使用小光圈拍攝。

腳架環採用兩件式設計,概念有點似 Canon 最近推出的 EF 100-400mm f/4.5-5.6 L IS II USM。
腳架環採用兩件式設計,概念有點似 Canon 最近推出的 EF 100-400mm f/4.5-5.6 L IS II USM。
腳架環採用兩件式設計,概念有點似 Canon 最近推出的 EF 100-400mm f/4.5-5.6 L IS II USM。

4 軸防震 對焦範圍有得 Set

防震機構,幾乎是現時每支長砲鏡頭的「生存權利」,現時大家所「關注」的,是多少「軸」,與及幾多「級」吧。作為一支定價 $12,490 的旗艦長砲,Samsung 50-150mm f/2.8 S ED OIS 的光學影像穩定器屬「6 軸感應、4 軸控制」防震類別,實拍時可對應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左右、上下移動所引致的影像模糊問題,官方表示最高擁有 4.5 級的防震效果(使用 NX30 及 68mm 焦距拍攝,CIPA 標準),令用家更易拍到清晰的影像。至於在操控方面,鏡身設有對焦範圍限制按鈕,攝影師可按需要在進行設定,以縮短對焦走程,不過非 NX1 用家在使用這個功能前,務必將相機的 Firmware 更新至最新版本,否則未能盡用鏡頭的所有功能。

 

樣本照片(使用 Samsung NX1、JPEG 拍攝)

ISO 100f/2.81/200s焦距78mm
全開 f/2.8 光圈拍攝,鏡頭中央部分的成像將水晶吊燈上的塵埃記錄下來。
ISO 100、f/8、1/640s、焦距:100mm
將光圈收至 f/8,鏡頭因衍射問題而引致解像力下滑情況不太明顯,遠方大廈的線條,以至細微部分仍可高度還原下來。在畫面右方的極高反差位置亦沒有看到明顯的紫邊出現,內置的 ED 低色散鏡片應記一功。
ISO 100、f/6.3、1/400s、焦距:50mm
影像內的線條非常實淨,沒有半點模糊情況,而左下角的劇團宣傳海報上的小字仍可清晰地展示。
ISO 400、f/4、1/320s、焦距:150mm
遠攝端用上 f/4 光圈亦可以在背景上留下不俗的模糊感,而前方主體的雕塑,卻受惠輕微收了一級光圈之利,其表面上的紋理完全地被展示,令景物看起來更加栩栩如生。
ISO 800、f/2.8、1/100s、焦距:50mm
以追焦方式拍攝這匹移動中的旋轉木馬,發現鏡頭在低反差的主體合焦的速度仍然飛快。在畫面最左上角就出現少許彗星像差問題,一般要加入非球面鏡片才能改善此現象。

鏡頭變形測試

焦距:50mm
焦距:50mm
焦距:150mm
焦距:150mm

下一頁:解像力測試、點狀光源散景比較、暗角測試、色差測試及總結

最新作品

發表:2024-10-08

光圈:2,8
ISO:1000相機:Samsung NX10

Samsung 本月之選

發表:2015-02-11 14:01:19

mmtrader

thanks for watching !

用家心得

2030 萬有效像素 APS-C 尺寸 CMOS、8fps ...
3.75
5 個用家推薦此產品
2050 萬像 1 吋 BSI CMOS、6fps 連拍、1...
4
4 個用家推薦此產品
2030 萬有效像素 APS-C 尺寸 CMOS、內置...
4.35
3 個用家推薦此產品


本網頁介紹的器材或產品資料及消息以三星電子香港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為準,詳情請參閱 http://www.samsung.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