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昌恒:記憶中在修讀攝影班時有位老師提到,有位外國攝影師拍攝google map,而且將有趣味的影像拍下來還舉辦攝影展。就在數月前,在社交網站上有位台灣朋友林官賢也用複製理念去拍攝google map,起初我也懷疑前人做過的事情,現在也從新再做是否有所不同?但看他的照片後,我也被吸引著,除即加入複製google map理念,現時已經有十一位來自台灣,香港及馬來西亞的攝影師參加。而且我們還提出六個相同問題,由十一位攝影師分別作答,產生十一個不同答案。今次由創辦人林官賢先生開始 , 之後Billy chang,Hean Kuan Ong,Noel Masaki,Syvia Liu,周有煦,周貞君,班尼斐,詹淳超,應學堂以及譚昌恒不分排名去作答。
墨西哥-墨西哥城
墨西哥-墨西哥城
題問1:你為甚麼對於"在google map的路上"這個計畫感到興趣?而你對於這個計畫以"攝影是否複製"為議題,你的觀點為何?
林官賢:在 森山大道提到攝影即是複印的理論,於是我發想出透過翻拍”Google map”上的街頭影像,作為驗證這理論的的實驗。至於攝影是否為複製?當我從攝影的行為中,不斷的截取時間的斷片,我更確切的認知到,攝影即複製的理論。因為攝影必須是透過鏡頭拍攝實際物體,然而被攝體本身已具有其主體性,而我只是將這被攝體在巧合的時空中複製成為可被保存的影像。
題問2:你在google map上街拍,有遇上什麼難題嗎?
林官賢:沒有,目前還沒遇到。
墨西哥-墨西哥城
墨西哥-墨西哥城
題問3:在google路上拍下的照片跟實際街拍的照片,在後製上你會有不一樣的處理嗎?
林官賢:在後製處理上,我會採取同樣的後製步驟。
題問4:在彩色的google map中,大家為什麼很多使用黑白去表達。
林官賢: 這我就不太了解,但採用黑白是我的習慣。但偶而我也是會有彩色的街拍作品。我覺得要視當時的影像而定,並非一定就是黑白的好。
捷克 庫倫洛夫
題問5:在過程中大家都有一段時間停頓了,什麼事令你再次繼續,同時大家認為會有結束的期限嗎?
林官賢:過程中曾經的中斷,是因為我當時正在忙於婚禮,無法分身進行。而是否會有結束的期限,這我無法確定,畢竟這是一個實驗計畫,參與者還是得必須回到街頭攝獵影像,如果都已各自獲得了答案,或許就是結束的那一天。
題問6:執行拍攝"google map"之間,是否影響著你日後的攝影眼?
林官賢:其實不會,當自己觀看城市的觀點,一但已有固定的影像書寫方式,我想那已經是難以撼動。除非信念改變。
捷克 庫倫洛夫
捷克 庫倫洛夫
秘魯 利馬
秘魯 利馬
秘魯 利馬
個人感想: 自從我高中開始學習攝影以來,一直都深受沙龍攝影的感染,總覺得攝影是一種藝術形式的表現。這樣的觀念,直到 布列松提出-我不是藝術家,而是一個工匠 後。我開始對自己多年來的觀念產生了懷疑。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自我質疑與反思,對我這樣的攝影人來說,是一種批判。但也是另一個轉變的開始。直到 森山大道提到了攝影即複印的理論後,於是我在想要如何去驗證這樣的理論。後來我想到了翻拍Google Map的點子(其實這方法,國外也已經有人使用過,只是當時我不知道),於是在發想的當天,我即刻開始進行拍攝(剛好當天外面下著大雨,無法出門拍照),並在Facebook上發表成相簿,後來Facebook上的好友,看到了這本相簿,也紛紛表達了參加的意願。結果現在這本相簿目前已有十一位好友共同進行了這個實驗計畫。當然這個計畫也順便讓我這個沒錢常出國的人,可以借由Google Map的影像,四處出國遊歷,甚至流浪。
個人資料: 林官賢 1968年生於台灣基隆,高中畢業。
自小書讀的不好,記性也差。通常是”一目十行過目即忘”。所以攝影是幫助我記憶最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