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sm Rings 年稜-攝影展介紹

筆者:不知幾時開始對攝影有份執著,從購買器材到去認認真真地上堂,結識一班同學,我們平時不會見面,甚至whatapp都不會聯絡的人,因為一個展覽而走在一起,當中大家的通力合作不計付出去做,由選擇相片,photoshop繪製,晒相,展覽設計,邀請卡,宣傳,運輸,怖置到食物等等,我相信大家對一個展覽如何去做都學習了很多。在日本打開一本攝影展介紹,一般每月都超過三十個展覽,希望本地攝影能像外國一樣大放異彩,有天大家都能為自己舉辦個人攝影展。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課題是只要能放下自己去欣賞別人才是最重要的,不論是攝影或是人生都是這樣。


攝影師:Kris Cheng

作品主題為《對.比》。 是次作品主題名為『對.比』﹔把被攝人物透過差異及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讓主體更清 淅地表現出來。希望照片有讓人有一種留住時間的感覺,看著作品便彷佛在看攝影師按 下快門的記錄,像時間頓時停止了。 <光.影> : 作品強調高對比度的光影呈現,光線和陰影的配合, 讓人物、裝扮的輪廓更 鮮明的呈現。

攝影師:BC Cheung

作品主題為《琉球人生》。 沖繩島 - 古名琉球,是現代少有能仍然平衡到原生態和城市化的地方。這個地方給我的印象很深刻,平靜簡樸又不失現代化. 相片利用特別鏡頭拍攝,效果濛濛的,就像我們的人生樣,在一些矛盾,失去平衡的時候,看事不彷濛一點。

攝影師:Albert Chui

作品主題為《生活在九龍城的少數族裔》。 取自崔弼的「這三張影像取自崔弼的「生活在九龍城的少數族裔」相集,以及他們如何融入香港這個社會。 當然相集只反映故事的一面,即留在少數草根階層的一群。事實上,許多少數族裔一直在努力工作,並成功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攝影師:Ken Lee

作品主題為《被忘錄》。 照片裝載著一些被記錄卻又漸被遺忘的記憶。經歷年月的洗練後,驀然回首,又會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流水 照片的內容是落花,「流水」並不明顯於照片中。那時候,很喜歡由黃偉文先生填詞的<落花流水>,詞寫得美也很有味道。詞中所談的是落花和流水緣起緣滅的故事。或許是自己太執著吧,對一些淡然瀟灑的處世態度,總是份外響往。那些老掉牙的「拿得起,放得下」,真是談何容易。 「淡淡交會過,各不留下印」。

攝影師:Johnny Leung

作品主題為《砵典乍街》。 一級歷史建築,一條古老的石板砌成的街道,一世紀多人們往來穿梭,在不同的時空的無數相遇,拿著相機的你那時那刻,和那人相遇。

攝影師:Venus Ng

作品主題為《感受生活: 大澳篇》。 延續感受生活系列, 香港市區中的另一個閒暇的歷史土地 : 大澳, 據說位於大嶼山西北部的大澳附近的鹽田遺址, 可上遡石器時代。 當中, 海上棚屋,哂咸魚,燒魚香,感受一天閒暇攝影之旅, 分享從構圖與旅遊攝影樂趣。

攝影師:譚昌恒Hang Tam

作品主題為《回》。 回憶在小學時,我拿著爸爸的海鷗120雙鏡相機,在那公共屋邨的露台上整天都低著頭看著那九格的畫面玩著。直到2008年我獨自去台北旅行時借了哥哥的相機而再次接觸攝影,後來我更進修攝影,2012年取得了香港公開大學攝影文憑。我除了享受著攝影帶來的樂趣外,更發現了攝影蘊含著人生的哲學。 這三張照片裡,時鐘都代表著一年時間,每格 56mmX56mm 的方塊就像 120 底片一樣,複印著我每個月的相遇外,也鈎起了我的回憶,而攝影在我生命中拍下微不足道的時間,但只要將照片中的影像放大,就能看到自己的年稜。

攝影師:Angel Yau

作品主題為《香港少數族裔一瞥 》。 修讀公開進修學院攝影課程後,讓我有機會學得更多攝影技巧外,對不明白的,亦能進一步探索。 三幅關於香港少數族裔的照片,為我,是對他們多一分瞭解。

攝影師:Leo Y

作品主題為《鏡頭下生命中的年輪記憶》。 鏡頭下生命中的年輪記憶(一) 人生往往面對是非黑白,清醒和迷糊間。 是錯是對,是山是水,最終一切亦只是如霧如煙。 活在當下的一片記憶。

Prism Rings 年 稜 - 樹有年輪,攝影作品便是攝影稜鏡的年輪,看著作品便彷佛在看攝影師按下快門的記錄。 香港公開大學 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將於2015年10月3日至10月9日舉行攝影展覽。

九位攝影課程畢業學員透過鏡頭來展現不同攝影稜鏡的年輪。 他們分別用攝影作品
主題為
《對比》
《沖繩》
《生活在九龍城的少數族裔》
《被忘錄》
《砵典乍街》
《感受生活: 大澳篇》
《回》
《香港少數族裔一瞥》
《鏡頭下生命中的年輪記憶》
記錄攝影稜鏡的年輪。
地點 ARTRA art space
香港上環盤谷銀行大廈5字樓
10月3日 15:00 至10月9日 15:00
開放時間10:00至18:00
導賞團 : 10 月 5 - 9 日在午餐時段 12:30 noon – 2 pm(需提前預約) 和下午4:30 pm (需提前預約)

策展人: 譚昌恒, Venus Ng
鳴謝: Man Tin, Karen, Winnie

活動及傳媒查詢: 電郵: cheeruuphk@gmail.com;wluk@ouhk.edu.hk

分享感想
譚昌恒hangTAM 的其它文章
Prism Rings 年稜-攝影展介紹 譚昌恒hangTAM 筆者:不知幾時開始對攝影有份執著,從購買器材到去認認真真地上堂,結識一班同學,我們平時不會見面,甚至whatapp都不會聯絡的人,因為一個展覽而走在一起,當中大家的通力合作不計付出去做,由選擇相片,photosh... (繼續閱讀)
大阪OSAKA 譚昌恒hangTAM 大阪,是日本第三大人口的城市。如果說東京是香港的銅鑼灣,那大阪就像旺角的那一類的感覺。 坐廉價航空最平的機票來到大阪已經是晚上的十二時,大概拍攝了數張照片就回到酒店。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六時便離... (繼續閱讀)
taipei台北 譚昌恒hangTAM 台北 對我而言有個特別的意義,第一次到台北是剛剛失戀同時亦是第一次接觸攝影,因為失戀而到外地拿著哥哥借來的攝影機周圍拍攝那就是第一次接觸攝影。 但我失戀的日子好短大約只是十多日就認識了另一位女子... (繼續閱讀)
在Google map的路上(完)-譚昌恒 譚昌恒hangTAM   香港-尖沙咀 題目1:你為甚麼對於"在google map的路上"這個計畫感到興趣?而你對於這個計畫以"攝影是否複製"為議題,你的觀點為何? 譚昌恒:其實在讀攝影班時得知有外國攝影師在google map拍攝,今次感興趣... (繼續閱讀)
在google map的路上(10)-應學堂 譚昌恒hangTAM  譚昌恒:今次有應學堂先生來答題目,令我感到興趣是用攝影的藝術作治療,以作減輕生活上的恐懼同不安,同時透過相片同自己對話,令我想起攝影就是一面鏡子,相片反映出另一個自己出來. 題目1:你為甚麼對於"在googl... (繼續閱讀)
在Google map的路上(9)-班尼斐 譚昌恒hangTAM 譚昌恒:從班尼斐先生的相片,見到他在Google map所拍下的有部份關於香港遊行事跡,令我想起台灣最近反服貿活動,雖然我是個對政治民生等冷感而且是近乎零,但從照片中也感受到台灣人同香港人對兩岸的政制同樣是關注. ... (繼續閱讀)
在Google map的路上(8)-詹淳超 譚昌恒hangTAM 譚昌恒:認識詹淳超先生有一段日期,記起初認識的他,每張照片總是吸引著我的視線,那些黑白照一看像會印進腦海,今次在Google map的路上,用上少用的彩色照,另人有別一番的味道.所以黑白也好,彩色也好,都有其突出之處. ... (繼續閱讀)
在Google map的路上(7)-周貞君 譚昌恒hangTAM 譚昌恒:繼續在Google map的路上,今次由周貞君女士作答.對於每天坐在辦公室的人而言,要到長假期才能到國外旅遊,現在我們利用科技坐在電腦前用Google map拍攝各國,從女性角度會是如何? 題目1:你為甚麼對於"在goog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