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昌恒:今次由周有煦先生作答在"Google map的路上"相同問題,在作答前本人剛剛知道周有煦先生在2013年分別拿到IPA,PX3,SONY等等攝影比賽大獎,在這裡先恭喜得獎.
問題1:你為甚麼對於"在Google map的路上"這個計畫感到興趣?而你對於這個計畫以"攝影是否複製"為議題,你的觀點為何?
周有煦:其實當初會對這個計劃感到興趣,是因為有一陣子忽然發現facebook上的攝影好友們紛紛貼了去各國拍的照片,了解以後,才知道這是一個有關街拍的實驗計劃,當下也就提出參加的要求! 因為在我的想法, 相機是一種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記錄世界的工具,既然是一種工具,那麼就有選擇性,而不是唯一性! 至於這樣的攝影的結果是否複製? 我其實只當它是個實驗計劃, 一個由Google Map提供素材,讓攝影師在有限範圍拍照的計劃! 而藉由Google Map的新功能,在一指之間,就能遊歷全球各地,這應該算是創新之舉了!在Google Map的街景服務中, 提供了很多角度可以去觀賞, 所以題材的選擇, 氛圍的創造,最終還是取決于攝影師, 而不是Google map. 回歸到攝影創作上面來說, 我想藉由美國當代哲學家兼藝評家 Arthur C. Danto,於1984年發表的
「The End of Art / 藝術終結」這本書中所談到, [ 當代的我們已經很難再創造出任何有新意的風格來。既然沒有個性風格,取歷史與現代創造成果的種種要素來作「拼集」,來 作折衷主義「結合」,便是很好的選擇,而且恐怕也是唯一的選擇,現在的攝影界,競爭非常激烈,任何創新的想法或拍攝手法,我們絞盡腦汁想到的,或許遠在天邊的攝影師可能早就用過了, 所以, 在攝影創作的過程中, 多方嘗試,是有必要的!
問題2:大家在google map上街拍,有遇上什麼難題嗎?
周有煦:當然有啊, 就是想去的城市,不一定有街景服務,有時連照片都沒有! 另外就是畫面的清晰度很不好, 還有人物的臉都是模糊處理,跟現實生活中,我們在街頭拍攝人物時的臨場感,是完全不一樣的! 受限于他們當時拍攝的條件,也不是看到想要的景,就有理想的畫面供我們拍攝! 像我平常在街頭喜歡拍建築物,但是Google攝影機是架在車上朝全方位角度取景, 因此即使我想拍到建築物的全貌,在螢幕上要拍出水平垂直的畫面,是不可能的! 當然更不要說,有些街上的行人在畫面上看, 沒有下半身,或是只有模糊的身影.
阿根廷
邁阿密
秘魯
問題3:在google map路上拍下的照片跟實際街拍的照片,在後製上你會有不一樣的處理嗎?
周有煦:若是跟實際街拍照片比,在影響的顏色與氛圍的塑造上,手法是一樣的,然而對於畫面的裁切與取捨,可能要比實際街拍上要多!
問題4:在彩色的google map中,大家為什麼很多時用黑白去表達。
周有煦:這個問題是黑白與彩色影像長久以來的爭論, 我個人的街拍作品都是以彩色居多,或是Low key色調的彩色, 偶而才會選擇用黑白! 色彩的呈現與選擇,這要看攝影師當初在啓蒙的時候,受哪一邊的思想熏陶,或是對於攝影的喜好,是被哪一邊的作品所打動! 然而在最後作品的呈現上, 還是攝影師自己決定! 彩色街拍的照片在呈現上, 通常有一個困難點,就是主題周圍的背景與顏色過於複雜, 若照著當時的顏色與畫面呈現,往往會影響到觀賞者的視覺焦點! 而無法完全表達攝影師在當時所感受到的一切! 所以我也只能說, 經典的彩色或黑白街拍照片,其實是一樣的精彩!
開普敦
開普敦
問題5:在過程中大家都有一段時間停頓了,什麼事令你再次繼續,同時大家認為會有結束的期限嗎
周有煦:在Google Map一段時間之後,會讓自己更想回到街頭去拍照,感受真實的臨場感! 以及親自用相機探索世界的快感! 至於有沒有結束的期限, 可能大家都還沒想過吧! 因為本來就是個實驗計劃,或許在世界的另一邊, 也有一群攝影師,在運用Google map開創攝影的另一個新頁也不一定!
問題6:執行拍攝"google map"之間,是否影響著你日後的攝影眼?
周有煦:與其說影響,不如說是對於攝影眼的一種訓練! 因為在有限的畫面素材中, 攝影師所選擇的構圖,主體,語法,元素, 角度,以及影像的最終呈現,都是有時間可以思考的,相對的,在平常街拍時,就不一定會想的那麼周全, 因此我覺得, 這樣的思考訓練, 對攝影眼,是有幫助的!
紐約
紐約
紐約
哈瓦那
哈瓦那
個人感想
周有煦:參與Google map街拍實驗計劃, 讓我去到了許多之前想去, 而還去不了的地方, 也不禁期待未來科技的進步,會將攝影人的視界帶到哪裡去? 甚至有可能透過虛擬實境,讓我們有切身的臨場感! 或許日後,在腦中植入一種晶片,就能將攝影者的眼睛所及的範圍,記錄存檔下來, 回到電腦前,再上傳到主機,一 一整理成我們想要的畫面!
然而在觀賞之餘,也會發現越發達與繁榮的城市, 就能得到更多Google的關注與目光! 小型的城市,連基本的照片都沒有! 這個跟資本主義的經濟是很像的, 哪裡有市場,錢就會去哪裡!
在拍攝的過程中, 我們快速地瀏覽街上的一切, 就好像現在大家於網路上快速地瀏覽照片一樣, 所以也會不禁思考
一個街拍攝影師所拍攝的作品, 最後的落腳處會是在哪裡?
在網路上? 在展場上? 在愛好者的手上,還是在眾人的心裡?
這是參與這個計劃之後, 心中所想的問題
個人經歷
1).2013年Sony世界攝影大賽業餘組競賽~建築類和瞬間攝影類Open Commended TOP 50!
2).2013年Sony世界攝影大賽國家區域組-台灣,第三名
3).2013 PX3攝影大賽銀牌,銅牌,
4). 2013 IPA攝影大賽,8項榮譽獎 (Honorable Mention )
FB的攝影專頁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FotoJa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