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年前我開始接觸攝影
但是卻對攝影器材本身比較著迷
自己把所有收入大多投入購買設備
也花時間來比較評測
到這幾年廠商也願意借我器材測試
不用再自己去花錢購買或是去借
不過一開始
我是從錄影開始玩起的...
SONY TRV900 3CCD攝影機
是我第一台買的機器
之後是SONY PD-150
再來就是JVC HD-100U
現在我自己在家裡就弄了一個小工作台
也買了一張測試圖卡(這不是ISO認證的專業級測試圖卡)
比較變態的測試
就是這樣逆光拍攝
原本想買ISO 12233來測解析度
不過一張要價台幣上萬元
還分好幾個尺寸
而且相機解析度高過3000萬畫素還要買進階款的ISO 12233才可以
所以後來想想,測試也沒賺錢,還是省下來好了
用這圖卡也是還可以測試啦
只是沒那麼有公信力就是了 XD
而有人會說
你用的鏡頭不一樣
測出來就不準
嗯... 這的確也是
所以用三支ZEISS 100MM F2 zf.2就夠誠意了吧
其實這是用PS修出來的
實際上只有一支
白痴才會買3支浪費錢
但是會考慮買ZF接環就是因為他百搭
幾乎任何機身都可以接上去測試
所以我就買了一套ZEISS鏡頭
這樣以後要測試就是以他為基準
在家裡常常走路
都會踢到鏡頭...
或是常常在家裡
被堆積如的背包
絆倒...
而各廠牌的腳架我幾乎都有
這樣才有辦法比較好壞~
有人說測試要拍實景才對
所以每次都要找地方去試拍
然後有時候
還會叫大家猜一猜
哪張圖是哪台機器拍的?
實際上測試的過程
是非常無聊的事情
還要紀錄很多參數
然後還要記得拍
要測試的器材的畫面
這樣大家才有臨場感...
而且還要拍些
有意境的感覺
測試過程
也是要拍拍照的~
而且拍測試畫面的時候
網友還會檢視你拍攝影技術
如果你拍的畫面沒有美呆~
那人家還會認為你的測試不夠水準...
為了找拍攝的地點
常常就這樣要上山下海
遇到天氣不好
結果機器只能借2天
那就死定了
只能拍室內景
然後家裡的硬碟就會開始不夠用
光是買硬碟就要花台幣十幾萬
傳檔案
也是傳到快死掉
好不容易借到一台還沒上市的機器
結果自己還要花錢去買轉接環...
這個支架
也是為了測試
我才去買的
然後大家的口味
越來越重
都要看重量級的評測
結果帶這些器材爬到象山
差點變成我被抬下山...
攝影器材不只是相機
有時候連麥克風也要測試
老實說
自己有沒有那麼專業也不確定XD
除了相機
其實我很多時候
是在測試錄影機的
大家最愛的測試
就是在這種環境
明明在你的人生中幾乎不會出現太多次燭光或是營火的畫面
但是非要在這種場合拍攝
你才會認定這台相機值不值得買
所以不知道是看爽的還是真的很在乎...
為了要能借到器材
所以要常常去看攝影器材展
跟廠商建立好關係
有時候人家不尊敬你的身分
也會尊敬你的器材~
當然他們都還蠻尊敬我的身材就是了...
恩...
正常地球人是不會買的...
其實我從小
就開始玩相機了... 誤...
而參加許多廠商的活動
他們通常都不會給你錢
而是給你小贈品...
而在攝影器材測試界
你就要像打不死的小強
能生存超過十年
大家才會知道你的存在
測試的相片如果沒有修
那機器大概沒有會想買
但是既然是專業的測試
怎麼可以後製才貼出來呢?
所以這就考量到"良心"的問題
因為沒有錢請MODEL
所以自己還要客串
還好我爸媽把我生的不太像普通人...
還算有點特色
有時候來不及練身材
只好用PS來處理~ XD
因為常常PS
後來也被邀請去參加Adobe的活動...
有時候還不能只貼攝影器材的東西
偶而還要假裝文青
參加一些攝影展座談會之類的
或是貼一些
跟攝影大師的合照
假裝自己很厲害的樣子...
當然為了獲得女性粉絲的青睞
偶而還要參加摔角活動
賣點肉...
最後你發現
已經有很多網站都有在做測試
為什麼自己還要那麼辛苦?
不過這15年來
因為接觸許多器材
所以有很多心得
可以長期的比較
也可以提供網友諮詢參考
說真的這條路要很有興趣才能走下去
因為我不靠測試器材吃飯
所以心情好才會去寫
測完也不一定會寫
就是一個字 "爽"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