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 你可能不會知道隨手扔下的膠樽變成怎樣

可有想過我們隨手購買的樽裝飲品,隨便喝完以後,隨手扔進回收箱後會經歷怎樣的過程?有時,我們會追尋食物的來源,講究一瓶葡萄酒的來源,研究怎樣盡用剩食,甚至千方百計使一種食物有更多享用的方式;相反用來包裝它們或者提升我們生活質素的塑膠,往往在用完之後隨手一扔,就沒有人知道塑膠會變得怎樣。

雖然政府與學校恆常推廣「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的回收口號,但我們好像只是參與到最皮毛的部分,就是把膠樽投進了回收箱,究竟投進箱後會有甚麼經歷?今次我跟隨基督少年軍- 臻睦中心的項目主任 Edmond 追尋看不見的膠樽的後旅途。

dcf-travel-img-27656

收集過程

臻睦中心會到土瓜灣屋苑收集膠樽,跟全港大多數屋苑的回收過程一樣,也就是我們將膠樽投環進回收箱後的第一步,每星期會有環保大使到指定大廈收集棄置塑膠, 以一個約700戶居住的屋苑計算,一個月大約能收集到50-60kg塑膠,回收率約佔臻睦中心整體收集量的0.6-0.8%。

dcf-travel-img-27648

除了大廈收集,中心也會設立街站回 收,從街站而來的塑膠與屋苑的來源有所不同,因為大多從「街婆」而來,她們有拾荒者,也有專門街市商販的服務者。因為垃圾站每人每日只能棄置100公斤固體垃圾的規定,使 「街婆」不得已要源頭減廢,已便預留限額置棄鮮貨,所以她們往往是最精明的回收者,也懂得將不同類別的塑膠分門別類。

dcf-travel-img-27647

踏上回收之旅

dcf-travel-img-27651

從街站或大廈收集得來的「雜膠」會先運到服務站分揀及壓縮。

dcf-travel-img-27660

回到服務站先要將膠分類,「啡膠樽」雖有七級,但膠的世界卻有千千萬萬種成份,沒有人能完全通曉。

dcf-travel-img-27662

怎樣才算是適合回收?台灣的寶特瓶飲料通常會有易撕招紙,因為招紙是不能回收的緣固,以便用家先移除再回收,反觀香港卻鮮有同樣設計。而除了招紙因不能回收外,樽蓋與樽蓋環也應該在回收前移除,因為附有樽蓋的膠樽會難以被完全壓縮,使每次能回收的膠樽就變得更少,所以大家可以考慮下次投進回收箱前先移除樽身招紙及樽蓋。

dcf-travel-img-27659

回收店的當眼處總是掛著一大紮鋼線圈,今天才知道壓縮後的方形廢物原來要用鋼線捆绑,使廢物不會散落。

dcf-travel-img-27661

從事回收可以是危機處處,除了有機會被破碎塑膠割傷,壓榨機 也是有機會傷人,在反覆壓下後內裡的塑膠積存了龐大的壓力,不僅使艙門大力彈開,同時亦因壓得太緊固,難以插入鋼線。

dcf-travel-img-27652

本來高度至肩膊的塑膠經反覆壓榨後,體積已減少至原來的一半,也變成了四四方方的「貨物」。

dcf-travel-img-27663

過磅, 然後上車。

dcf-travel-img-27658

三個服務站收集得來的塑膠不消一星期就能將尾斗完全填滿。

dcf-travel-img-27654

跟隨司機Dee哥將收集而來的塑膠送往回收場。

dcf-travel-img-27649

貨如輪轉的回收場

這裡的「貨物」貨如輪轉, 剛剛等到場內的一大個廢紙集裝箱離去,Dee哥才抵達回收場便要立即卸貨,因為外面又來了另一架貨車等候著卸貨。

dcf-travel-img-27665

只是十多分鐘 Dee哥 就已經將整個尾斗,過千公斤的「貨物」卸下。

dcf-travel-img-27657

連同旁邊的塑膠,今次卸下的貨物已經足有千多公斤。

dcf-travel-img-27650

每架貨車進、離場前都會經過地磅,透過入場前後的重量對比計算回收價值。

dcf-travel-img-27666

除了一雙手套之外,計數機與及重量紀錄是回收業者必備的工具之一。

dcf-travel-img-27664

難以想像的真實景況

成千上萬的膠樽卻只是場內的冰山一角,其中還可以分成數大類的塑膠,用途也各有不同,例如常見的飲品、清潔劑外,也有專門運載化學物的工具,價值亦各有不同。試想想,此回收者已經是屬於中小型規模,本地有更多更大型的回收場,需要處理打包的數量分分鐘是這裡幾倍,甚至數十倍,究竟香港是否能容納海量的塑膠廢料呢?

dcf-travel-img-27667

換個角度,你會見到更多的塑膠廢料被堆疊起來,足足有兩到三層樓的高度。

回收業也有淡、旺季之分?回收市道往往與石油市場成正比,當油價高企時,膠的價值也隨之變得水漲船高,使「廢膠」也因而變得搶手,相反油價低迷時,塑膠回收反應會變得冷淡。

dcf-travel-img-27646

其實塑膠只要黏上污積或混有雜物 ,就可能因為需要高昂變的處理費用而得毫無價值,最終不被回收,甚至被當成一般垃圾處理 ,也是政府與環保組織經常提醒大家必須將膠樽洗淨才投入回收箱的原因。

dcf-travel-img-27655

即使非生物降解的膠袋其實也能被回收,被回收的膠袋經破碎後,會同場「啤」成黑色垃圾膠袋,也就是屋苑派發的 垃圾膠袋。一旦實施垃圾徵費計劃後,需要用上指定的收費膠袋,到時這些廢膠袋會否變得無用武之地呢?

dcf-travel-img-27653

後記:看著街上的車仔,反觀香港的回收發展相比鄰近的南韓、日本、台灣來得慢,有人會歸究其地方也有完善的回收制度,也有完整的教育,但可別忘了推動回收的一大部分責任可是在我們手上。

而現 時香港光是家居廢物,每日就有達到6,418公噸,相等於400架雙層巴士體積,面對日益嚴崚的環境問題,還是由源頭減廢開始,並將能重用的資源回收才是大家能做也不難做到的方式吧。

平日經過旺角街頭的回收箱,往往發現滲入了各種垃圾,即使是投進了正確的塑膠,亦會發現人們同時將載有醬汁的器皿投入,使整箱回收物都被污染,反而弄巧反拙 。其實回收並非單純扔垃圾,如果想令塑膠能真正被回收重用,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 清空塑膠容器
  • 簡單清洗
  • 把膠樽的樽蓋扭開,並除去樽身的招紙
  • 將膠袋分開
  • 逐一放入啡色的塑膠回收箱

(文、圖:Zulu Lo)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讚好我的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Zulu.PPG
個人網頁:http://www.zulu1px.com/
500px : http://500px.com/ZuluLo
Instagram (Follow►Zulu1px◄): https://www.instagram.com/zulu1px/

分享感想
Zulu Lo 的其它文章
1DX mark III讓攝影記者/攝影師眼前一亮的幾個功能 Zulu Lo 好久沒有發文,今次想分享的是 1DX mark III 新功能的一些看法,其實一如以往的旗艦機王,防水滴、高速連拍、更快的對焦效果等已經不在話下,也是預料之外。上星期參與了由 Canon CPS 舉行的 1DX mark III 簡介會...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代班體記手記】香港七欖 Zulu Lo 今天清理網路遺物時,才驚覺原來我已投身了網媒記者行列五年多了!在學時期的我仿如一張白紙,帶著期待與熱誠,想要見識世界、也想用技能關心社會,因而加入小網媒。我曾經走訪過不同的社運,關心工運,憐憫遷拆的... (繼續閱讀)
【旅遊攝影師手記】一次未知之旅—茶的故事 Zulu Lo 當攝影師總是容易得到不一樣的生活體驗,我試過乘工作便利飲飽食醉,又試過因工作而有機會攀登澳門旅遊塔,今次收到的工作指示就更特別了—影茶。跟平常的工作不同,這老闆還特意約我面談,及後了解過大家的想法,... (繼續閱讀)
[圖片故事] 你可能不會知道隨手扔下的膠樽變成怎樣 Zulu Lo 可有想過我們隨手購買的樽裝飲品,隨便喝完以後,隨手扔進回收箱後會經歷怎樣的過程?有時,我們會追尋食物的來源,講究一瓶葡萄酒的來源,研究怎樣盡用剩食,甚至千方百計使一種食物有更多享用的方式;相反用來包...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貢上門飲限定山崎、響30:蒸餾廠見學之旅 Zulu Lo 作為威士忌愛好者,飲勻全世界或者是人生目標,而走勻全世界威士忌蒸餾廠相信是附帶的目標之一。而我今次就向著人生的第三家蒸餾廠—山崎蒸餾廠進發,十分幸運又帶點「負碌」參與到蒸餾廠見學(參觀),今次可說是傻...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獨行勇闖恆河聖城:用影像穿越語言界限 Zulu Lo 甫進入Varanasi 便遇上停電與大塞車,周遭的吵鬧聲響已經把我嚇怕了,心裡還怒吼著:究竟我為什麼會來這個鬼地方啊?在這裡待上幾天,才發現 Varanasi比前兩站更可愛! 抵埗 Varanasi 當晚,從這個位置眺望,真... (繼續閱讀)
【抓住了夏天的尾巴】風暴來襲前的六十石山金針花海 Zulu Lo 踏入九月,大家都想抓緊夏天的尾巴,而我就來了臺東,幸運地趕在颱風莫蘭蒂襲台前遊覽花東地區。登上著名的六十石山欣賞金針花海,然而不到三天時間,整個美景就被颱風徹底摧毀,不禁概嘆遊覽美景可真是要把握機...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303 米 Rooftoping—登上澳門最高點絕密拍攝 Zulu Lo 近來一直想找一些既難忘,又可以挑戰自己膽識的活動來玩,雖然幻想過跟「戰鬥民族」一樣玩天台拍攝,但始終不想白白斷送生命,所以有所卻步。而觀光形成的 adventure 活動就比較適合我,「想玩但不想玩命」的朋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