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屏山 ─ 元朗屏山文物徑快閃拍攝記

冬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的日子。這天,日短夜長到了極限,過了冬至,白晝的時間又逐漸長起來,直到半年後的夏至。如是者周而復始,歲月在這不斷的循環中悄然流逝,歷史,也就一去不返。

天生是個讀不懂歷史的人,一本中國歷史看上十多遍,累積起來的記憶,仍只是串連不起半個故事的片言隻語。甚麼武王伐紂、黨錮之禍、安史之亂、玄武門之變,我都知道,只是搞不清當中的朝代、地點、人物。然而不知何故,如此的歷史文盲,卻喜歡看歷史古蹟,也許是因為腦海中的空無一物吧!對歷史的無知令小弟仿如一張白紙,古蹟於我而言,無分前文後理,與風景相差無幾,只需用眼看,用心感受。欣賞的,是那穿插於古殘老舊之間的光影與氛圍;喜歡的,是無視典故的歷史想像。不久前的冬至,藉着到屯門過節途經天水圍之便,到屏山文物徑快閃走了一轉。

dcf-travel-img-34168
▲ 聚星樓

元朗屏山是香港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早於十二世紀 ,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其中一個分支已定居於此。而成立於1993年12月的屏山文物徑,則是香港首條的文物徑,長約一公里半,沿途連接多座典型的中式古建築,傳統獨特兼備,包括聚星樓、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上璋圍、述卿書室、覲廷書室、清暑軒、洪聖宮、楊侯古廟等等。

dcf-travel-img-34169
▲ 上璋圍

記不起是哪年首次到訪屏山,當時應該文物徑還未啟用。只記得當日驅車到了屏廈路,把車泊在路旁翻看地圖之際,一朵又大又重的木棉花掉在車頂上,嘭的一聲好不嚇人,那肯定是暮春時節了。 之後的數次到訪,都在冬天。大概是寒冬的蕭瑟使然,總覺得冬天看古蹟,別有一番風味。

dcf-travel-img-34170
▲ 楊侯古廟

這次冬至到訪,遊人更是稀少,即使當日天色明朗,古牆老瓦之間,依然滲透着教人唏嘘的蒼涼。這感覺,身處鄧氏宗祠及愈喬二公祠之中尤其明顯。偌大的廳堂,空無一物,令人感悟到歲月不留痕是個騙人的謊話,── 當時間湮沒一切,剩餘的空空洞洞,正是歲月遺留下來最深刻的痕跡。

dcf-travel-img-34171
▲ 鄧氏宗祠

dcf-travel-img-34172
▲ 愈喬二公祠

在鄧氏宗祠,除了一把殘舊的牛角電風扇,庭院之中基本上沒有任何傢具,導賞文字都是沿牆壁放置展示,後進祖龕的左右兩旁,分別掛着「孝」「弟」兩個大字,前廳高牆之上,有的是「詩禮傳家」。類似地,愈喬二公祠的大門外,「達期兼善,德修於身」,大廰牆壁之上,展示着一幅精美賀帳的複製品。就是這些見證着歷史的文物,默默地守護着這兩所經歷了大半個千禧的古蹟 ……。歷史的無知並不妨礙攝影的直覺,手中相機的快門聲,彷彿是文化的共鳴。

dcf-travel-img-34173
▲ 鄧氏宗祠後進

dcf-travel-img-34174
▲ 愈喬二公祠大門

隨着一下接一下的快門聲劃過寧靜的廳堂,冬至午後的斜陽,漸漸從地板移到牆壁,寂寂地,由明亮變作橘黃,再由橘黃變為暗紅,然後消失於屋樑之間。

dcf-travel-img-34175
▲ 愈喬二公祠後進

dcf-travel-img-34176
▲ 鄧氏宗祠大廳

宗祠外面,太陽快要落到遠山的背後,古蹟管理員早已下班離去。晚霞的餘輝,雖然照亮不了室內的雕樑畫棟,卻依稀勾勒出這古老建築的恢宏與輝煌,訴說着這庭院的上空,曾經有過七百多個的冬至,如雲朵般飄過。

dcf-travel-img-34177

 


相關文章 -
歷史古蹟專題拍攝
鄰家古蹟拍攝心態

 

攝光寫影 -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風景小品 ─ DeepSeek 對話錄 攝光寫影 .1 日前 以往不時也會就攝影方面的問題請教 AI。別的不敢說,就攝影方面,小弟對 AI 的回應,算是有相當的判斷能力。大致而言,就一些特定題材的拍攝,很多時 AI 提出的建議都比較「行」,也就是一般般的,離不開諸如大光... (繼續閱讀)
教我如何學攝影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24 日 間中會在中學客串攝影導師,由於教學對象是中學生,不時也會在技術以外,嘗試加插一些自以為有教育意義的內容。日前的一次講課,介紹過關於曝光基本知識之後,見距離打鐘散班尚餘少許時間,便隨便東拉西扯一番,其... (繼續閱讀)
萬物有情,末本重置 @ 草根散記 攝光寫影 .10 月 13 日 自認是「感覺系」攝影人,喜歡拍攝有感覺的照片;也慶幸拍出的感覺,多少也能引發共鳴。而作為攝影導師,少不免也會在攝影班中建議同學們嘗試為照片注入情感、拍出感覺。然而根據以往經驗,在眾多攝影課題之中,「...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四、不擇手段】 攝光寫影 上回指出,「在未有明確演繹方向之前,首先尋找可供選擇的規律。規律,就是選擇中的選擇。」聽落幾 OK,然而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選擇規律同樣不可奢望心想事成。在場景中選擇規律,在畫面中建立規律,是目的;為求...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三、選擇的選擇】 攝光寫影 上回提到,若然拍攝條件並不理想,要拍出好照片,除了依靠感性直覺之外,還需要理性的選擇、組織、分析,以至判斷。本回集中談談選擇。 選擇,驟聽起來並不複雜,不就是在多於一種選擇的情況下,選出其中一種吧。...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二、平亂有道】 攝光寫影 前回提及,康樂公園的荷塘相當細小。然而別小覷規模丁點,荷攝常遇的不利因素卻是一應俱全。何謂不利因素?各花入各眼,各人心目中的不利因素未必相同,對小弟而言,主要歸類為二:一、雜亂;二、不配。雜亂不用多...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一、地點 & 器材】 攝光寫影 既曰兼讀,荷塘選擇不論好醜,只求就手。粉嶺康樂公園本來就是個小型公園;公園細,荷塘更細,康樂味濃,每天早上拍攝時段,都有幾位年長女士在亭中邊閒談邊晨運 (唔想用大媽一詞,感覺略帶貶意)。「面面髪梳,梳... (繼續閱讀)
生意淡薄,忽然好學【兼讀荷攝。序】 攝光寫影 北上成風,本地掏空。自從 COVID 疫情過後,不同行業的生態都有明顯變化,小弟的理論網課首當其衝,遭遇斷崖式下滑。有見生意淡薄,又不懂賭搏,而屋企附近就有間 IVDC,於是的起心肝扮好學,揀了個 ERB (Employ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