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不時都有朋友或網友問,到底筆者是怎樣做相片後製的。
後製是否區區幾個步驟 - 打開Lightroom,剪裁,加個preset,再作最後調整就完成呢?從技術性的層面來說,答案是對的,在拍攝休閒非商業用的相片,我都是如此做後製,然後很快再完成一個batch的相片。但是,如果真的就只有這幾個步驟的話,那麼後製就太簡單了,怎會這麼多人都為此感到苦惱。
後製對我來說,其實是一個由拍攝前已經開始預備的過程。正所謂"You cannot fix everything in post",因此我將會用三篇文章,簡單介紹一下我的「後製」流程。上篇講打開後製拍攝前要準備的事,中篇講拍攝時的事,下篇講打開後製軟件之後的事。
拍攝前
先說拍攝地點。在這先假設你是有目的地前往某一個或者某幾個拍攝地點 (例如是行山,或是Cafe Hopping,都沒所謂)。先別介意這是「抄考」的舉動,去Instagram搜尋地點,或Google一下,地點的位置、周邊環境、指標建築。這樣對你有以下幫助:
1.快速了解目的地有什麼值得拍攝
聽出來好像與後製無關對嗎?對筆者來說,有效率的前期準備可以令你花更多時間於更值得拍攝的地方(當然如果是街拍就另作別論),減省後製流程最痛苦的一環 - 那就是篩走不好的照片。如果你是為了攝影而行山的話,找出最值得攝影的地點,花更多時間於構圖,那麼你就更容易拍到好的照片了。一般會使用的平台包括:
- Google Maps
- Openrice (菜式選擇,餐牌)
- Oasistrek (遠足路線)
- Fitz (遠足人士的紀錄)
去行山的話,可以到Fitz等網站查看相關路線的特色,或是到Oasistrek之類的行山網站先了解路線需時與方向。相關例子:
https://fitz.hk/sports/hiking/流浪攝-十個大帽山的秘密/
如果是食物攝影去cafe之類的話當然是Instagram了。多看看店家的tagged photos可以看到有什麼位置值得拍攝,或者有已經太多人拍攝過了。
了解地點的色調,外觀,特點,還是Instagram最方便。
2.找出目的地的Color Palette (主色、副色)
這對拍攝時的幫助較大。了解主體的Color Palette (調色板,可以當是色調這樣看待),有助你專注於拍攝重要的部份,減低後製被篩走的照片的同時,亦減少後製的時間,因為你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於照片裁剪,用Brush刷走不必要的部份等等。值得留意的一點是: 因為每個人的後製風格不一,記緊多參考不同的例子才可了解目的地真實的Color Palette,否則很容易就會被「落Filter」的人誤導了。
了解主體的色調,有助你專注於拍攝重要的部份。
下回談談拍攝時要注意的地方。
=======================================================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ay.wong_/
我的個人網站: https://taywong.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