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二、EV 曝光值 )

接續上一回,今次講 EV。曝光一詞有多種解讀,EV 也不惶多讓,可能更混亂。

EV,曝光值,英文 Exposure Value 的縮寫。這傢伙本來有清晰明確的定義,算式表示如下:

     EV = log₂(N²/t)
其中 N 是光圈(f 值);t 是曝光時間(快門速度,單位是秒)。

單看算式會被嚇怕,改用文字描述貼地一點,那就是「得出同樣曝光量的光圏快門組合」

依然唔知噏乜?睇實例。拍攝風中搖曳的芒草,假設用 f/8、1/125s 拍攝,可以得到亮度滿意的影像。改用 f/2.8、1/1000s,可以得出景深較淺、芒草凝固的影像。攺用 f/22、1/15s,則可以得出景深較長,芒草展現動態模糊的影像。然而三者亮度相若,也就是三個不同的光圏快門組合,得出同樣的曝光量。

略懂數學便不難看出,以上算式的右面只有 N 及 t 兩個變數,也就表示 EV 只是個相對數值,與拍攝現場的亮度及感光度 ISO 無關。仍以上面的芒草拍攝為例,一開始只是假設 f/8 配 1/125s 拍出亮度滿意的影像,然而何謂滿意亮度?可以是亮光光的高調影像,也可以是黑沉沉的低調演繹,但無論滿意亮度所指為何,改用另外的兩個光圏快門組合,同樣可以拍得出來。

dcf-travel-img-50601
不同的光圏快門組合得出相同的 EV 值


曝光值 vs 曝光量 vs 加減曝光

從以上的 EV 算式,心水清的朋友可能會留意到,作為分母,曝光時間 t 的數值愈大,EV 的數值愈小。換言之,曝光時間愈長,EV 的數值愈小。即係話,曝光量愈多,EV 的數值愈小。例如,用可調亮度的 LED 燈拍攝某物體,100% 功率輸出,光圏快門組合採用 f/4、1/4s,根據以上算式,EV 值是 6;改用 50% 輸出,燈光明度只及之前的一半,要拍出相同亮度的影像,曝光量就要倍增,若然光圏不變,快門應採用 1/2s,按此組合計算,EV 值是 5,下降一級。

增加曝光量,EV 的數值不加反減?搞乜呀?平時拍攝,唔係話加曝光,就係加 EV 咩?OMG,巧亂呀!

至此,各位可得相信小弟上回所言絕非信口開河。定義還定義,現實中曝光詞彙的應用,有時真係搞到你暈頭轉向。此 EV 不同彼 EV!

被攝物愈暗,EV 值愈低,應對的拍攝方法就是增加曝光量,至此沒有問題。混亂的根源,是將增加曝光量說成是加 EV。不這麼說,一切相安無事。

幸運的是,根本沒有太多人知道正宗的 EV 定義。所謂習非勝是,而現實中又運行暢順,也就無謂撥亂反正,得個知字算了。

EV 有何用途?有何好處?

坦白講,真係冇乜大用。至少在我等資深業餘攝影人而言是這樣。一時間想到,最常見的用途,只有幾項。首先是用來描述動態範圍,例如說某相機動態範圍有 15 EV 之多 。其次是描述相機於弱光情況下的對焦或拍攝能力,例如說某相機於 EV -6 仍可進行自動對焦。還有的,大概就如平時說的曝光相差幾級幾檔差不多吧。至於好處,根據設計原意,是為了更方便地選擇等價的拍攝參數。得咩?

補充說明

正如上面提及,EV 的計算與 ISO 無關,只是個相對數值。單憑 EV 值,反映不了實際亮度。若要反映實際亮度,就需要與 ISO 掛鈎。例如上面說的 EV -6,若不提 ISO,只表示諸如 f/1、60s 的一個光圏快門組合。若加上 ISO 100 附帶條件,就表示以 f/1、60s、ISO 100 的設定組合拍攝,可以得出「正確曝光」,即不光不暗的中間灰亮度。如此一來,便能實際地反映被攝物的亮度了。習慣上,在沒有特別指明的情況下,就當作是 ISO 100。

中間灰?正確曝光?是甚麼?下回分解。

 

相關文章 -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一、曝光與感光 )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三、中間灰 )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四、18% 反射率 )
厭惡其煩,再談曝光 ( 五、入射光與反射光 )

正確曝光搞要


攝光寫影 -
www.pageposer.com.hk
www.facebook.com/pageposer

 

 

分享感想
攝光寫影 的其它文章
首頁推介
城荷體統 攝光寫影 .6 月 20 日 六月初的某天,下午一時,驕陽似火。 站在城門谷公園最底層池塘的旁邊,彷彿感覺到有人正在用蒸汽熨斗熨衣服;又濕又熱的氣息,瀰漫四周。一時手癢,拿出機背屏幕取景器,嘗試用那放大鏡聚焦陽光,看看能否燒着地...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天賜塱原。早餐 A 攝光寫影 只是去年,望中猶記,噏耷荷花路 …… 近幾年,香港境內荷塘的狀態每況愈下,好幾處曾經的風姿卓約,花開變得千瘡百孔,慘不忍暏。承接去年頽勢,本以為今年難寄厚望,沒料到天賜塱原,為本地荷花挽回不少聲譽。... (繼續閱讀)
首頁推介
從法則到原則 ( 四、探美尋源 ) 攝光寫影 前面三回,分別介紹了甚麼是美學原則、美學原則的常見版本,以及美學原則超越視覺的特性。為免流於齋講天下無敵,本回分享一些應用心得。 心得不多,必不可少的當然是搞清楚美學原則的各個項目所指為何。但正如在... (繼續閱讀)
深水埗。再定義 攝光寫影 「可以先由你建議想拍的題材造型,我儘量配合。」 把自己說得萬能一般,甚麼造型風格也可以信手拈來,實情是因為與 Joey 未曾合作,無從建議。沒多久,便收到傳來的兩幅參考樣板。第一幅,黑白相,似是在中環舊最... (繼續閱讀)
荷光初現 攝光寫影 彷彿時空錯亂,初夏的荷花,竟然遇上秋季的天氣。碧空如洗,清風送爽,縱使烈日當頭,卻是汗不沾衣,更大的驚喜,是用不着噴蚊怕水;在香港拍攝荷花,從未如此舒適過。 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去年開放之後的首個夏...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三、色光形意 ) 攝光寫影 前文介紹過美學原則幾個常見版本,並列出當中包含的項目。按常理,接下來應該解釋項目細節。然而相關論述網上多的是,讀者只要隨便搜尋便可找到一大堆,反而應用方面的討論,卻是絕無僅有,有見及此,先談應用。 ... (繼續閱讀)
從法則到原則 ( 二、美學原則 ) 攝光寫影 超然物外!上回簡單介紹過形式美,並以節奏為例,展示形式美獨立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特質。此外,亦提到除了節奏之外,合資格稱得上形式美的,還有好幾種東西,而且眾說紛紜,不同派別會有不同的選擇。然而選擇雖異... (繼續閱讀)
編輯推薦
從法則到原則 ( 一、形式美 ) 攝光寫影 談構圖,小弟總是對坊間流行的幾招構圖法則,表示不以為然,有時更會狠批一番。然而靜心反思,這並不公平,因為錯不在法則。 認識某事某物,從簡到繁,逐步了解,是正常程序。例如中小學教科書,電子都被形容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