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
1. F2.8恆定光圈
2. VC功能強勁
(小弟曾於50mm 以1/4秒, 未有問題, 17mm 更試以1/2秒, 仍然清晰! 但也不是100%成功)
3. 成像銳利 (全焦段的F2.8均可用, 到F4-5.6便要小心被割傷)
4. 色彩還原度高
5. 影像變形在實際攝影時微乎其微
6. 手感紮實
7. 尚未察覺紫邊問題
8. 採用最新BBAR (Broad-Band Anti-Reflection) multi-layer coatings
9. 設zoom lock
10. 暫時未有自動變焦現象
11. 覆蓋常用焦距
12. 外觀討好 (純粹個人意見, 可以不理)
缺點:
1. 未有防水防塵設計
2. 對焦速度尚有進步空間
3. 手工並非十分精細
4. F2.8時出現暗角, 收光圈即可解決
5. 並非內變焦設計
評價:
小弟轉用了數碼相機約2年 (以前用菲琳相機), 鏡頭仍以FF為主, 焦距未太適合, 一直也想買一顆標準鏡, 但未有落實. 曾考慮數顆鏡頭, 包括N記17-55 2.8 DX 鏡皇, S記18-50 2.8-4 OS及 A16 , 直到個多月前才買下B005.
N記DX 鏡皇方面, 相信大家對它的質素也無用置疑,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 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只是售價令人卻步, 加上沒有加入VR, 始終也像欠了些甚麼似的.
Sigma方面, 因為設置了OS, 網上也有海外影友的作品證明其影像質素, 但在B005面前卻顯得有點失色, 而它也非恆定光圈, 感覺上有所缺失.
至於A16, 有看過用家心得的師兄應不會對此感到陌生, 它亦是一顆性價比很高的鏡頭, 但無奈的是它沒有VC, 亦沒有Tamron最新的coating技術, 相對於B005來說, 帶點out-dated的感覺.
說回B005, 小弟一直也留意著它的 “動向” ,尤其是各地的測試及心得. 發覺有很多攝影人 (無論本地還是海外的) 會懷疑這樣的焦距是否需要加入防震功能, 意見不一, 且眾說紛紜. 於小弟而言, 所謂有備無患, 而VC又的確能為大家在弱光下提供另一種創作可能性, 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加上小弟既喜歡採納現場環境光, 又喜歡用後簾同步, 所以VC對小弟來說可謂天賜恩物.
影像質素方面, 雖說DX鏡皇無懈可擊, 但B005亦非等閒之輩. 有外國影友更評論B005的影像質素與DX 鏡皇不相伯仲, 質素可想而知, 就算小弟刻意 “聞相”, 也沒問題. 至於前文提到的一分錢一分貨, 這是肯定的, 但沒想到Tamron竟能以 “0.5分錢”做到 “DX 鏡皇的0.9分貨”, 真是不可思議!
總的來說, 以性價比來說, B005未必是最高的 (雖不中, 不遠矣), 但它勝在每方面都有優秀的表現, 而售價只屬中等, 實是難得. 在小弟的相機袋裏, 雖然增加了570克的重量, 但在小弟的心目中, 卻加添了無窮的樂趣. 最後, 奉勸各師兄一句: “小心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