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Canon 賣大包之作:EF-S 10-18mm f/4.5-5.6 IS STM 詳細測試

文、攝:mic

入門平價鏡頭一向較少人留意,不過 Canon 最新推出的 EF-S 10-18mm f/4.5-5.6 IS STM 卻是當中的例外,作為一支 EF-S 系列超廣角變焦,鏡頭不只首度引入了 IS 防震,更為重要的是 2 千多的鏡價是少有的親民。到底鏡頭會否因此而將貨就價?看過以下測試,相信大家便會有更清晰的答案了。

超廣角亦可以很平民

對於專業以至是高階用家,可能會對 Canon 這支 EF-S 10-18mm f/4.5-5.6 IS STM 不屑一看,但作為剛踏入單反世界的初學者來說,新鏡卻可能是繼跟機 Kit 鏡 18-55mm 一類鏡頭後,另一支以相宜的價錢,卻最能擴闊視野及拍攝題材的鏡頭。 EF-S 10-18mm f/4.5-5.6 IS STM 能夠賣大包推出,一方面可能受副廠壓力,另一方面便是廠方策略上為填補 EF-S 10-22mm f/3.5-4.5 USM 貴上一倍有多(定價 HK$5,600)以下的空間,而作為用家,當然樂見有更多選擇。事實上,相機一向平有平玩,貴有貴玩,貴的可以選擇每支都上萬的「大三元」(EF 16-35mm f/2.8L II USMEF 24-70mm f/2.8L II USM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而平的就有 EF-S 10-18mm f/4.5-5.6 IS STM 加上 Kit 鏡 EF-S 18-55mm f/3.5-5.6 IS STM 及長鏡 EF-S 55-250mm f/4-5.6 IS STM,以 3 支定價總計只需 7 千多的價錢(HK$7,340)但組合就可覆蓋等效 16mm 至 400mm 的焦距,稱得上是相當抵玩。

輕巧鏡身適合隨身

別以為超廣角變焦一定較重,EF-S 10-18mm f/4.5-5.6 IS STM 配合入門單反,設計上其中一個目標便是輕量化,鏡頭雖然用上較大的 67mm 濾鏡口徑,但難得的是,240g 的重量竟然比起 Kit 鏡的 205g 只是約略增多,難怪筆者配合 EOS 100D 試用時,重量上跟使用 Kit 鏡分別不大。輕量化之下,難免要作出一定取捨,EF-S 10-18mm f/4.5-5.6 IS STM 接環方面便為工程塑膠,幸好鏡身表面用上磨沙處理,以減少平價鏡的膠感,整體來說,鏡頭的造工仍可算紮實。

由於鏡頭並非採用內變焦設計,鏡筒於 10mm 及 18mm 兩端都會略為伸出,而在 IF 內對焦的設計下,前組則不會轉動,方便用家使用 CPL 偏光、漸變灰一類濾鏡。透過 STM 步進馬達帶動,鏡頭對焦寧靜之餘,亦算得上迅速,而跟環形超聲波 USM 驅動相似的是,STM 馬達亦支援全時手動對焦。

鏡頭重量只有 240g,相當小巧。 由於並非內變焦設計,轉至 10mm 及 18mm 兩端,鏡筒都會略為伸長。
鏡頭的變焦環算是寬闊。 位於前端的手動對焦環相對較窄。
內置 4 級 IS 防震。 鏡身設有 AF/MF 切換及 IS 開關。
最近對焦為不俗的 0.22 米。 成本及輕量化關係,鏡頭採用了塑膠接環。

畫質交到功課

就算再平也好,用得單反總對質素有一定要求,而為了平衡價錢、質素及重量,EF-S 10-18mm f/4.5-5.6 IS STM 今次便首次採用大口徑 PMo 非球面鏡鏡片塑膠鑄模技術,於 11 組 14 片的結構中用了 1 片 UD 及 2 片非球面鏡鏡片(其中一片為大口徑 PMo 非球面),以修正超廣角常見的變形、色差。於實拍中,鏡頭全開下中央銳利度已有不錯表現,邊緣無可否認有一定的鬆散及色邊出現,但收細光圈已即時可見改善,以 18mm 一端來講,解像於 f/8.0 下已達最高水平。鏡頭色彩還原討好,層次亦算豐富,唯一較弱是面對光線直射較易出現光斑鬼影,要改善的話,用家可能要另購遮光罩了。

採用 67mm 口徑濾鏡。
鏡頭輕巧的同時售價亦親民,原因之一是用上一片大口徑的 PMo 非球面鏡鏡片。
由 11 組 14 片的設計中,鏡頭用了 1 片 UD 及 2 片非球面鏡鏡片。
鏡頭的 MTF 圖表。

 

暗角測試(對焦至無限遠)

10mm

f/4.5 f/5.6
 
f/8.0  

18mm

f/5.6 f/8.0
 
f/11  

色差測試

ISO 100、f/4.5、1/1250s
 
 

鏡頭變形測試

10mm
18mm

逆光拍攝測試(10mm 端)

ISO 200、f/4.5、1/4s

下一頁為防震測試及實拍測試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10 小時前
Sony Xperia 1 VII 自推出以來問題頻傳,包括無故死機及拍攝時可能無法正確記錄地理位置等狀況。近日再有網友發現該機出現相機失焦問題,經調查後發... (繼續閱讀)
1 日前
上集探討過閃光燈的作用,以及與自然光和LED燈的分別,然而閃燈的曝光方法與自然光是兩個完全不明的概念,到底該從何學起?這集謝飛道將會談及閃光...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菲林熱潮再度升溫,不少經典菲林產品相繼復活,就連 Leica 在日前也宣佈分一杯羹,推出自家品牌的黑白菲林 Monopan 50。然而,來自中國的菲林... (繼續閱讀)
1 日前
vivo 香港今日正式宣佈,將於明日起開放預售新一代 Compact 旗艦機 X200 FE,定價 HK$5,498,並將於 6 月 26 日正式上市。 (繼續閱讀)
1 日前
BMW 公開了新一代純電 SUV「iX3」的原型車測試畫面,並正式確認這款備受期待的電動車將於 2025 年 9 月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 IAA Mobility 車展上進行... (繼續閱讀)
2 日前
由美國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主辦的第 12 屆 BigPicture 自然攝影比賽結果正式出爐。今年共吸引來自約 60 個國家、數千幅參... (繼續閱讀)
2 日前
來自國內的 Laowa 在今年的 China P&E 2025 攝影展覽已經展出 FFII 12mm F2.8 C&D-Dreamer 超廣角鏡頭,相信不少影友都非常關心此鏡的銷售詳情。而... (繼續閱讀)
2 日前
攝影不只是記錄影像,更是一種對細節的追求——從機身工藝、操作手感,到最終成像質素,每個環節都值得講究。Hasselblad 正是這樣的品牌,無論你鍾... (繼續閱讀)
3 日前
離開和歌山後,我們一直向北面駛去,向著姬路市進發。 (繼續閱讀)
3 日前
新一代 Nissan Leaf 終於發表!這次改款可謂從頭到尾將 Leaf 徹底革新,外型從原本的掀背設定轉型為更具貼近現今主流的 Crossover SUV,同時亦將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