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810mm 等效!生態拍攝新寵兒? 1 Nikkor VR 70-300mm f/4.5-5.6 測試

文、攝︰ansel

800mm 鏡頭未必一定是超重型大炮!Nikon 最近推出的 1 Nikkor VR 70-300mm f/4.5-5.6 就是一個例外,利用 Nikon 1 的 2.7x 焦距倍率,提供最遠 810mm 等效焦距,單是超遠攝焦距已有相當看頭。不少人都認為推出用途廣泛的高倍鏡頭、大光圈鏡頭才是搶佔市場的最佳方針,今次 Nikon 卻推出了針對生態拍攝而設的超遠攝鏡頭,可謂一著奇兵。今次我們的測試就看看這支 1 Nikkor VR 70-300mm f/4.5-5.6 有沒有潛質改變 Nikon 1 無反的現狀!

細 Sensor 自有細的好處

70-300mm 焦距,對於 APS-C、全片幅單反來說可謂平常不過,例如 Nikon 自家的 AF-S VR Zoom-Nikkor 70-300mm f/4.5-5.6G IF-ED、Tamron 的 SP 70-300mm f/4-5.6 Di VC USD、Sigma 的 70-300mm F4-5.6 DG OS 等,規格上亦不見特別優越,多數都被用家當作是 70-200mm 鏡頭的代替品。不過,70-300mm 在 Nikon 1 身上就有不同的講法,在 1 吋感光元件上面,因為較細 Sensor 的剪裁結果,鏡頭有 2.7x 的焦距變換比率,立時搖身一變成為一支等效 189-810mm 鏡頭,雖然不是光學上的 800mm 鏡頭,但提供超遠攝能力卻是貨真價實,有望成為一眾生態攝影愛好者的新寵兒。

為單反而設的 70-300mm 鏡頭本身都已經著意提升鏡頭的輕便程度,今次的主角 1 Nikkor VR 70-300mm f/4.5-5.6 針對 1 吋感光元件而設,成像範圍更細,鏡頭就更為細小,73 x 108mm 以及 550g 的重量尺寸就明顯較 AF-S VR Zoom-Nikkor 70-300mm f/4.5-5.6G IF-ED 的 80 x 143.5mm 及 725g 細小,更不用說真正的超遠攝 AF-S NIKKOR 800mm f/5.6E FL ED VR 大炮了。不過,本身 Nikon 1 的機身就造得相當小巧,即使是配上現時最高階的 Nikon 1 V3,鏡頭仍然顯得比機身大得多,不過對於攜帶、拍攝都不會造成大的影響。

設於 70mm 焦距時的模樣。 變焦至 300mm 鏡頭進一步伸長。
設於 70mm 焦距時的模樣。 變焦至 300mm 鏡頭進一步伸長。
即使是配上最高階的 Nikon 1 V3,鏡頭仍顯得較為碩大。 鏡頭變焦環非常寬闊,前端的對焦環就明顯細得多,但仍然算是易於操控。
即使是配上最高階的 Nikon 1 V3,鏡頭仍顯得較為碩大。 鏡頭變焦環非常寬闊,前端的對焦環就明顯細得多,但仍然算是易於操控。
設有對焦距離限制,針對遠處目標可以提升對焦速度。 鏡頭採用伸縮設計,有一個解鎖鍵。旁邊可以見到 Nano-Crystal Coating 的「N」字標誌。
設有對焦距離限制,針對遠處目標可以提升對焦速度。 鏡頭採用伸縮設計,有一個解鎖鍵。旁邊可以見到 Nano-Crystal Coating 的「N」字標誌。
配備 VR 光學防手震,對於超遠攝焦距手持拍攝有一定的幫助。 接環用上金屬材料所製。
配備 VR 光學防手震,對於超遠攝焦距手持拍攝有一定的幫助。 接環用上金屬材料所製。
這個螺絲孔用作加裝鏡身腳架座(另購)。 鏡頭直徑較大,可能妨礙利用機身的腳架孔加裝快拆板,想解決問題就要掏錢購買專用腳架座。
這個螺絲孔用作加裝鏡身腳架座(另購)。 鏡頭直徑較大,可能妨礙利用機身的腳架孔加裝快拆板,想解決問題就要掏錢購買專用腳架座。

未見全天候設計,腳架座需另購

鏡頭採用伸縮設計,由收藏狀態轉變為拍攝狀況需要按著鏡身的解鎖鍵再轉動變焦環,鏡筒會分兩節伸出,不過就用上內對焦設計,鏡頭前組鏡片不會旋轉,有利使用 CPL、漸變濾鏡等。Nikon 方面未有強調鏡頭的防塵防滴能力,而金屬接環位置亦不見有橡膠 O-ring 設計,相信用家在戶外惡劣環境拍攝將會遇上一定的限制。另外,不少遠攝鏡頭都會有腳架環、腳架座設計,令使用腳架時機身、鏡頭的重心分佈更平均,1 Nikkor VR 70-300mm f/4.5-5.6 亦有此設計,不過專用的 TR-N100 腳架座為另購配件,售價預計約為 HK$400 左右。有部分用家可能會想到沿用機身腳架孔,以犧牲少量穩定性節省金錢,不過試玩時發現,由於鏡頭直徑較大,凸出機身底部,會妨礙加裝快拆板,這個「如意算盤」似乎不太可行。

62mm 濾鏡口徑,以 1 Nikkor 鏡頭而言算是十分之大。
62mm 濾鏡口徑,以 1 Nikkor 鏡頭而言算是較大的一支。
在 10 組 16 片結構之中,包含 1 片超級 ED 鏡片。
鏡頭 MTF 圖表。

自動對焦反應合理

想吸引生態拍攝用家,鏡頭的對焦性能亦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今次配合了現時最高階的 Nikon 1 V3 拍攝,在105 點 Phase Detection AF 幫助下,面對靜止目標的對焦速度以及準繩度都有不錯的表現,只偶然出現過一、兩次前後搜尋的情況,都是因為環境較暗或者目標反差不足所致。至於追焦方面,感覺仍然未及高階單反敏捷,不過尚算合格,想提升拍攝成功率,除了依靠機身性能之外,用家的個人技術亦是關鍵之一。

銳利度不錯、VR 防震遇挑戰

光學表現亦是用家關心的重要一環,1 Nikkor VR 70-300mm f/4.5-5.6 採用 10 組 16 片設計,當中就加入了 1 片 Super ED 超低色散鏡片以提升影像質素。從試拍的相片之中,可以見到鏡頭由 70mm 至 300mm,都有合理的表現,中央位置的銳利度以一支變焦鏡而言算是不錯,而邊緣位置亦未見有明顯的鬆散。不過在 70mm 時高反差置可以見到有色差情況出現,幸好收約 1 級光圈就可以大為減少,利用數碼方式作修正亦非常簡單。鏡頭亦用上 Nano-Crystal Coating 納米結晶鍍膜,不過再強的鍍膜都會有其限制,面對直射陽光一樣有機會出現眩光、鬼影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鏡頭內置 VR 光學防手震功能,對於遠攝時提升手持拍攝的成功率有不少幫助。焦距愈長,手震的影響會被放大,對 VR 防震的考驗就愈高,810mm 等效焦距當然是屬於最高難度級別。試拍時發現,鏡頭偶然會對輕微震盪作出過大的反應,令主體在畫面之中「跳動」,偏離理想的構圖位置,用家需要留意。不過總體來說 VR 防震對於保持影像清晰不可或缺,否則就要靠推高 ISO 感光度提升快門速度,以 1 吋感光元件的高 ISO 表現未必是最理想的選擇。

下一頁為暗角、色散、散景、變形測試及相片實拍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今年智能手機廣泛地應用了 AI 技術,Samsung Galaxy S24 系列手機更以 AI Phone 作為宣傳,銷售狀況超乎預期。不過,今次跟 HONOR 的高層包括Ashle...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Mazda 6 停產後,被稱為後繼者的 EZ-6 終於在 2024 年北京車展中發表!雖然資訊還不是很多,但已足夠證明它有非常高的注目度。 (繼續閱讀)
4 小時前
Ricoh 便攝型 APS-C 相機 GR III 一向熱賣,最近 RICOH 推出小改版本 GR III HDF 以及 GR IIIx HDF,最大改動是加入了類似柔光濾鏡的 HDF 功能。試...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講到難拍的飛鳥(飛行中的鳥),相信燕子必入三甲。或者影友都將目光聚焦到燕子的飛行姿態,而忽略了燕子靜態一面。不過誰又會想到,原來燕子也能拍...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為響應政府倡擬力推本港旅遊業,旅遊發展局將於明(5 月 1 日)晚 8 時,在維港舉行「五一海上煙火表演」。表演長約 10 分鐘,煙花將由離岸約 130 ...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Sony 一直有傳,會推出第二款擁有 1" 感光元件的手機 (暫名 Xperia Pro 2),最近有指這部神秘的手機,竟然是一部細屏幕尺寸的手機。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iPhone 16 系列相信要到 9 月份才會正式公佈與推出,不過網上已經將全系列的設計與屏幕尺寸都同時曝光,相信會是變化最大的一代。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Fujifilm 除了復古機,即影即有相機 Instax 系列亦深得用家們的歡迎。現在最推出的 Instax mini 99 已經正式到貨,此機採用光學直接為相紙曝光,效...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Fujifilm 將會在 5 月 16 日下午 1 日(香港時間)於澳洲悉尼舉行最新一次 X Summit 發佈會,而傳聞網早已預計 Fujifiilm 會在今次推出多款新品,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