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門震盪測試
當相機的像素愈來愈高,到達某個水平時,由於解像力強勁,連極輕微的手震、相機自己產生震撼都會記錄下來,令拍攝清晰相片的要求增加,要解決就要更加依賴三腳架、提升安全快門等,在上一代的 D800E 如是、Sony 的全片幅無反 A7R 一樣如是。今次 Nikon 廠方就為新機的反光鏡、快門組件進行改良,減少機械組件運作時產生的震盪,舒緩超高像素所帶來的不便。而其中一個帶的副作用則是改變了拍攝時的聲音,這個變改是好是壞就屬於個人喜好了。
今次測試我們特別把相機安裝在不夠穩定的燈架之上,調校好拍攝設定後,以 10 秒倒數拍攝,看看相片中的主體會否變得模糊。結果中見到,D810 及 D800E 都出現輕微的震盪,不是完全清晰,這是因為燈架不及三腳架穩固,放大了震盪的影響。不過 D810 的震幅較 D800E 少,可見新設計的反光鏡、快門組件的確有幫助。
D810 及 D800E 快門聲音比較。
![]() |
ISO 100、f/10、1/5s |
![]() |
D810 |
![]() |
D800E |
光學觀景器
D810 的光學觀景器規格跟上一代一樣,提供 0.7x 放大率、約 100% 覆蓋。不過菱鏡上的鍍膜經過改良,更為明亮,且觀景器內的資訊 LCD 亦有改變,讓用家觀看時更清晰。利用手機拍下兩機的觀景器,發現 LCD 的符號及數字顏色明顯不同,D810 為淺藍色,相比 D800E 的綠色,反差較高較清晰。
![]() |
![]() |
D810 | D800E |
摩爾紋測試
上一代 D800E 為了提升影像銳利度,以較易出現摩爾紋為代價,採用了特製的 Low Pass Filter。今次 D810 直接刪去了 Low Pass Filter 的設計,一樣會受到摩爾紋的威脅。為了測試相機的能力,拍攝布料主體,因為過往經驗指出,布料擁有密集線條,較易出現摩爾紋。不過結果發現,無論是 D810 還是 D800E 都沒有出現摩爾紋。
既然硬照分不出勝負,今次再轉戰拍片。相機感光元件解像為 3,620 萬,但全高清拍片解像實際只有約 200 萬,過程中涉及大量壓縮處理,處理不當很容易出現摩爾紋。結果顯示,D800E 在拍片時終於出現明顯的摩爾紋,反觀 D810 則有所進步,影像質素得以保持。
![]() |
D810 拍攝硬照見不到明顯摩爾紋(點擊觀看原圖)。 |
![]() |
D800E 拍攝硬照亦見不到明顯摩爾紋(點擊觀看原圖)。 |
D810 及 D800E 拍片摩爾紋比較。
![]() |
D810 拍攝影片見不到明顯摩爾紋(影片截圖)。 |
![]() |
D800E 拍攝影片見到出現明顯摩爾紋(影片截圖)。 |
白平衡測試
D810 | D800E |
![]() |
![]() |
自動 | |
![]() |
![]() |
預設(白色螢光燈) | |
![]() |
![]() |
手動 | |
![]() |
|
GretagMabeth 測試圖 RGB 原色 |
第一頁︰Nikon D810 相機外觀 | 第四頁︰快門震盪測試、摩爾紋測試 |
第二頁︰扁平 Picture Control、高光偏重測光及微時攝影短片示範 | 第五頁︰ISO 感光度測試、D810 樣本照片 |
第三頁︰D810 vs D800E 實拍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