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差測試
|
| f/2.8 |
|
| 100% 放大圖。 |
逆光拍攝測試
|
| ISO 100、f/2.8、1/6400s |
細光圈星芒測試
|
| f/10 |
散景測試(30mm 端)
|
| f/2.8 |
鏡頭變形測試
|
| 15mm |
|
| 20mm |
|
| 30mm |
除了用上大量特殊鏡片,SP 15-30mm F2.8 Di VC USD 於鏡片亦用上 eBAND(Extended Bandwidth & Angular Dependency)納米及改良的 BBAR(Broad-Band Anti-Reflection)多層鍍膜鍍膜。從陽光直射的拍攝中,可見鍍膜不只有效消除鬼影的出現,畫面亦未有反差下降的問題,至於變形控制方面,由於原廠機身未有提供修正資料,鏡頭於 15mm 端的桶狀變形就較為明顯,但以一支超廣角鏡頭來說,情況算是預期之內。
暗角測試(所有鏡頭優化功能關閉)
15mm
|
|
| f/2.8 | f/4.0 |
|
|
| f/5.6 | f/8.0 |
30mm
|
|
| f/2.8 | f/4.0 |
|
|
| f/5.6 | f/8.0 |
測試相片(Nikon D810、JPEG 拍攝)
更多 Tamron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109
總結
以 HK$8,520 的定價加上更強的規格,Tamron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顯然有意向貴上近一倍的原廠搶客(AF-S NIKKOR 14-24mm f/2.8G ED 定價 HK$15,750)。本以為 Tamron 無可避免都要將貨就價,於質素上多少都要有點取捨,但想不到鏡頭於畫質上卻有不下於原廠的表現,是選擇原廠還是 Tamron?除了視乎大家有多深的原廠情意結,另一可能就是未來放鏡時二手價的考慮了。
Tamron SP 15-30mm F2.8 Di VC USD 規格
| 焦距 | 15-30mm |
| 視角 | 71°35' - 110°32'(對角) |
| 最大光圈 | f/2.8 |
| 光圈葉片 | 9 片 |
| 鏡頭群組 | 13 組 18 片、 1 片 XGM、3 片 LD 低色散鏡片及 2 片非球面鏡。 |
| 最近對焦 | 0.28m |
| 放大倍率 | 1:5 |
| 濾鏡直徑 | - |
| 尺寸 | 98.4 x 145 mm |
| 重量 | 1100g |
| 其他 | 內置遮光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