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11 支攝影史上最有趣的鏡頭!

文:Stephen

在接近兩個世紀以來,鏡頭跟攝影存在微妙的關係,影像需要透過各式和樣的鏡頭,才能顯示在底片或感光元件上。不過,並不是每一支鏡頭都是為了日常拍攝而設,少部分的神兵利器是被廠家作宣傳自家的光學技術之用,純粹屬品牌的「親善大使」。如果要大家選出攝影史上最有趣(而「毒性」又最強)的鏡頭,以下列出的 11 支鏡頭又會否是閣下的心水呢?

(1)最柔散景:Lomography Petzval

85mm 焦距的 Petzval 人像鏡,早在 1840 年由 Joseph Petzval 設計,最大特色是利用簡單的複合透鏡及 Waterhouse 後插式光圈葉已能夠得到清晰銳利的成像及螺旋形的散景效果,而且黃銅製造而成的鏡身亦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鏡在 2013 年由 Lomography 透過 Kickstarter 集資網站重新生產,在市場上一直獲得不俗的評價。

(2)最廣角:Nikon Fisheye-Nikkor 6mm f/2.8

Nikon Nikkor 6mm f/2.8 鏡頭是 35mm 相機史上其中一支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銘鏡。220 度廣闊拍攝角度的全魚眼鏡、內置多種不同的插入式濾鏡系統,與及 9 組 12 片的鏡身帶來 5.2 公斤的驚人重量,每一項規格不僅在推出的 1972 年,甚至是數十年後的今日,都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舉!

(3)最大光圈:Carl Zeiss Planar 50mm f/0.7

此鏡是攝影史上其中一支最大光圈的鏡頭,面世接近 50 年後仍然得到影友的青睞,全因為它在 1966 年是按 NASA(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要求而被生產出來的。Carl Zeiss Planar 50mm f/0.7 當年的最大任務是協助 NASA 在登月後,拍攝月球表面的相片。由於此鏡「身份」特殊,當年亦只不過生產了 10 支,一支由 Carl Zeiss 自行保管,另外 6 支由 NASA 購入,而最後 3 支就一口氣被導演 Stanley Kubrick 收藏。

(4)最長焦距:Carl Zeiss APO Sonnar T* 1700mm f/4

剛才的 Carl Zeiss Planar 50mm f/1.7 鏡頭只是生產了 10 支,不過這支在 2006 年的 Photokina 時發表的 Zeiss 1700mm f/4 長炮鏡頭之產量可能更少。Zeiss 1700mm f/4 是一支供中片幅相機使用的遠攝鏡頭,用了 13 組 15 片的光學設計,是廠方為一名住在卡塔爾的生態攝影師度身訂造,相信只有「富可敵國」的攝影師才可以要求 Carl Zeiss 製作這支外表像藍鯨的鏡頭。

(5)體育專用:Sigma APO 200-500mm f/2.8 EX DG

甚麼鏡頭能令人望而生畏?單從 Sigma 這支大砲的外型相信已可略知一二。由於此鏡之鏡片相當沉重,Sigma 特別為鏡頭特別設有專用的驅動系統,採用了獨立電池驅動馬達進行變焦及對焦,而焦距數據、目標距離則會顯示於鏡身特設的 LCD 顯示屏。隨鏡附有一個 2X 增距器,化身成為一支 400-1000mm f/5.6 大炮,是早年在生態或體育場合的拍攝利器。

(6)最遙遠的距離:Canon 5200mm f/14

重 200 磅、焦距足足有 5200mm 的 Canon Mirror Lens TV 5200mm f/14 是一支可供 Canon FD 接環相機使用的長焦鏡頭,雖然此鏡為一支反射式鏡頭,但是由於焦距達 5200mm,故外型及重量都屬巨無霸級。然而,此鏡的機動性太低,Canon 亦只不過生產了 3 支而已,一般的拍賣價為 US$50,000(折合約 HK$390,000)。

(7)神級大瞳:Leica Noctilux-M 50mm f/0.95 Asph.

最大光圈超過 f/1.0 的定焦鏡頭比比皆是,不過要在入光量同解像力都屬「出類拔粹」的,相信推舉 Leica Noctilux-M 50mm f/0.95 亦沒有人反對。Leica Noctilux-M 50mm f/0.95 在 2008 年推出,用來替代服役已有 15 年的 Leica Noctilux-M 50mm f/1.0。f/0.95 光圈版本用上全新的光學設計,全開光圈時的霧化感覺是一般鏡頭難以賦予的,如果 M 機用家想「醫治毒癮」,Leica Noctilux-M 50mm f/0.95 Asph. 一定會是最好的解藥。

(8)玩泡泡散景:Meyer Optik Trioplan 100mm f/2.8

上星期筆者才為大家介紹過這支鏡頭,將 122 年前的光學工藝重生,鏡頭最大的賣點是其獨特的「泡泡式散景」。

(9)尋找趣味點:Lensbaby Composer Pro 50

Lensbaby 推出過不少玩味重的鏡頭,當中的 Composer Pro 50 的設計似移軸鏡,可以透過擺動鏡頭做出 Tilt 或 Reverse Tilt 的效果,想試試將畫面變成「一點清」,又或者在全開 f/2.5 光圈仍然得到長景深畫面的話,Lensbaby Composer Pro 50 就一定不可以錯過。

(10)招牌白炮:Canon EF 1200mm f/5.6L USM

Canon EF 1200mm f/5.6L USM 在 1993 年面世,是焦距最長的自動對焦折射式鏡頭。此鏡的生產數目不足 100 支,當年 980 萬日元的定價幾乎可以認定鏡主一定是非富則貴。EF 1200mm f/5.6L USM 重達 16.5kg,加上沒有 IS 光學防震技術及視角狹窄,使用起來十分困難,其地位由 2008 年起已被 EF 800mm f/5.6L IS USM 所取締。EF 1200mm f/5.6L USM 最大的功用相信是展示 Canon 的造鏡技術,早年有去過由香港 Canon 於會展舉辦的 Canon Expo 之影友或許曾經目睹「招牌白炮」的一面。

(12)帝王級禮炮:Leica APO-Telyt-R 1:5.6/1600mm

Leica APO-Telyt-R 1:5.6/1600mm 是被喻為全球最貴的鏡頭,除了因為 Leica 名牌效應外,全球只有兩支亦顯示出此鏡珍貴的收藏價值。早前,卡塔爾王子就以 206 萬美元(折合約 1,607 萬港元)將其中一支 Leica APO-Telyt-R 1:5.6/1600mm 據為己有!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3 小時前
Sony Xperia 1 系列手機,一直都主打拍攝功能,今代 Xperia 1 VI 更在 85mm-170mm 光學變焦潛望鏡頭,更加入 120mm 微距拍攝模式,令拍攝彈性大大提...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Honda 在電動車市場上的積極不僅僅在中國市場,在日本也非常努力拓展業務。他們與三菱商事合作,將在今年 7 月份成立全新公司 ALTNA。這一合作結合... (繼續閱讀)
7 小時前
智能投影機品牌 JMGO 最近將產品線全面改用 Google TV 系統,令使用上更方便。新作 N1S 迷你而輕巧,亦帶 JMGO 主打的三色激光技術,定價為 HK$7,980...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Ricoh 在 2022 年尾正式啟動「菲林相機計劃」,其首部以 Pentax 作為品牌的菲林相機終於在今日誕生!全新的 Pentax 17 是幾乎相隔 20 年後(不包括...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經過多番延遲,Nikon 終於發佈讓粉絲引頸以待的中階無反相機 Z6 III。新機淨機身售價為 2,500 美元(約 HK$19,527),比先前傳聞所指的 3,000 歐元...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Nikon Z6 III 全片幅無反相機正式推出,究竟新機對比同級的 Canon EOS R6 Mark II 和 Sony A7 IV 有多少優勢?會帶起新一輪的轉會潮嗎?DCFever 編...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早前非果粉的肥佬Brian竟有留意WWDC,全因Apple在會上同時介紹Canon的APS-C 片幅EOS R系統的雙鏡鏡頭RF-S 7.8mm F4 STM。到底此鏡以及Apple Vision... (繼續閱讀)
1 日前
大家都在等 Tesla 的新車款,是吧?當他們的入門級電動車還不知道會否推出之際,Elon Musk 在 2024 年股東大會上卻宣佈即將推出三款新車!很興奮?... (繼續閱讀)
1 日前
Sony Xperia 1 VI 除了設有黑、銀及綠色之外,在台灣與日本市場,更推出了紅色版本,在當地受到熱烈追棒。正當香港用家還在等待紅色 Sony Xperia 1... (繼續閱讀)
1 日前
菲林時代的全手動相機(沒有自動卷片的相機),每拍完一幅照片,必須自行卷片才能拍第二幅。 當沒有卷片而直接繼續拍攝,拍出來的影像便與原先拍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