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像力測試
拍攝原圖 | |
![]() |
|
放大位置一 | 放大位置二 |
![]() |
![]() |
f/1.7 | f/1.7 |
![]() |
![]() |
f/2 | f/2 |
![]() |
![]() |
f/2.8 | f/2.8 |
![]() |
![]() |
f/4 | f/4 |
![]() |
![]() |
f/5.6 | f/5.6 |
![]() |
![]() |
f/8 | f/8 |
![]() |
![]() |
f/11 | f/11 |
![]() |
![]() |
f/16 | f/16 |
![]() |
![]() |
f/22 | f/22 |
雖然 Panasonic 42.5mm f/1.7 是入門人像鏡頭,但是在同級有 Olympus M.Zuiko Digital 45mm f/1.8 這位強勁的競爭對手下,最新加入戰團的 Panasonic 顯然亦不敢怠慢,以高分析力和內置 Power O.I.S. 功能來留住用家的歡心。由截圖中可以看到此鏡的最佳光圈範圍大約為 f/2.8 至 f/5.6 之間,如顧及邊位解像力的話,則以 f/5.6 光圈之表現會較好。
及後,再將光圈收細,鏡頭的衍射問題會令影像的反差和銳利度開始下降,而發色亦開始偏淡,如顧及定焦人像鏡的使用頻率大多集中在大光圈一段的話,細光圈的畫質對絕大多數的用家影響輕微。
暗角測試(對焦至無限遠)
焦距:42.5mm |
![]() |
f/1.7 |
![]() |
f/2 |
![]() |
f/2.8 |
短評:全開光圈時暗角明顯,將光囤收至 f/2.8 已近完全消失。
色差測試
![]() |
![]() |
ISO 250、f/1.7、1/200s、焦距:42.5mm |
短評:此鏡的紫邊頗為嚴重,全開光圈加上高光位幾乎是「見光死」的,需要將光圈收細一至兩級來舒緩問題。
樣本照片(使用 Panasonic Lumix DMC-GF7、Olympus OM-D E-M5 Mark II 直出 JPEG)
更多 Panasonic Lumix G 42.5mm f/1.7 Asph. Power O.I.S.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192
總結
雖然不少人都會將 Panasonic 42.5mm f/1.7 跟 Olympus 45mm f/1.8 兩支人像鏡作出比較,但是從定位來說,兩鏡的客路不太一樣,Panasonic 42.5mm f/1.7 因內置 Power O.I.S. 光學防震系統的關係,用於小巧的 GF 及 GM 系列相機自然更為匹配,亦有助拍到更清晰的影像。 而就算你本身並非是 Panasonic GF 及 GM 系列相機的機主,如新鏡用於簇新的 GX8 上,你稍後亦可以 Firmware Update 方式,令 42.5mm f/1.7 兼容 Panasonic 的 Dual IS 雙重防震系統,加上鏡頭的近拍能力不俗,論泛用性其實會好過 Olympus 45mm f/1.8。
當然,Olympus 45mm f/1.8 亦非是省油的燈,特別是 Olympus 曾經多次為此鏡推出 Special Promotion,PEN 或 OM-D 新機主可以更相宜的價錢入手新鏡,變相亦拉低 Olympus 45mm f/1.8 於二手市場的價格。如果閣下不介意「99% 新」的二手鏡,M4/3 的中望遠人像鏡的選擇可不少呢。
Panasonic Lumix G 42.5mm f/1.7 Asph. Power O.I.S. 規格
焦距 | 42.5mm |
視角 | 29° |
最大光圈 | f/1.7 |
光圈葉片 | 7(圓形) |
鏡頭群組 | 8 組 11 片(包括 1 片非球面鏡片) |
最近對焦 | 0.31m |
放大倍率 | 0.2X |
濾鏡直徑 | 37mm |
尺寸 | 55 x 50mm |
重量 | 130g |
建議售價:HK$3,390
查詢:2833 0955(信興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