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72 家房客:鏡頭下的羅馬尼亞火柴公屋!

文:Stephen

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人口有近 200 萬,不過為了解決多年來的居民住屋問題,當地有近 70% 的市民是居於由政府興建的公共房屋內,比率較人滿之患的香港更多。

在羅馬尼亞以往受共產政權執政時,政府已興建大量外觀、甚至連內籠設計都是千篇一律的火柴式公營房屋!這類房屋除了可以滿足二戰後的龐大住屋需要之外,更可避免羅馬尼亞人民在住屋特色上帶有任何的個人主義,以符合當年羅馬尼亞由獨裁者尼古拉‧壽西斯古統治國家的國策...

1 樓 7 室。女業主在 1989 年之前曾經擔任錢幣設計師,現時已經退休,她居住在這幢公屋已有 10 年。
2 樓 12 室。女屋主曾經跟丈夫在這裡渡過不少美好的日子,她的丈夫過生後,她的女兒搬過來跟母親一同居住。另外,戶主的女兒在多年前曾經擔當過國家的田徑運動員。
3 樓 17 室。屋主已經移居海外,物業正進行放售。代為「上鏡」的 Cojanu Ilie 是負責看屋的,並且負責打點放售工作。

時移世易,羅馬尼亞已經成為一個多元的單一制度國家,並跟西方國家正式接軌。不過在那些年在共產主義年代興建的公共房屋,卻引起居於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的年輕攝影師,Bogdan Girbovan 的注意。

4 樓 22 室。住客 Don Lukas 剛剛由西班牙回來,現時跟女友同居。
5 樓 27 室。屋主 Suhariuc Ioana 由 1967 年起已經在這裡居住、由 1982 起變成獨居。7 年後的 1989 年開始,正式與家貓同住。
6 樓 32 室。住客為公眾人物,拒絕上鏡,她只是暫時在這裡租住。

Bogdan Girbovan 本身亦已經居住了這些公共房屋達 3 年之久,他所住的大廈在 1966 年落成,跟市內其餘 70,000 幢同類型公屋一樣,都曾經被現代人稱為「毫無特色」的住所。不過,在 Bogdan Girbovan 的眼中,這些毫無特色的住所就好像翻版的《72 家房客》一樣,同一個屋簷下,卻有著不同的人生經歷和故事。於是,Bogdan Girbovan 花了不少時間在所居住的大廈每個單位的同一個位置為不同的居民拍攝相片,再組合成為 10/1 的拍攝企劃。

7 樓 37 室。屋主一個人居住,據 3 樓負責看屋的 Cojanu Ilie 表示,7 樓這位屋主的聽覺有問題,而且身邊常常會有不同的女伴。
8 樓 42 室。屋主由 1967 年起已經在這裡居住,近年因病患而大多數時間都是臥床不起。
9 樓 47 室。Mrs. Bita 由 1967 年起已經在這裡居住,由 1996 起變成獨居。

大家不妨看看居住在 1 至 10 樓的住客吧!

10 樓 52 室。攝影師 Bogdan Girbovan,居住在這裡已有 3 年。

來源:PetaPixel

最新消息
10 小時前
近年來,中國電動車挾著高性價比席捲全球,這股浪潮如今正式殺到香港。東風汽車旗下的全新電動房跑 eπ 007 正式抵港,代理一口氣引入三個型號,意... (繼續閱讀)
1 日前
來自新加坡的耳機品牌 Jomo Audio,近年推出了不少性價比極高的耳機產品。適逢品牌成立 10 週年,Jomo 推出了全新旗艦耳機 Nautic Stellar,定價高... (繼續閱讀)
1 日前
iPhone 17 Pro Max 已經正式推出,此機不僅沒有加價,維持 HK$10,199 起的定價,更在外型、拍攝能力、處理器性能及電池續航等方面均有改進或提升。...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ica 向來不只是賣相機,品牌有時會將攝影文化包裝成生活態度。今次,他們索性把遊戲元素搬進攝影領域,推出一副標準 52 張的 Leica Akademie Card... (繼續閱讀)
2 日前
雖然香港無耐前的熱汽球節搞到「一鑊粥」,但話明盛事經濟,盛事當然浪接浪。新活動是全球首創的「維港海上大巡遊」,多啦 A 夢、KAWS & 芝麻街、滑...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早前市場有消息指 Laowa AF 200mm F2 大砲將會在 10 月上市,然而這支話題作確實帶來很大迴響,也令 Laowa 不禁亦作出超前部署,表示會在國慶前限量... (繼續閱讀)
2 日前
街拍的重點,是決定性的瞬間,是光線運用,還是鮮明的主體?要集所有元素於一身看似很難,但只要多拍多試,大家都可以拍到出色的作品。請各位看看 ... (繼續閱讀)
2 日前
Hasselblad X2D II 100C 來襲!今代延續上代的一億像素,並帶來 10 級機身防震、LiDAR 光達對焦與全新 HDR 拍攝體驗!在 10 級機身防震下,手持長曝... (繼續閱讀)
2 日前
常說攝影是以光作畫,那麼,光線不就是工具嗎?當然不是,舉例說明。閃光燈、LED 燈,都是工具,但從它們發出的光線,不是工具。其情況就如畫筆是工... (繼續閱讀)
2 日前
英國皇家氣象學會(The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每年都會舉行氣象攝影師比賽(Weather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旨在透過國際平台提高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