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不少輕便 DC 都加入了手動或半手動曝光功能,半專業 DC 與傻瓜 DC 的分野愈來愈模糊。不過不少較資深的用家都認為,起碼要配備一個 Hot Shoe 才能夠稱得上為一部正宗的 Prosumer 機。正當大家以為 Prosumer 機已被 DSLR 取代的時候,市場上卻出現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PowerShot G7、FinePix S9600、GR Digital、GX-100 以至最近推出的 Nikon CoolPix P5000,都是近年 DC 玩家的新寵。至於今次測試的 P5000 更有 VR 防震、1000 萬像素、臉孔識別對焦等,開售價只是 HK$3,180,即時令不少買家失去理性瘋狂入貨﹗
超小巧鎂合金機身
Prosumer 機與普通 DC 的其中一個分別,就是 Prosumer 機多用鎂合金機身,而一般 DC 則多數會用鋁合金作為機身材料。鎂合金機身較鋁合金堅固,即使受碰撞亦不容易撞花、撞凹,不過造價就相對昂貴。對於可能要在較為嚴峻環境工作的 Prosumer 機來說,機身的堅固程度是相當重要的,故此多數都會用鎂合金機身。作為一部小巧而且售價便宜的 Prosumer 機,P5000 採用堅固的鎂合金作為機身材料,可算是用料十足。
小巧的機身令攜帶較為方便,不過亦令 P5000 失去了一點 Prosumer 機的操控性。機身的按鈕減少,用家要用到某些功能或者需要改變某些設定時,就可能要進入菜單進行操作。最明顯就是常用的 VR 開關、AF 模式、ISO、白平衡等都沒有專用按鈕。好在 Nikon 為 P5000 設計了一個可以自己定義的 FUNC 按鈕,出廠預設為 ISO 設定,但是亦可以自定為其他功能。至於最常改變的 P/A/S/M 曝光模式,亦可以透過機頂的轉盤來設定。另外 P5000 亦設有一個改變顯示模式的專用鍵,令用家可以快速改變重播時的顯示模式以及資料顯示。相對於 Nikon 其他 DC,重播相片時如果要隱藏相片的拍攝資料,就要進入 Setup 選單取消,P5000 的設計就來得合理得多。
P5000 的機身尺寸只有 98 x 64.5 x 41 mm,但是機身還是有一定的半專業設計。先說機頂的熱靴,由於 Nikon 本身已經有整套完善的 i-TTL 閃燈配套,因此 P5000 的熱靴不單只用作外置閃燈引發,同時亦可支援 i-TTL 閃燈控制。即是說,配合 SB-800、SB-600 或者 SB-400 閃燈使用時,可以獲得完全自動兼且準確的閃燈輸出。不過 P5000 的售價如此便宜,買一支 SB-800 已經差不多可以多買一部機。用得著熱靴 i-TTL 功能的,多數是本身已經擁有 Nikon DSLR 以及 Nikon 閃燈的用家。另一方面,用家又可以另購 0.67 倍廣角鏡(WC-E67)及 3 倍遠攝鏡(TC-E3ED)配合 P5000 使用。如果 P5000 可以有 PC Sync 接口的話,就更可以在影樓用作試燈了。

機頂設有熱靴。 |

獨立模式轉盤。 |

右後方指令轉盤可用姆指操作。 |

變焦桿跟快門鍵連成一體。 |

機背方向鍵兼有閃光燈、近攝、曝光補償以及自拍設定調較用途。 |

使用鋰電池操作,可拍攝約 250 張相片(CIPA 標準)。 |

機背設有 FUNC 自定鍵。
|

設有光學觀景器。 |
VR 減震鏡頭
Nikon 首部內置 VR 光學減震功能的 DC 是 04 年推出的 CoolPix 8800,擁有 10 倍光學變焦以及配備 2/3 吋 830 萬像素 CCD,推出時定價高達七千多元,買到兩台 P5000 有找。事實上,Nikon 的 DC 現時不少都有 VR 功能,不過這個名稱概括了光學及電子減震的功能。例如入門機 CoolPix S500 及 S200 都設有 VR 減震,不過 S500 的光學減震跟 S200 的電子減震是當然所分別的。以 P5000 這樣的一台輕巧半專業機,配備 1000 萬像素以及光學 VR 減震功能已是相當難得了。

3.5x 光學變焦 VR 鏡頭。 |

VR 功能選單。 |
根據 Nikon 表示,P5000 的 VR 功能相當於提升了 3 級快門速度,例如在最遠 126mm 等效焦距時,理論上只需約 1/15 秒快門速度就可以保持穩定了。如果環境光線真的太弱,大家更可以利用高 ISO 和 BSS 最佳影像選擇來增加成功拍攝的機會。P5000 的最高 ISO 可達 3200,而實際使用起上來,在 ISO 400 以下的影像雜訊都是可以接受的。
雖然 P5000 並沒有像以往的 Nikon 半專業機般強調使用 ED 超低色散鏡片,不過畫質方面 P5000 卻保留了 Nikon DC 一向銳利、鮮艷的特點。微距相片更可說是纖毫畢現,不過層次方面就跟普通 DC 差不多,跟相機的半專業定位有些少差距。也許因為層次問題,因此 P5000 即使用上最高質素、1000 萬像素 JPEG 拍攝,檔案大小也只有 3MB 左右,另一個角度來看,可以說是相當節省空間。
自動對焦區域測光夠專業
在內在功能方面,作為一部真正 Prosumer 機,P5000 當然不只提供手動曝光這麼簡單。在 Nikon 最聞名的測光功能方面,P5000 除了提供矩陣測光、中央重點測光及點測光模式外,更特別設有較少見的自動對焦區域測光,資深的攝影愛好者對這個功能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當自動對焦點不在畫面中央時,自動對焦區域測光可以將點測光跟對焦點連動,將重點測光範圍轉移到對焦點之上而非畫面中央,令大家可以真正對準主體測光。
此外,P5000 亦設有像 DSLR 般的相片最佳影像模式,又容許用家自行調較對比度、飽和度、銳利化等參數,加上曝光包圍、後簾閃燈同步、九宮格線顯示、間隔時間拍攝等,功能之多實在令人讚嘆。美中不足的是 P5000 沒有 RAW 儲存格式,RAW 格式能提供較多的影像資訊作後期處理,對於喜歡後期處理影像的用家是相當重要的。

正常取景狀態。 |

九宮格顯示。 |

多種閃光模式。 |

閃光補償功能。 |

加上外置閃燈時,可手動關上機內閃燈。 |

支援自動曝光包圍。 |

可以手動指定對焦點位置。 |

移動對焦點時的模樣。 |

連拍模式內,設有連續閃光連拍模式。 |

提供 4 種測光方式。 |

最高感光度設定為 ISO 3200 時,像素會下降為 5MP。 |

近似 DSLR 的影像最佳化功能。 |

可自行調較影像參數。 |

可以將菜單轉為圖像格式。 |

FUNC 按鈕可自行定義。 |

多種情景模式,包括臉部優先 AF。 |

支援 VGA 格式無間斷有聲影片拍攝。 |

可以利用間隔時間拍攝功能,連續拍攝一段長時間的場景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