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Nikon D5 作為旗艦固然吸引,不過出奇地,用上 APS-C 片幅的 D500 注目度上卻不在旗艦之下!原因?當然是自 2009 年的 D300s 後,廠方一直未有頂級 DX 機出現,今次 D500 的出現就抗衡對家 2014 年底推出的 EOS 7D Mark II,新機大量引入了 D5 的規格,加上又支援 4K 拍片,實力可謂不容小看。
![]() |
ISO 1600、f/2.2、1/400s [ Ori ] 以 APS-C 片幅來說,D500 的高感光表現可謂有相當水準,不妨看一下模特兒眼睫毛等位置,ISO 1600 下細節仍未見明顯流失。 |
對於頂級機,現時可能未有統一的定義,不過堅固可靠就肯定是最基本的要求。用上金屬機頂及碳纖維物料製作機身,D500 可說比想像中要更輕巧,而手感光則與 D750 有點相似,對於筆者來說,相機手柄深度適中,感覺相當貼手。用上跟旗艦 D5 相同的153 點 Multi-CAM 20K 全片幅對焦系統,D500 的對焦速度及反應當然不用懷疑,而初次試玩下,發現相機弱光 AF 感應能力亦相當不俗,就算是暗位加上低反差的主體,反應亦毫不猶疑。透過觀景器,可以看到這原本為全片幅而設的 AF 系統似乎有更好的發揮,原因是 153 點對焦感應幾乎已覆蓋整個畫面,就算是畫面的極邊緣的位置亦可照顧到,以追焦拍攝生態一類甚難預料主體走向的題材,中焦的成功率便應該增加了不少。
![]() |
跟旗艦的 D5 一樣,D500 亦不設機頂閃燈,以加強機身的緊密及耐用性。 |
![]() |
手柄設計相當貼手。 |
![]() |
ISO、曝光補償等按鈕位於機頂最就手的位置。 |
![]() |
拍攝模式按鈕及過片模式轉盤位於機頂另一側。 |
![]() |
機背除了十字方向控制,亦設有 joystick,方便 AF 點選擇等控制。 |
![]() |
觀景窗提供了 100% 的可視率。 |
![]() |
153 點對焦幾乎全面覆蓋了整個畫面。 |
作為 APS-C 中的旗艦,D500 的連拍當然不失禮,跟同級 Canon 的 EOS 7D Mark II 一樣最高提供 10fps 的連拍,按下快門連拍除了震撼,發現相機機身震動其實不多,而同時觀景器的遮黑時間亦相當短。以高速 14-bit Raw 拍攝比較,D500 另一方面比同級「長氣」得多可算是優勢(200 張 vs 31 張),事關除了 SD 卡,同時又支援更高速的 XQD 作儲存,不過當然,代價是比起一般 SD 卡貴上多倍的價錢吧。
10fps 連拍 |
![]() |
要享受 10fps 下連拍 200 張的快感,就必需另購高速的 XQD 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