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更新】F1.2 之魅力:Olympus 25mm f/1.2 PRO 全港率先試拍!

文、攝:Stephen
模特兒:Chloe Chong

久等多時,Olympus 首支突破「f/1.8 緊箍咒」的超大光圈鏡頭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終於現身!究竟這支新一代的標準大瞳有幾巴閉?小編日前率先借到新鏡為大家試拍人像,儘管測試鏡頭之 Firmware 仍為 Ver 0.9,畫質上或許跟最終賣街版本的有點差距,不過考慮到有關差異主要影響數碼修正方面,不太影響鏡頭本身的光學結構,故小編亦快馬加鞭的為大家送上 Olympus M.ZD 25mm f/1.2 PRO 的樣本相片!


宜配合 OM-D 機身獲得更佳的平衡感
初接過 M.ZD 25mm f/1.2 PRO 無不被其前玉所吸引,儘管前玉外露部分不及 M.ZD 75mm f/1.8 多,不過,泛綠色的塗膜配合黑色的鏡身下,卻又散發出陣陣的專業感。測試時,小編將新鏡接上已加裝手柄上的 OM-D E-M5 II,淨重 410g 的新鏡跟現有 M.ZD 12-40mm f/2.8 PRO 的 382g 重量相若,故整體平衡感甚為不俗,而只要拉下手動對焦離合器,不單可以切換至 MF 手動對焦模式,而且景深尺亦會活現眼前,跟 Snapshot 常用的 M.ZD 12mm f/2M.ZD 17mm f/1.8 一樣,以便用家隨時 Off Finder 估焦抓拍。鏡頭的 11 處地方已加入氣密式處理,提供防塵、防水滴和攝氏零下 10 度的耐寒能力,如配合 E-M1E-M5 II 及 E-M1 II 相機,更可作全天候拍攝,無需擔心惡劣的拍攝環境。

拉下對焦環後,就可以看到合焦距離顯示和景深尺。
鏡筒設有 L-Fn 鍵,預設狀態時可以暫停自動對焦功能,用家亦可以用來自定為拍攝功能的快捷鍵。
最近對焦距離為 30cm,而工作距離僅為 19.5cm,對應的最高放大率為 0.11X。

 

用料重手
光學結構方面,M.ZD 25mm f/1.2 PRO 用上 14 組 19 片的光學組合,而特殊光學鏡片的數目亦多達 8 片,當中包括 1 片 Super ED 超級低色散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1 片 E-HR 超高折射率鏡片、3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 1 片非球面鏡片,藉以減少色差、像差變形,與及提高鏡頭的解像力,特別在這支標榜超大光圈的鏡頭上,全開 f/1.2 最大光圈時的畫質就更為重要。另外,超大光圈鏡頭有時亦出現所謂的彗星像差問題,令影像邊位的點光源未能正確聚焦,而且更形成像「掃把星」的尾巴,觀感甚為突兀。而 Olympus 在設計 M.ZD 25mm f/1.2 PRO 時,已經著重抑制彗星像差問題,故此在鏡頭的光圈葉附近安放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非球面鏡片,令用家全開 f/1.2 最大光圈拍攝時,整個畫面都可以得到準確聚焦的影像,特別適合攝影師用來拍攝星空之用。另外,M.ZD 25mm f/1.2 PRO用上 Olympus 最高階的 Z Coating Nano 納米塗層技術,對比傳統的 ZERO Coating 塗層技術,Z Coating Nano能夠顯著抑制鬼影和在背光環境下遇到的光斑等問題,從而得到高對比度和銳利度的影像。

接環部分設有防塵防水滴膠邊,而在這個角度亦清楚看到 M.ZD 25mm f/1.2 PRO 來自日本製造。
鏡頭採用 Olympus 定位最高的 Z Coating Nano 納米塗層。
隨鏡亦附有 LH-66B 遮光罩,遮光罩內部設有坑紋,有助阻隔光害。

 

對焦速度爽快
M.ZD 25mm f/1.2 PRO 鏡片又多,口徑又大,對焦時又會否出現「拉風箱」的問題?如驅動前組鏡片作為對焦方式當然又花時間又浪費電力,而 Olympus 在新鏡上採用 MSC 對焦系統,而內對焦用的鏡片亦削減至只有 1 片,這不單可以縮短合焦時間,亦能降低在像差波動。小編早前拍攝模特兒時,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上「臉孔及眼部優先自動對焦」,配合 E-M5 II 下,對焦反應和速度理想,甚少出現焦點落於最遠的眼睛之問題,若然日後配上賣街版本的 Firmware,相信有關表現更趨完美。

與光圈細了一號的 M.ZD 25mm f/1.8 在外型上的比較:可以對比出 M.ZD 25mm f/1.2 PRO 的巨大外型。
M.ZD 75mm f/1.8 亦是一支出名的人像鏡頭,同樣以高解像力和柔和散景見稱,不過跟 M.ZD 25mm f/1.2 PRO 一同留影下,才知道 M.ZD 75mm f/1.8 仍未算最重磅。

 

樣本相片(鏡頭之 Firmware 版本為 Ver 0.9)

ISO 200f/1.21/64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0.9)、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鏡頭的描寫力十分細緻,全開光圈已有不俗的畫質,模特兒的髮絲和牛仔布外衣上的針織紋清晰可辨。
ISO 200f/1.21/64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0.9)、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若模特兒坐下時拍攝全身照,背景仍有一定的模糊感,而且鏡頭的焦距不長,拍照時跟模特兒溝通造姿亦比較方便。
ISO 200f/1.21/16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0.9)、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在全開光圈拍攝人像大特寫時,如將焦點落在模特兒的太陽眼鏡時,差距只有 2-3cm 左右的眼睛已經離開了景深範圍。
ISO 200f/1.21/125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0.9)、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拍全身照時,由於工作距離較遠,就算全開 f/1.2 大光圈,虛化效果只屬一般。
ISO 200f/1.21/40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0.9)、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點光源散景察看不到突兀的硬邊,而散景的過度甚為自然。
ISO 200f/1.21/50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0.9)、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相中右下角的金屬反光位置有紫邊,賣街版本的 Firmware 有機會作最後修正,待小編日後收到已刷新 Ver 1.0(或之後)的 M.ZD 25mm f/1.2 PRO 的話,將會為大家來個詳細測試和比併。

 

更新樣本相片(鏡頭之 Firmware 版本為 Ver 1.0)

ISO 200f/1.21/100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1.0)、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ISO 200f/1.21/1000s鏡頭:Olympus M.ZD 25mm f/1.2 PRO(Firmware:Ver 1.0)、相機:Olympus OM-D E-M5 II
兩張測試相片的合焦部分都非常銳利,惟高反差位置仍隱約看到有少許談紫邊。

 

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詳細規格
http://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048

建議售價:HK$10,190(10 月上市)

查詢:2376 2150(Olympus)

最新消息
4 日前
Tesla 近日過得不太好,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導致他們的銷量受壓,一直傳的入門級電動車計劃,亦看來是指為 Model 3 與 Model Y 推出全新入門車型,... (繼續閱讀)
4 日前
Red Dot 設計大獎創立於 1955 年,是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設計獎之一,分為產品設計、品牌與傳達設計、設計概念三大類別。今年共有來自 60 多個... (繼續閱讀)
4 日前
用手機聽歌已成主流,雖然多數用戶偏好藍牙耳機的便利性,但也有不少人認為其內置電池設計會影響耐用度。最近推出的 Campfire Axion II 採用了 USB-... (繼續閱讀)
4 日前
鏡頭蓋在許多攝影師心目中,並非優先關注的裝備。在完成拍攝後,影友往往忙於收拾腳架,收好記憶卡或者與同好交流,重新蓋上鏡頭蓋很多時在電光火石... (繼續閱讀)
5 月 1 日
對於厭倦手機攝影、又不想入手無反相機的 Z 世代,平價的輕便型相機自然是他們那杯茶。年初 Yashica 發表價位親民的 City 100 和 City 200 輕便相機... (繼續閱讀)
5 月 1 日
Samsung 首款智能戒指 Galaxy Ring,被譽為 Samsung 去年最令人期待的產品,產品在香港推出 6 個月之後,有渠道就可以用 6 折買到,想知怎樣買到就... (繼續閱讀)
5 月 1 日
智能家電品牌 Roborock (石頭科技) 正式進軍香港,一口氣推出乾濕全能洗地機 F25,掃地機器人 Qrevo S、Qrevo Curv 及 Saros 10R,定價由 HK$2,999... (繼續閱讀)
5 月 1 日
小米 Poco F7 Ultra 香港定價為 HK$,這手機打著「頂規平價」的旗號引發關注。究竟這部手機是物超所值,還是買回定價貴一點的正統旗艦機呢?看看今... (繼續閱讀)
5 月 1 日
Noble Audio 近年積極拓展不同耳機市場,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耳機領域,都推出了多款定位各異的產品。對於追求極致音質的發燒友來說,Noble 終於推出... (繼續閱讀)
5 月 1 日
近年搭載 Apple M 系列晶片的 iPad Air 與 iPad Pro,效能已足以媲美筆電。這次第七代 iPad Air(以下簡稱 iPad Air 7)升級至 M3 晶片並支援全新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