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幾近完美的超廣角變焦」- Canon EF 16-35mm f/2.8L III USM 測試

EF 16-35mm f/2.8L III USM 更重更大的鏡身當然不是虛有其表,原因原來是鏡頭鏡片比上代更有份量。於 11 組 16 片的設計中,新鏡便分別加入了 3 片非球面及 2 片 UD 超低色散鏡片(非球面分別有 2 片高精度大口徑雙面玻璃鑄模(GMo)及 1 片玻璃研磨(Ground)非球面鏡片),除了針對上代最為不足的邊緣畫質,另一方面亦改善了變形、像場彎曲、色差等表現。

面對 EOS 5DS R 高達 5,060 萬的超高像素,對於大部份鏡頭都可說是種挑戰,想不到的是,鏡頭解像上不單綽綽有餘應付,就算是全開 f/2.8 光圈,邊緣成像亦未見鬆散,表現比起頗受好評的 EF 16-35mm F4L IS USM 可說過之而無不及。高反差下,鏡頭雖然未至於零色散,但以一支大光圈超廣角變焦來說,鏡頭的色邊情況已算是相當輕微,唯一是有如不少同類鏡頭,EF 16-35mm f/2.8L III USM 於 16mm 一端的失光比較明顯,從測試中,鏡頭要收細至 f/4.0 之後,情況才有較明顯的改善。

風景等題材很多時候都會碰到光線直射入鏡的情況,新鏡於這方面亦下了一定功夫,分別於第一片鏡片加入 SWC(Sub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及第二片鏡片加入 ASC(Air Sphere Coating)鍍膜,怎麼不於兩片鏡片都用相同鍍膜?原來不是因為成本,而是兩種鍍膜各有職責,前者主要應付斜角入射的光線,而後者則於光線直射時更有效。從頗極端的面向街燈直射拍攝中,便可見鏡頭光斑控制除了有不錯水準,畫面亦未見反差下降,由於用上 9 片光圈葉,收細光圈拍攝點狀光源,鏡頭則會有 18 道星芒出現(上代為 7 片光圈、14 道星芒)。

沿用 82mm 口徑的濾鏡。
鏡身提供了防塵防水滴設計。
11 組 16 片的設計中,分別用上 3 片非球面及 2 片 UD 超低色散鏡片,於第一片及第二鏡片,鏡頭並更入了 SWC 及 ASC 鍍膜。
鏡頭的 MTF 圖表。

色差測試

ISO 125、f/2.8、1/640s

變形測試

16mm
24mm
35mm

逆光拍攝測試(16mm)

f/2.8
f/5.6

近攝能力測試

ISO 320、f/2.8、1/125s

暗角測試

16mm
f/2.8 f/3.5
f/4.0 f/5.6
f/8.0 f/11

 

35mm
f/2.8 f/3.5
f/4.0 f/5.6
f/8.0 f/11

 

樣本照片(以 Canon EOS 5DS R 拍攝、Raw 直轉 JPEG、AWB、所有鏡頭優化功能 OFF)

ISO 320、f/2.8、1/50s

一如不少大光圈超廣角,鏡頭亦有一定的四角失光問題。

ISO 800、f/2.8、1/50s

雖然試拍時大多集中使用 16mm 一端,但另一端 35mm 其實亦相當適合街拍,配合大光圈,可拍出一定的景深。

ISO 160、f/2.8、1/100s

從散景部份所見,鏡頭的過渡算是理想,未見有二線性情況出現。

ISO 200、f/4.5、1/60s、16mm

略為收細光圈下,鏡頭的失光問題可說有不少改善。

更多 Canon EF 16-35mm f/2.8L III USM 實拍相片: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picture=15302

總結

一分錢一分貨,雖然新一代 EF 16-35mm f/2.8L III USM 定價由上代 HK$12,680 一下子升至迫近萬八的 HK$17,980,但看過質素,大家卻可能會即時忘記價錢。值得升級與否?個人認為假如大家手上相機為 2 千萬像級數,短期內又未有升級更高像素新機的打算,其實未必一定要急於入手三代,反之已有或打算入手 5D Mark IV5DS 等機款的話,三代鏡便更能顯出其價值了。

Canon EF 16-35mm f/2.8L III USM 規格

焦距 16-35mm
視角 63° - 108°10' (對角)
最大光圈 f/2.8
光圈葉片 9 片
鏡頭群組 11 組 16 片設計、3 片非球面、2 片 UD 低色散鏡片
最近對焦 0.28 米
放大倍率 0.25x
濾鏡直徑 82mm
尺寸 127.5 x 88.5 mm
重量 790g
其他 附有專用遮光罩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3 日前
專門製作耳機線及耳膠的 Eletech,近日與 Canpur 聯名推出限量 150 對的耳機 Mona Lisa。本次測試將帶大家深入了解,這款售價高達 HK$27,880 的耳機... (繼續閱讀)
3 日前
每次有全新「極限級」智能手錶登場,總會吸引大量追求頂級功能與冒險生活態度的粉絲。今次 HUAWEI 正式帶來 Watch Ultimate 2 登陸香港,定價為 HK... (繼續閱讀)
3 日前
智能手錶市場近年競爭激烈,各品牌都爭相推出性能更強大、續航更持久、功能更豐富的健康與運動監測產品。這次 Huawei 正式為香港市場帶來全新的 Wa... (繼續閱讀)
3 日前
Kinera 在 23 年推出旗艦耳機 Loki,有著還原度高的人聲表現,圓潤的三頻表現。今年 Kinera 再接再厲,推出全新版本 Loki Divine Mark,單元數目更...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本次發佈會堪稱第三季最盛大的科技盛事,共推出多款重點產品,包括小米 Watch S4 41mm 落日金色、小米開放式耳機 Pro,以及首度在香港推出的米... (繼續閱讀)
3 日前
Apple 近日推出的 iPhone Air,以其 5.64mm 的機身厚度成為市場焦點。近日有消息指出,HUAWEI 也正在秘密開發超薄手機,最快可能於年內正式登場。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繼在海外發表 15T 系列後,正式於中國市場公佈了小米 17 系列手機。據了解,此系列命名為「17」是為了與 iPhone 17 系列展開正面競爭。 (繼續閱讀)
3 日前
iPhone 17 Pro Max 已經正式推出,此機不僅沒有加價,維持 HK$10,199 起的定價,更在外型、拍攝能力、處理器性能及電池續航等方面均有改進或提升。... (繼續閱讀)
3 日前
近年來,Console 及電腦遊戲玩家對遊戲畫面與音質的要求不斷提高,追求極致的沉浸體驗。最近 Cololight 推出了一款外型酷似《機動戰士鋼彈》中 RX-... (繼續閱讀)
3 日前
有著超過 20 年歷史的日本敞篷 K-Car Daihatsu Copen 要離開大家了,Daihatsu 官宣這款經典的 K-Car 跑車確定將於 2026 年 8 月正式停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