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mic
今年 CP+ 並未有太多焦點新機,反而是早前富士發表的中片幅無反 GFX 50S,就更能引起用家的興趣。趁著新機正式賣街之前(預計 2 月 28 日開賣),我們便找來實機進行了初步的試拍,一看 GFX 50S 在配備中片幅 5,140 萬像素感光元件之下,畫質方面有多強的實力。
上月實地到訪富士於日本京都舉行的新機發佈時,筆者其實已試玩過主角之一的 GFX 50S,有關相機的設計及操控,大家不妨可重溫一下 "編輯 mic:「中片幅竟輕巧如 DSLR 」- 5 千萬像富士 GFX 50S 東瀛速測【影片更新】" 的報導。由於當時相機仍處於工程樣本階段,一直未能插卡實拍,只可透過相機機背的 LCD 放大,間接的感受一下質素。等了又等,今次香港發佈代理終於容許傳媒插卡試用,不過因為場地所限,今次只率先初步作測試,更詳細的試用,會於稍後進行。
![]() |
![]() |
![]() |
今次試用配合了一支標準定焦 GF 63mm F2.8 R WR 拍攝,以 135 格式 Full Frame 計算,鏡頭提供了 50mm 的等效。利用比 135 Full Frame 大 1.7 倍的感光尺寸,GFX 50S 的感光元件密度亦要比像素相約的 135 單反要低得多,相機的高感光因而已有先天的優勢。從感光表現測試中,相機低感光下的細緻已可預期,而轉至高感光,GFX 50S 就進一步顯示中幅跟 135 Full Frame 屬不同層次,相片推至 ISO 25600 以上細節才稍為出現流失,甚至推至高一級的 ISO 51200,可用程度仍是相當高。
解像度方面今次只以 JPEG 拍攝,但從相片中已不難看出中片幅的優勢,筆者便嘗試以手上的 Canon EOS 5D Mark IV 作比較(配以 EF 24-70mm f/4L IS USM @ 50mm 拍攝),雖然算不上是公平,但有多大分別?相信大家看過之後亦心裡有數了。值得一提是,以 135 標準來看 GF 63mm F2.8 R WR,鏡頭可能算不上大光圈,但有如 Full Frame 比較 M4/3,等效焦距相同下中幅景深就比 135 Full Frame 要淺得多,以 63mm f/2.8 拍攝為例,主體同樣是 150cm,純數值計算下鏡頭的景深便跟 135 FullFrame 50mm 標準鏡以 f/2.2 拍攝相似。
![]() |
GFX 50S 用上一片中片幅的 5140 萬像感光元件。 |
![]() |
直度電池手柄 VG-GFX1 可另裝一枚電池,提高相機的續航力(定價 HK$4,680)。 |
![]() |
採用雙儲存卡設計以滿足專業用家的需要。 |
![]() |
右手邊的 EVF 為隨機附件,而左側的 EVF 轉接器 EVF-TL1 則需要另購(定價 HK$4,450)。 |
![]() |
配合 EVF-TL1,用家可更靈活的進行多角度取景。 |
ISO 感光度測試
![]() |
![]() |
ISO 50(L) | ISO 100 |
![]() |
![]() |
ISO 200 | ISO 400 |
![]() |
![]() |
ISO 800 | ISO 1600 |
![]() |
![]() |
ISO 3200 | ISO 6400 |
![]() |
![]() |
ISO 12800 | ISO 25600(Hi 1) |
![]() |
![]() |
ISO 51200(Hi 2) | ISO 102400(Hi 3) |
解像測試
![]() |
Fujifilm GFX 50S 配合 GF 63mm F2.8 R WR 以 JPEG 拍攝、AWB、ISO 100、f/16 |
![]() |
Canon EOS 5D Mark IV 配合 EF 24-70 f/4L IS USM @ 50mm 以 JPEG 拍攝、AWB、ISO 100、f/16 |
![]() |
Fujifilm GFX 50S |
![]() |
Canon EOS 5D Mark IV |
![]() |
Fujifilm GFX 50S |
![]() |
Canon EOS 5D Mark IV |
測試相片
![]() |
ISO 800、f/2.8、1/180s [ Ori ] |
Fujifilm GFX 50S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