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觀點】Panasonic 相機部門「離場唔玩」的鬧劇!

文:Stephen

2017 年開局仍未夠一季,相機界就接連出現壞消息。除了在上個月 Nikon 宣佈 DL 系列 1" Sensor 機仔最終難產收場之外,日前來自《日本經濟新聞》亞洲版(Nikkei Asian Review)的一篇關於 Panasonic 的報導更幾乎令這間成立於 1918 年的「百年企業」一身蟻!

 

《日經》之導火線── Dismantle
「世界難撈」!電子製造業始終難以像房地產市場擁有高回報率,在全球經濟持續放緩;世界工廠的中國又面對產能過盛,急謀「走出去」之時,日本不少電子製造業都遇到相當的困難,尤其部分界別的毛利率不斷下降,若不及時採取適當措施,只會拖垮整間公司的前進勢頭。"Nikkei Asian Review" 日前的報導指出,隨著輕便型數碼相機的銷量急劇下降,無反相機市場又停滯不前,數碼相機部門的規模和人手數目將會被削減,並且重組至其他部門之內。至於私人分支電話系統,與及光盤驅動器的業務亦因為無利可圖而同樣需要緊縮和進行重組。

讓 Panasonic 出來急急證清的 "Nikkei Asian Review" 報導

"Nikkei Asian Review" 的報導本身是指部分業務需要架構重組以節省資源,無奈文中卻又用上 "Dismantle" 之字眼!"Dismantle" 在中文的意思解作「拆卸、拆開、解散」,可是當新聞不斷被轉述之後,就變成「Panasonic 將會解散相機部門,Lumix 系列相機或會成絕唱…」之類的意思,並且引發了一場公關災難,就連 Panasonic 亦急忙為有關報導作出澄清!Panasonic 官方表示,"Nikkei Asian Review" 的報導讓公眾產生誤解,而事實上 Panasonic 將會把數碼相機業務由現時的 Panasonic AVC Network Company 遷至 Panasonic Appliances Company 之名下,絕對沒有「解散」之意。

"Nikkei Asian Review" 的報導內的 "Dismantle"(紅線)在中文的意思解作「拆卸、拆開、解散」。至於藍線一段才是真正的意思,即「架構重組」。
Panasonic 向 dpreview 網站的查詢時表示,數碼相機部門將會轉移至 Panasonic Appliances Company 之下。

 

「解散?未必!」:Panasonic Plasma 電視業務有板你睇!
今時今日造相機,有點微利,不蝕錢已經不錯。畢竟相機銷售量連年下跌,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相機廠商沒有其他業務是很難繼續在相機市場不斷「燒錢」和投資的。Canon 有辦公室器材業務輔助;Olympus 則有幾乎一世人總會「幫襯」一兩次的醫療內窺鏡業務(Olympus 在醫療內窺鏡市佔率達 70%);至於 Panasonic 就有龐大的「白色電器」市場作為後盾!

相機界強如 Canon,其賺錢能力跟 Office 儀器業務相當。(資料來源:Canon 2016 年公司財務報表)
Olympus 的情況就更加「嚇人」:影像部門的營業額只佔整體 9.8%,超過 75% 的營業額是由醫療器材貢獻。(資料來源:Olympus 2016 年公司年報)

如果計蝕錢,令 Sony、Sharp 和 Panasonic 等日系廠商損手爛腳的,又怎可不提電視業務?在平價的韓國和中國顯示面板興起下,不少電視機生產品牌都不能夠獨善其身,有的業務被收購或放盤,有的就因市場需求逆轉而要被迫腰斬。尤其是 Panasonic,早幾年當 LCD TV 大行其道,Panasonic 仍有生產屬小眾市場的 Plasma TV 等離子電視,直至 2013 年才宣告壯士斷臀退出 Plasma TV 生產業務,而單單在 2012 年,Panasonic Plasma TV 的營業淨虧損已達 885 億日圓,資產減值亦有 400 億日元。所以,若然從「燒銀紙」的角度看,Panasonic 數碼影像業務肯定遠遠不及當年的「電視大戰」。

 

電視業務過檔至「家電」旗下,相機部照辦煮碗?
做生意開公司,「執靚盤數」是要跟股東交代的「大事」,只要財技做得好,明明是幾近流血不止的業務,有時都可以透過資源重整、公司架構重組來「粉飾一番」,藉以減少賬面上的損失。就以剛才提及的 Panasonic 電視業務為例,Panasonic 在 2013 年財政年度先進行一次重整,由原來的「8 大支柱」削減成「5 大支柱」,當中的 TV BD(電視業務)、DSC BD(數碼相機業務)、Panasonic Plasma Display Co.(Panasonic 等離子顯示面板公司)和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Panasonic LCD 面板公司)同屬 "AVC Networks" 旗下。不過,在 2014 年的財務報告內,Panasonic 就預計將電視業務、藍光碟錄影機業務轉至 Panasonic Appliances Company 名下,而 Panasonic Appliances Company 主要負責的,就是雪櫃、冷氣機、洗衣機等「白色電器」。

在 2013 - 2014 年,TV BD(電視業務)、DSC BD(數碼相機業務)、Panasonic Plasma Display Co.(Panasonic 等離子顯示面板公司)和 Panasoni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Panasonic LCD 面板公司)同屬 "AVC Networks" 旗下。(資料來源:Panasonic 2013 年公司財務報告)
之後,Panasonic 就將電視業務注入「家電」內。(資料來源:Panasonic 2014 年公司財務報告)
在「白電」業務的帶動下,重組後的影音和電視 AV 部門仍有「赤字」,但相對整個 Panasonic Appliances Company 比較已變得不礙眼。(資料來源:Panasonic 2016 年公司財務報告)

由此可見,Panasonic 相機部成為「家電部」的一份子只不過是經「瘦身」後,將盤數由左手交至右手的問題。儘管相機和影像部門不再成為帶領 Panasonic 業務增長的火車頭,但至少日後 Under「家電部」仍有相當的休養生息的機會,伺機重新出發。尤其 Panasonic 是日本東京 2020 年奧運的主要贊助商,影像部門在未來仍有一定的資源投入,特別在民用 6K 或 8K 攝錄技術方面,不然就錯過了一個很好為企業、為產品 Show Off 的機會!

 
Panasonic 貴為奧運會的 Worldwide Partner,很難想像不會趁 Tokyo 2020 這個機會動用「洪荒之力」,宣傳旗下的影音產品。
連 IH 電飯煲都要借奧運這個機會「走出去」,相機部「收皮」的消息似乎沒有將大和民族的「面子」因素考慮在內吧。

最新消息
1 日前
踏入 8 月,Sigma 將會有多款新鏡空群而出,其中 200mm F2.0 DG DN|Sports 幾乎是當中的焦點,新鏡毫無懸念會提供 Sony E 與 Leica L 接環版本,並... (繼續閱讀)
1 日前
作為其 Art 系列針對 APS-C 無反相機的首款標準變焦鏡頭,Sigma 17-40mm F1.8 DC Art 除支援 Fujifilm X、Sony E、 L-Mount 系統外,更是 Sigma 首... (繼續閱讀)
1 日前
HONOR 近日宣佈進佔香港手機市場份額第二位置,今日再度於香港市場帶來強勁新機,包括備受期待的摺置屏幕手機 Magic V5、旗艦級平板 MagicPad 3,以... (繼續閱讀)
1 日前
Nikon 近期積極進軍高端電影攝影領域,最新公開的一項專利及多方消息顯示,公司正開發具備大尺寸感光元件的新一代電影攝影機,預計能大幅提升動態範... (繼續閱讀)
2 日前
中國初創攝影品牌 10Art.CC 宣佈,他們正開發一款全新可摺疊即影即有相機 Pocket Fold 66,設計靈感源自經典的 Polaroid SX-70 即影即有相機。不過...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國內鏡頭品牌 Viltrox 近年相當積極,產品線分類幾近可以媲美傳統大型副廠鏡頭品牌,加上高性價比,近年已有愈來愈影友選用 Viltrox 鏡頭,成為國產... (繼續閱讀)
2 日前
非賽事打造的限量版賽車 499P Modificata 突然到港,給一眾法拉利車迷一個大驚喜!連同 499P Modificata 一起的還有其他 V6 家族成員!包括由 V6 引... (繼續閱讀)
2 日前
Samsung 全新超輕薄 AI 摺疊手機系列 Galaxy Z Fold7 及 Z Flip7 現已正式發售!兩款新機以超薄機身設計及超輕重量,成功突破摺機界限,超窄邊框設... (繼續閱讀)
2 日前
HUAWEI 年度拍攝旗艦 Pura 80 Ultra 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我們搶先在泰國曼谷取得實機,為讀者深入體驗這款定價 HK$10,988 的攝影王者。本代產品在影... (繼續閱讀)
2 日前
Vivo 今年除了推出多款旗艦機型外,其中階產品 Y04 與 Y39 5G 也已悄然在香港上市。根據街鋪顯示,這兩款手機分別以 HK$798 和 HK$1,880 的親民價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