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觀點】國貨成「瘋」!淺談中國品牌手機三大困難

文:Tony

自從小米成立及發表小米手機後,中國品牌手機的成績在近年突飛猛進,更洗脫了山寨機的污名。東南亞及印度等新興國家,中國品牌手機的受歡迎程度,更直迫傳統品牌手機。中國品牌手機除了標榜性價比高,亦有品牌概念,即使售價與傳統品牌手機接近,但亦不乏支持者。當然,中國品牌手機仍有不少缺點,筆者就在這裡跟大家分析一下。

外型設計沒有特色
現時活躍的中國手機品牌,約有十間,如小米、Huawei、Oppo、Vivo、Meizu、美圖、金立、ZTE、Lenovo、One Plus 及 Nubia 等(排名不分先後)。筆者近年不時寫中國品牌手機的新聞,經常都會說它們的設計像當代 iPhone,大致都沒有說錯。不過,不少中國品牌手機的設計已得到進化,懂得仿傚其他傳統品牌手機的設計,或是在別人的設計上畫蛇添足,相信產品設計還是中國品牌手機的最大難題。如要在眾多中國品牌手機中,找尋最有設計特色的手機,多年採用「令牌」設計的美圖手機,雖然都是有點模仿 Casio 自拍神器相機的外型,但產品設計的識別性而言,應該是當中的佼佼者。

硬件應用受制肘
高科技產品,硬件規格佔成功相當大的比重,中國在這方面,未見有什麼優勢。就主要的零件生產商而言,SOC(CPU) 有美國的 Qualcomm;RAM 及儲存記憶體有韓國的 Samsung;感光元件有 Sony;屏幕亦有日韓的 JDI、LG 及 Samsung 等,中國品牌要生產一部旗艦手機,非常依賴外國公司生產的零件。為此不少中國品牌已有一些方法面對,如 Huawei 本身自家有研發手機 SOC,拍攝的技術亦與 Leica 合作開發,減低對其他供應商的倚靠;小米公司雖然本身 Qualcomm 是投資者之一,但近年亦開始開發手機 SOC,今年亦將會推出配置「松果 CPU」的手機。由於技術專利是高科技產品的重要一環,中國品牌除了開發產品外,硬件的開發亦不能放慢腳步。

性價比高,經營困難

中國品牌手機以高性價比打入各個市場,基於性價比太高,令每台手機的盈利比其他品牌低。雖然銷量很多,亦有不錯的利潤,但售後服務,亦佔成本很大的比重,一旦出現像 Samsung Galaxy Note 7 爆炸需要回收,或 LG G4 等大部份產品底板出現問題的情況,可能會令公司的資金鏈斷裂,出現很大危機。

中國品牌手機要面對的困難何止以上三個,不過由於篇幅有限,筆者下次再同大家講解更多。

最新消息
3 日前
繼國際版在海外發表後,小米 15T 與 15T Pro 今日也正式在香港發售,定價為 HK$3,299 起。相比上代小米 14T 並未加價,卻能提供直逼旗艦機的性能,... (繼續閱讀)
3 日前
以運動相機聞名的 Insta360,旗下產品除廣為人知的 X、Ace 與 Go 系列外,亦包含於 2022 年推出的三軸雲台視訊鏡頭系列 Insta360 Link。而昨日 Ins... (繼續閱讀)
3 日前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宣布將於 10 月舉行四大科技展覽,涵蓋電子產品、電子組件、生產技術及創新燈飾,進一步促進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中心的領... (繼續閱讀)
3 日前
厚度僅 5.64mm、重量為 165g 的 iPhone Air,在正式發布前便以「最薄 iPhone」之名而備受關注。如今我們已取得這款定價 HK$8,599 的 iPhone Air,並... (繼續閱讀)
3 日前
L-mount 在 Sigma 的「加持」下,不乏各式各樣鏡頭選用。然而話雖如此,同屬 L-mount 聯盟成員的 Panasonic 亦未有完全放慢手腳。品牌剛剛宣佈推出... (繼續閱讀)
3 日前
Nissan 現正積極推動「Re:Nissan」品牌重建計畫,當中包括關閉多間工廠和設計室,來應對財務困難。近日更傳出一個震撼消息,上市僅三年多的新世代... (繼續閱讀)
4 日前
Canon 今年已經推出了 5 支鏡頭,部分影友亦很關心品牌會否在今年第四季公佈 EOS R6 Mark III 之時,為 RF 接環鏡頭引入更多新成員。而在傳聞網消息... (繼續閱讀)
4 日前
小米在今日於海外舉行的發佈會上,除了發表 Xiaomi 15T 及 Xiaomi 15T Pro 手機外,也為車迷帶來重大消息:小米電動車將於 2027 年正式進軍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
4 日前
小米 15T 與 15T Pro 今日於海外市場正式發表,兩款機型均配備 6.83 吋大屏幕及 Leica 認證的三鏡頭相機系統,海外定價從 649 歐元起,折合約港幣 ... (繼續閱讀)
4 日前
自元祖 Max 全景相機發表自今 6 年,GoPro 終於推出其正式後繼產品 Max2,與國內品牌 Insta360 X5 和 DJI Osmo 360 再次對撼。面對同級競爭對手紛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