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phen
作為廠商,當然是希望鏡頭叫好又叫座,不過部分「神臺級」的產品規格奇特,加上價位已屬「仙班」之列,流通量少,自然一鏡難求。像 Canon 在 1993 年至 2005 年生產的 EF 1200mm f/5.6L USM 因淨鏡重量已達 16.5kg,機動性極低,加上售價達 70 萬港元,若非富可敵國、兼沒有「土地問題」的話,一般凡夫俗子絕對不會沾上 EF 1200mm f/5.6L USM。即使當時的發燒友認為自己有能力幫此鏡「贖身」,由付鈔至鏡頭到手,亦需要等足 2 年的製造過程,以及 18 個月的付運時間,故此多年來只有 12 支 EF 1200mm f/5.6L USM 被 Canon 製造出來。
至於 Canon 另一支「神鏡」EF 200mm f/1.8L USM 的情況就相對好一點,由 1988 年至 2004 年這 16 年間就製造了 8,000 支,現時在 eBay 的二手價格均企硬在 HK$25,000 至 HK$35,000 之間,作為一支曾經是地上「最快」的 200mm 超大光圈定焦 AF 鏡頭,價位亦算合理。
相對 EF 1200mm f/5.6L USM,EF 200mm f/1.8L USM 已有較高的流通量,多年來亦為不少運動攝影師拍出好相片,而馬場攝影師 Jim Anderson 就有幸擁有 7 支 Canon EF 200mm f/1.8L USM,隨時成為「散客」之中的大戶!由於工作的特殊性質關係,Jim Anderson 基本上已經將 EF 200mm f/1.8L USM 成為其 Kit Lens,並且長時間插在 Canon EOS 6D 身上。
每次 Jim Anderson 拍攝賽馬時,他會將 5 套已連同 EF 200mm f/1.8L USM 之相機放置在終點線的位置,以鏡頭的高入光量來捕捉馬匹「壓線」的一刻。另外兩支 EF 200mm f/1.8L USM,一支會用在備用鏡,另一支就會隨身攜帶,當「後備鏡」都講緊是 EF 200mm f/1.8L USM 時,似乎「正選」跟「後備」亦沒有差別嘛。
Jim Anderson 使用 Canon EF 200mm f/1.8L USM 的拍攝作品。 |
Canon EF 200mm f/1.8L USM 用上 8 組 10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3 片大口徑的 UD 超低色散鏡片,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2.5 米,而淨重則為 3kg。小編昔日亦有幸「摸」過 EF 200mm f/1.8L USM,接上當時的全片幅主打機 EOS 5D 仍可勉強手持得到。及後,Canon 在 2008 年發表更輕巧的 EF 200mm f/2L IS USM,以高機動性和操作性作為設計考量,同時由於最大光圈「僅為」f/2 而已,令舊鏡 EF 200mm f/1.8L USM 的神級地位更加是無可取締。
來源:PetaPix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