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Stephen:「化繁為簡,有辣有唔辣」- Olympus E-M10 III 率先詳測

感光度測試

拍攝原圖
測試條件
‧光圈:f/8
‧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25mm f/1.2 PRO
‧焦距:25mm
‧Firmware 版本:V1.0

 

ISO 100(延伸感光度)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延伸感光度)
ISO 25600(延伸感光度)

短評:E-M10 III 是 Olympus 第一部以 1,600 萬像素「萬年 Sensor」配以簇新 TruePic VIII 影像處理器的相機,在更強的影像處理器下,可以預計新機的畫質會有所改進。而在 ISO 1600 或以下時,截圖上的分野不太明顯,低反差位置亦鮮見含糊情況,不過當改用 ISO 6400 感光度後,畫面劣化就相對明顯,影像因降噪處理而變得略為模糊,細節部分較 ISO 3200 時打了折扣,尤其以藍色警察裝甲車就更甚。及至延伸感光度的 ISO 12800 和 ISO 25600,雖然畫面上沒有明顯噪點,但是影像經過強力的 Noise Reduction 後,已經缺乏層次感,裝甲車車頂幾乎變成淨色一樣,色調亦變得「淤黑」,論可用性僅屬一般。

選單設定

場景模式的介面重新設計,先在 6 種不同的拍攝主題選擇,然後在 21 個場景模式內再揀選吻合的拍攝場景。這款新版面最初出自在 5 月時發表的 Tough TG-5 四防相機身上。 入門用家如果想玩 Light Painting,最方便的做法是先在場景模式內點選「夜景」,然後再選擇「光軌拍攝」,E-M10 III 就會幫你設定好最恰當的拍攝參數。
在 AP 進階攝影模式內包括 9 個不同的拍攝主題,當中包括:用來作長時間曝光的 Live Time、將相片內光位部分作出合成的 Live Composite 合成拍攝模式、多重曝光、靜音、梯形變形補償和包圍拍攝模式等。
梯形變形補償和自動包圍曝光亦被歸入「進階攝影模式」內,不過「進階攝影模式」大多以簡便的方式做到昔日繁複的拍攝功能,故此很多拍攝主題未能夠調校光圈或快門,即使可以調校光圈,亦只不過是可偏移的 P Mode 來,反而昔日沒有 AP 模式的調校彈性更大。
「進階攝影模式」內亦設有對焦包圍拍攝模式,系統會自動拍攝 8 張相片,而焦點間距可分為寬和窄兩種選項。可是對比 E-M10 II 可以設定拍攝 3 張至 999 張相片,而焦距範圍擁有 1 至 10 級調整,E-M10 III 在這方面的設定再次被刪減了。 在相機操控設定內,用家可以選擇是用長方形狀的 SCP(Super Control Panel)超級控制面板,抑或是傳統的「反 L」形的控制面板。
 「反 L」形的控制面板  「反 L」形的控制面板內刪減了防震模式調校,幸好可以利用左邊機頂上的快捷鍵來召喚長方形狀的 SCP(Super Control Panel)超級控制面板,令所有的拍攝參數變得一目了然。
 E-M10 III 亦提供類似旗艦機 E-M1 II 的「密集式對焦點」,不過兩者的「玩法」完全不同:E-M1 II 需要啟動 121 點自動對焦點、C-AF 連續自動對焦功能以追蹤動態主體;E-M10 III 仍需啟動 121 點自動對焦,但就只可以使用 S-AF 單次自動對焦功能,有點令人摸不著頭腦。  E-M10 III 新增「漂白效果」的 Art Filter,並提供兩種不同的選項。

樣本照片

ISO 200f/6.31/160s、焦距:50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12-50mm f/3.5-6.3 EZ
影像描繪力不錯,燈泡外圍的塵亦都可以表露無遺。
ISO 500f/2.81/50s、焦距:150mm、鏡頭:Olympus M.Zuiko Digital ED 40-150mm f/2.8 PRO
相片內金屬質感強烈,亦沒有在高反差處出現紫邊。

更多 Olympus OM-D E-M10 Mark III 樣本照片︰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396

Olympus OM-D E-M10 Mark III 規格:
http://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261

總結:
作為後繼機種,E-M10 III 在體驗上似乎失的比得的多,不少在上代 E-M10 II 或舊款 OM-D 系列相機既有的功能都被剔除或將之簡化,對於本身有一定攝影知識的用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部分像 Live Composite、梯形變形補償及包圍拍攝等功能調至新引入的「進階攝影模式」後,就不可能像昔日般隨意更改拍攝參數,亦可能要「老用家」屈就,才可以使用「進階攝影模式」旗下的功能。 至於屬攝影門外看的新手,E-M10 III 種種針對性的改動因而變得更易用,撇開全自動模式後,初心者可以無需繁複設定下,一嚐 B 快門、合成拍攝,以至是多重曝光等功能的滋味。若然 E-M10 III 能夠同時保留舊有的操作方式,自然就不會令高階玩家感到滿不是味兒。

E-M10 III 的「入門向」,加上 E-M5 II(2015 年 2 月發表)後繼機遙遙無期,或許會令人擔心 OM-D 系列相機戰線會由 3 部變成 2 部(E-M1 II 和 E-M10 III),近 HK$10,000 價位完全沒有對應的產品,究竟 E-M5 系列是否已經完成歷史任務,還有待時間來驗證。

有讚 有彈
  • 引入 121 點自動對焦點系統
  • 仍舊使用 1,600 萬像素感光元件
  • 支援 4K 超高清影片
  • 刪除有線遙控
  • 全新設計的場景模式和進階拍攝模式有利新手
  • 多種昔日的進階拍攝功能不升反跌,對高手照顧較為不足。

建議售價:
HK$7,190(連 14-42mm f/3.5-5.6 EZ 鏡頭套裝)

查詢:2376 2150(Olympus)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日前
Apple 公佈 M5 晶片後,接連推出三款業界矚目的重磅產品:分別是 iPad Pro 第八代、全新搭載 M5 晶片的 14 吋 MacBook Pro,以及配備 M5 晶片與專... (繼續閱讀)
4 日前
Apple 正式發了第八代 iPad Pro,核心重點在於首度搭載全新 Apple Silicon M5 晶片。伴隨 iPadOS 26 功能革新,這款輕薄高效的 iPad Pro 不僅在硬體... (繼續閱讀)
4 日前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日益普及,晶片性能的革新已成為競爭焦點。Apple 於 2025 年 10 月重磅推出全新 M5 晶片,延續 Apple Silicon 家族的效能傳奇,特... (繼續閱讀)
4 日前
HONOR 今晚正式發表 Magic8 系列手機,當中包含 Magic8 與 Magic8 Pro 兩款機型,標誌著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全面進擊。新系列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繼續閱讀)
4 日前
如果你有一部能拍出「過去」畫面的相機,你會先去哪裡拍?這個聽起來像科幻漫畫內的設定,如今竟真的出現在現實中。近日,日本創作者兼發明家堀洋祐... (繼續閱讀)
10 月 15 日
《閃燈教學》來到第六集,今集介紹 Beauty Dish 雷達罩、Softbox 柔相箱和柔光傘,它們到底有何分別?又該如何應用?如何以它們控制光線硬和柔?謝... (繼續閱讀)
10 月 15 日
就算你不是車迷或駕駛人士,都會聽過 Toyota 招牌車系 Corolla 。而這款向來以成熟穩重為主的車系,為慶祝明年 Corolla 問世 60 週年,即將迎來大改... (繼續閱讀)
10 月 15 日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近日公布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25 年度大獎得主,南非攝影師 Wim van den Heever 以作品《Ghost Town Visitor》... (繼續閱讀)
10 月 15 日
vivo X300 Pro 剛剛在中國市場正式發佈,雖然據了解香港市場最快要到 10 月底才有機會接受預訂,但筆者已率先借得一部中國版實機,為大家詳細評測這... (繼續閱讀)
10 月 15 日
iPhone 17 系列手機自推出以來,前置相機的明顯,不但畫質有所提升,就連自拍體驗也徹底革新。近日 BW Businessworld 的專訪文章中,深入解構了 iP...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