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 Mic:「表現跟對手難分高下」- Tamron SP 24-70mm F2.8 G2 實測

於光學部份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的變化相對就要較少,沿用了上代的 12 組 17 片設計,當中有 3 片非球面、3 片 LD 低色散、2 片 XR 高屈折率及 1 片混合式非球面鏡片,最大分別只是新鏡鏡片改用了新的 eBAND 納米鍍膜,以改善鬼影等問題。據有關人員表示,為提高影像質素,廠方今次就從鏡頭生產過程入手,以更為精準的鏡片製作工序以減少誤差,務求鏡頭實際成像可以盡量達到設計的理論值(即有機會減少了 "Bad Copy" 的出現)。

早年配合 Canon 的 EOS 5D Mark II 試用過上代的 SP 24-70mm F/2.8 Di VC USD,可能是兼容加上相機對焦系統比較落後,感覺上鏡頭的表現並不算太突出,很多時更要刻意要略收光圈,以更長的景深,以減少出現走焦的情況。坦白說,今次測試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前,筆者對於新鏡的表現沒有太高的期望,事關鏡頭光學結構不變,按道理畫質應不會有太大的改變。然而實拍之下,新鏡卻出乎意料有一黠脫胎換骨的感覺,一方面可能因為對焦準繩度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可能就跟鏡片製作工藝提升有關。鏡頭於全開 f/2.8 光圈時已有不俗的質素,70mm 一端在大量特殊鏡片加持下未見出現色差,影像亦相當「實淨」,唯一只有 24mm 一端於邊緣位置出現輕微的解像下降情況。無可避免的,鏡頭全開光圈下兩端都有四角失光,但情況只需收細 2 級光圈左右已可大至消除,比較弱的是鏡頭近攝能力不及對手(最近對焦 0.38m、0.2x 放大率),特寫拍攝略為輸蝕。

使用 82mm 口徑的濾鏡。
鏡尾亦設有防水膠環。
全新的雙 MPU 處理器。

沿用了上代的 12 組 17 片設計,當中有 3 片非球面、3 片 LD 低色散、2 片 XR 高屈折率及 1 片混合式非球面鏡片。

鏡頭的 MTF 圖表。

色差測試

ISO 100、f/2.8、1/80s @ 70mm

散景測試

ISO 125、f/2.8、1/320 @ 70mm

近攝能力測試(最近對焦距離 0.38m、70mm)

ISO 100、f/5.6、1/100s

鏡頭變形測試

24mm 35mm
50mm 70mm

鏡頭眩光測試

ISO 800、f/2.8、1/10s @ 24mm

暗角測試

24mm
f/2.8 f/4.0
f/5.6 f/8.0
70mm
f/2.8 f/4.0
f/5.6 f/8.0

測試相片(配合 Nikon D810 JPEG、AWB 拍攝)

ISO 100、f/5.6、1/400s

利用 24mm 廣角,鏡頭可輕易拍出透視感,以變焦來說,鏡頭於變形控制上亦有一定水準,未有出現很明顯的桶狀變形。

ISO 160、f/2.8、1/100s

於 70mm 全開 f/2.8 光圈拍攝,鏡頭已有不錯的銳利度,除了邊緣未有明顯的解像下降,於高反差部份,色差似乎亦有良好的控制。

ISO 100、f/5.6、1/500s

24-70mm 鏡頭用途上相當廣泛,小品特寫拍攝是其中之一。

ISO 100、f/7.1、1/640s

鏡頭色彩還原討好,而層次方面亦有不俗表現,而收細光圈下可見,四角失光問題已可大至消除。

更多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實拍樣本:
http://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393

總結
用上跟上代相同的光學設計,新版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本身就已背負了換湯不換藥的「原罪」,幸好透過實拍,鏡頭證明透過提高 AF 準確度以及減少鏡片生產時的誤差,一樣可為畫質帶來實際的提升,應付 D810 的高解像一樣遊刃有餘。作為第一個於同類鏡頭加入防震功能的品牌,新鏡今次繼續以防震作為賣點,而且數值上,性能更超越對手,以 9 千有找的定價,同級中可謂有相當高的競爭力。

有讚:

  • 高質素影像
  • 色彩還原討好
  • 變形控制理想
  • 內置 5 級光學防震
  • 具水準的鏡身造工
  • 防塵防水滴設計
  • AF 穩定性高、超聲波對焦寧靜而快速

有彈︰

  • 鏡身有份量
  • 全光光圈下四角有失光
  • 24mm 時有可見變形
  • 非內變焦設計
  • 近攝能力普通
  • 使用較昂貴的 82mm 濾鏡

Tamron SP 24-70mm F2.8 Di VC USD G2 規格

焦距 24-70mm
視角 34° 21' - 84° 4' (對角)
最大光圈 f2.8
光圈葉片 9 片(圓形光圈)
鏡頭群組 12 組 17 片, 3 片非球面、3 片 LD 低色散、2 片 XR 高屈折率、1 片混合式非球面鏡片
最近對焦 0.38 米
放大倍率 1:5
濾鏡直徑 82mm
尺寸 88.4 x 108.5 mm
重量 905g
其他 附有專用遮光罩

定價:HK$8,950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4 月 25 日
Suzuki Hustler 曾經在香港出現熱潮,這輛車型自 2019 年推出後亦差不多要改款了。根據日媒最新消息,第三代 Hustler 預計於 2025 年 10 月或 11 月...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在今年 CP+ 其中一件最矚目的產品,相信一定是 Sigma 全片幅無反相機 BF 的池中物,因為 Sigma BF 的外型與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相機不同,其機身是用...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Mercedes-Benz 發表了全新 CLA 系列後,首次在 2025 年上海車展見大家,更加展示長軸版純電 CLA L。官方宣稱,這款車是品牌史上最智能的量產車型,...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在紛擾的日子裡,不妨暫時放慢腳步,讓心靈沉澱在偏遠地區,展開一趟說走就走的「舊城漫步」之旅。小編今次邀請了氣質出眾的籤籤,一同漫步於大嶼山...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vivo 近日公佈拍攝旗艦機 X200 Ultra,此機三鏡頭主相機都用上特大感光元件,趁著復活節假期筆者前往深圳實測,試試它的拍攝實力如何。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 索松村-朗縣 】今天我早上七時半便起床,我准備坐的是九點經加查去澤當的班車。昨晚食完晚飯後還沒有逛到這個鄉間小鎮,很早我便回到旅館,因為...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近期網路流出的疑似實機照片顯示,Sony 即將在 5 月中旬發表的旗艦新機 Xperia 1 VII,可能會重新推出過去廣受好評的經典紫色款式。從曝光的圖片來... (繼續閱讀)
4 月 24 日
相隔一年,Insta360 在 360 度全景相機再度投下震撼彈,剛剛帶來最新的 X5,無論在感光元件、、影像處理、錄影模式,以至是操控配套等方面均有所改... (繼續閱讀)
4 月 23 日
HONOR 去年底預告的 GT 系列新機終於揭曉,定位年輕族群的 GT Pro 意外成為首款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領先版晶片的手機,更以低於 HK$4,000 的定... (繼續閱讀)
4 月 23 日
早前韓國鏡頭品牌 Samyang 與德國光學大廠 Schneider-Kreuznach 宣布合作,推出多款無反鏡頭,其中在 2 月底於日本 CP+ 相機展首度亮相的 AF 14-24...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