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口袋天涯機王:Sony RX100 VI 測試

Eye AF 示範

 

選單設定

▲與 A7R III 和 A7 III 一樣,RX100 VI 的 RAW + JPEG 模式已同樣支援「超精細」格式的 JPEG 影像,而非限制在壓縮率較高的「精細」JPEG。 ▲如用 RX100 VI 來拍片的話,其格線佈局顯示亦十分貼心,甚至可以提供富電影感的 2.35:1 的專門格線,方便用家在後期剪片時預留位置。
▲當啟動觸控拍攝功能後,畫面上方會出現相應的 Soft Key。 ▲RX100 VI 的標準最高感光度為 ISO 12800,如用上 Multi Frame NR(多框雜訊消除)功能,才可以透過連拍合成而得到 ISO 25600 的超高感光度。
▲由RX100 VI 的 4K 超高清影片屬全像素讀出,收集的資料比一般 4K 影片多 1.7 倍,令畫面更為細膩。 ▲超慢動作影片的設定亦十分多元化,錄製設定和拍攝幀率均可以獨立調校。
▲拍片追焦時的靈敏度亦可以分兩級(標準及靈敏)調校。  ▲收音項目亦提供不少細微設定,可惜細小的機身已無法加設收音咪插孔及額外的位置來攏放收音咪。
 ▲觸控面板提供觸控快門及觸控對焦功能,可是系統選單卻不能以觸控操作,算是頗大的諷刺。

影片拍攝示範

雖然 RX100 VI 機仔細細,但是論到影片拍攝功能卻一點也不弱,同樣是 4K 超高清影片攝錄,RX100 VI 使用的是全像素讀取(Full Pixel Readout)技術,這種 Oversampling 的取樣效果可以比基本的 4K 影片輸出擷取多 1.7 倍的數據,令摩爾紋和鋸齒得以減少。而且對比同級的 Panasonic ZS220ZS220 在 4K 拍片時使用的是 1:1 Pixel Mode 裁剪模式,其好處同樣是減少摩爾紋,可惜 1:1 Pixel Mode 的弊端是因為裁剪感光元件中央的一部分來拍片,故取景視角會變得甚麼狹窄,用來拍攝需要廣角鏡頭的畫面時,ZS220 自然會較使用全像素讀取技術的 Sony RX100 VI 輸蝕。

感光度測試

拍攝原圖
測試條件
‧光圈:f/8
‧焦距:20.7mm(相對焦距:55.2mm)
‧Firmware 版本:V1.0

 

▼ISO 80(延伸感光度)
▼ISO 125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ISO 6400
▼ISO 12800

短評:畫質方面,RX100 VI 的預設「一般」雜訊抑制功能的力度頗大,雖則在高感光度時沒有明顯的色彩雜訊,但是由 ISO 1600 起就可以看到畫面細緻度流失的情況頗為明顯。不過,慶幸的是 Sony 的雜訊抑制演算方法沒有小編早前測試的 Panasonic ZS220 的那麼厲害,在高 ISO 時亦沒有令影像出現如 ZS220 的「油彩化」問題,只是小編覺得細緻度保留可以做得較好而已(按:當然,用家亦可以自行調低 RX100 VI 的 Noise Reduction 力度至「小」或「關閉」)。另外,RX100 VI 的標準最高感光度為 ISO 12800,有別 Panasonic ZS220 經「擴展後」的 ISO 25600,如 RX100 VI 用家透過 Multi Frame NR(多框雜訊消除)功能,才可以透過連拍合成而得到 ISO 25600 的超高感光度,故此機的 ISO 25600 只有在極端的拍攝條件下才能被使用。

 

樣本照片

▲ISO 160、f/4.5、1/160s、相對焦距:185mm
水波紋的描寫十分細膩,即使用上望遠端和最大光圈亦沒有太過含糊。
▲ISO 200、f/4.5、1/1000s、相對焦距:200mm
以多區域自動對焦模式和遠攝端配合 24fps 追焦連拍行駛中的輕鐵車卡,亦有近 80% 的成功率,不過有時用來追焦的小型對焦點就未必準確落在車頭位置,或會因主體佔畫面的面積較大而落在車身中央處。

Sony Cyber-shot DSC-RX100 VI 詳細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specification.php?id=2288

更多 Sony Cyber-shot DSC-RX100 VI 樣本照片: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set=1490

總結:
個多月前小編才為 Panasonic ZS220 進行評測,沒想到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後,Sony 就推出直接針對 Panasonic ZS110/ZS220 弊端的全新 RX100 系列產品,RX100 VIRX100 VI 雖然價位非常高,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價位已經可以入手一部 APS-C 片幅無反相機連兩支長短火鏡頭,論影像質素或是焦距涵蓋範圍都較 RX100 VI 優勝。有人用這種方式來比較的確是無可厚非的,不過 Sony 表明 RX100 VI 以高機動性和焦距範圍大作依歸,屬一般人旅行用(又懶得用換鏡機)的「口袋相機」或攝影發燒友的「副機」,故一機兩鏡的 APS-C 片幅相機在「便攜性」這個根本問題上是難以作出比較的。

再者,RX100 VI 本身的 24fps追焦連拍、連同可以媲美無反機 A9A7 III 的相位檢測自動對焦系統,「同價位」的其他品牌單反或無反套裝又沒有如此能耐。與其說 RX100 VI「大咬」、賣得貴,倒不如反思其他品牌為何堆砌不到一部比 Sony RX100 VI 更平靚正的 1" Sensor 高倍變焦便攝相機,反正本身這類相機的市場是由 Panasonic 開拓,暫時肯「跟」、肯「晒冷」的,亦只有 Sony 一家有如此的 Guts 吧!不是嗎?

有讚 有彈
  • 畫質不俗
  • 觸控系統並不支援選單操作
  • 24fps 追焦連拍成功率高
  • 選單系統較難上手
  • RAW + JPEG 模式終於可同時記錄最高質素 JPEG 影像
  • 廣角端能有 f/2.4 光圈會更吸引
  • 24-200mm 鏡頭焦距實用
  • 遠攝端的光學防震能力一般
  • 鏡頭孔徑夠大,尤以望遠拍攝更明顯
  • 定價頗高
  • 提供觸控屏幕
 
  • 屏幕取景角度夠靈活
 
  • 影片拍攝功能齊備
 
  • 彈出式電子觀景器設計方式比上代方便
 

建議售價:HK$9,990

查詢:
2781 1780(shop@dcfever – 旺角)
2834 3112(shop@dcfever – 銅鑼灣)
2361 2778(shop@dcfever – 深水埗)

第 1 頁第 2 頁
最新消息
2 日前
Sony 即將在本月發表新一代旗艦手機 Xperia 1 VII,這款新機在正式亮相前,其跑分成績已提前在 Geekbench 平台曝光。從數據來看,Xperia 1 VII 搭... (繼續閱讀)
2 日前
Nissan(日產)雖然面對經營困難,不過對於新一代 GT-R 還是向一眾車迷派定心丸,他們的高層近日在 2025 年紐約國際車展上明確表態,下一代 GT-R 將...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FX3 自 2021 年推出以來一直以其輕巧機身與強大性能受到影片創作者青睞。然而,近日有消息指出,Sony 將於 5 月 7 日推出名為 FX3a 的後繼機。...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汽車旗艦車型 SU7 Ultra 近期因車機系統更新(HyperOS 1.7.0 版本)新增的「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再度成為中國汽車圈熱議焦點。此新規要求... (繼續閱讀)
3 日前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科技產業政策動向再度受到關注。回顧 2019 年美國對華為實施的禁令,不僅使華為手機無法使用高通晶片與 Android 系統... (繼續閱讀)
3 日前
被譽為「最準確 Apple 分析師」的郭明錤(Ming-Chi Kuo),近期針對 2025 至 2027 年的 iPhone 產品線提出最新預測。值得注意的是,2027 年可能成... (繼續閱讀)
3 日前
Apple 延續多年傳統,在今年的.... (繼續閱讀)
3 日前
Fujifilm X-Half 便攝相機如箭在弦!距離擬定在 5 月 22 日舉行的發佈會之期大約只有半個月,傳聞網最新流出新機另一個角度的諜照,正式確認 "X-Ha...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政治正確風潮下,《哈利波特》影集版的石內卜由黑人演員出演,一時之間令 J.K. 羅琳這本暢銷小說再度成為話題。相比起來,BANDAI 旗下 GASHAPON ... (繼續閱讀)
4 日前
專業級的相機性能越出越厲害,然而市場反映,玩味級的相機亦有價有市!到底就相機而言,何謂真正性價比?大家又會否同意謝飛和都生的意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