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tephen
「720 除以 24 會等於多少?」這條如「小學雞」程度的算術題相信不少人都識答,並高呼答案應為「30」,而上述「算式」亦是很多人會用來計算一部 35mm 等效焦距為 24-720mm 的 DC 仔之光學變焦能力!不過,在 2018 年接近尾聲,如果小編說「24-720mm」之 35mm 等效焦距「不一定」等同 30X 光學變焦,而是只有 28X 光學變焦又如何呢?這種可能大家覺得一頭冒水的「計算方法」由今日起就要重新適應,因為日本 CIPA 公佈最新的數碼相機規格指引,首批受新條例影響的機種會是 Sony 最新的 HX99(按:只列出輸港型號)及 WX800(按:只列出輸港型號)。
物理焦距與「35mm 等效焦距」各自演繹
首批受 CIPA 影響的「受害者」,從 Sony 官方網站已經看到新機的光學變焦計法與大眾過往「認知」的有所不同。新機 HX99 及 WX800 之光學變焦能力,乃從相機鏡頭上刻有的物理焦距「計算」,即是將 4.25mm - 118mm 焦距的望遠端與廣角端相除,得出「118/4.25 = 27.76(接近 28)」這個答案。這種計法相信大家不難理解,亦是很「正路」的一個理解相機光學變焦能力的概念。可是,當大家再細看相機規格表內的「35mm
等效焦距」時,問題就出來了!「咦咦~為何經『換算』後的焦距會變成 24-720mm 的『30X』呢?那相機應是 28X 變焦抑或是 30X 變焦?」
▲根據 CIPA 新指引下的規格表看似有點「矛盾」,不過原來這並非廠方網頁出錯,而是 CIPA 的新要求。
▲再看看 HX99 的上一代,於 2015 年發表的 HX90V,由於是「行舊制」,物理焦距、「35mm 等效焦距」,以及光學變焦的「計法」是一致的。
▲Sony Cyber-shot DSC-HX99
▲Sony Cyber-shot DSC-WX800
原來在 CIPA 的指引下,「35mm 等效焦距」會受到更多的「參數」所影響,當中包括影像在感光元件擷取範圍,以及在影像未受數碼修正前的變形幅度。故此,當對比鏡頭的實際物理焦距時,過往從「35mm 等效焦距」計算出來的「變焦能力」會有所不同。
▲「35mm 等效焦距」之計算方法,最大的「變數」是公式內的「分母」(Diagonal length of picture size on the image sensor,在感光元件上的影像對角線),而這個參數同樣受感光元件有效面積,以及在影像未受數碼修正前的變形幅度所影響。
新機制會帶來甚麼影響?
CIPA 新機制最麻煩是擾亂一般人對 DC 仔計算變焦能力方法的「認知」,而且會出現同一支鏡而擁有不同變焦能力的問題。若有打算購買這類一體式相機的用家,事前擬比較多部分別在 CIPA
新機制推出前後的產品時,就會在規格表上搞到一頭霧水,亦會懷疑官方的規格表會否出錯,從而影響買機決定。據小編向業界人士了解,新機制會是針對整個相機行業,而非個別品牌或產品,日後推出的其他品牌機仔之規格表亦有可能出現「計錯數」情況。是次爆出問題就是內建鏡頭的一體式相機,至於交換式鏡頭約定俗成會用上從物理焦距計算變焦能力的方法,相對一般 DC 仔要用上「35mm 等效焦距」來演繹自然沒有任何影響。
▲感光元件有效面積都會左右「35mm 等效焦距」之計算方法
▲連影像未受數碼修正前的變形幅度都有關,難怪「720mm / 24mm = 28」是有可能啦。
來源:CIPA 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