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ex
如何令風景相拍得更加漂亮?概括前人的經驗,大家可使用三分構圖法、引導線、畫框式構圖等等多種技巧。其實如何在構圖中安排前、中、後景同樣重要。不少風景相片感覺沉悶,很可能是只得前景或後景的緣故,最常見的例子莫過於夕陽,整個畫面只有遠方的太陽,以及一些無關重要的景物。前、中、後景皆配合恰當,風景相會呈現出深度感,給人層次豐富的感覺。
▲眼前一排雪山雖然壯麗,但沒有前景陪襯,就會顯得單調,因此 Boratyn 選擇以稀疏的杉樹林作前景。
美國攝影師 Greg Boratyn 專長拍攝風光,其作品常常運用了這種三層式(有時甚至更多)構圖法。舉旅遊相常見的雪山為例子。若只聚焦在雪山上,深覺會比較單一。Boratyn 會加上有趣的前景,例如一列稀疏但形狀奇特的杉樹。
▲構圖有齊前、中、後景,才顯出縱深感,給人立體的感覺。
又例如剛剛過去的紅葉季。Boratyn 選擇把紅葉作為中景,前景可以是小溪、池塘甚至是倒影,遠景則是雪山或遠處的樹林等。前、後景除了有襯托與點綴的作用,也有作為引導線的功效,告訴觀賞者紅葉才是這張相片的主角。
▲為了讓夕陽相不單調,Boratyn 加入一個沙丘作前景。沙丘上還有一列腳印,令相片更富趣味。
Boratyn 當然會在同一個構圖上運用多種技巧,例如是顏色與明暗對比,留白等等,反映他的構圖都經過深思熟濾,而不是偶然一次的幸運之作。有興趣的影友可到 Instagram、Facebook、Twitter、500px 及個人網頁,瀏覽 Greg Boratyn 的其他作品。
來源:Photogr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