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完美都有「錯」?Sigma "Classic" 系列電影鏡要玩「缺憾美」!

文:Stephen

大多數的人都會追求完美的事物,不過偏偏有人會對「缺憾美」情有獨鍾,有部分小型品牌就專門製造在現今光學技術被喻為有瑕疵的鏡頭,例如:影像四角要有嚴重的失光、散景不夠圓潤、要有特別的光斑等。在早前 Sigma 舉行的發佈會上,亦有發表全新系列的電影鏡頭,並以 "Classic" 一字來名命,希望以最原始的光學質素來追尋「缺憾美」。

Sigma 表示,現有由 14mm 至 135mm 焦距的全片幅電影鏡頭將會加插 "Classic" 版本,為了要令 "Classic 版本" 電影鏡能夠重現上世紀 50 至 70 年代的氛圍,鏡片上的多層塗膜技術將會「無得留低」,取而代之的是最基本的單層塗膜技術,令影像的發色偏向暖調,而 Sigma 更聲稱這種暖調是古典鏡頭的一大特色。

由於沒有多層塗膜後,鏡頭的透光度會大幅下降,對比擁有 T1.5 通光量的「標準版」Sigma 電影鏡,"Classic" 版的通光量只有 T2.5;而「標準版」擁有 T2 通光量的 Sigma 電影鏡,"Classic" 版的通光量只有 T3.2,令實際可以到達感光元件的光線明顯減少。可是,由於 "Classic" 版本的在物理上的光圈孔徑與「標準版」沒有分別,除 135mm 焦距屬 F1.8 外,其餘的 14mm、20mm、24mm、28mm、35mm、40mm、50mm、85mm 及 105mm 仍為 F1.4,故 "Classic 版與「標準版」在景深和散景效果是沒有分別的。

有網友指出,要令鏡頭有數十年前的氛圍和味道,並不是在於使用多塗抑或是單層塗膜。因為當年的老鏡除了受制於塗膜技術未能夠突破外,而且當年光學技術亦不涉及大量的特殊光學鏡片,故在解像力未必能夠應付到現時數碼攝影或攝錄的需要。今次 Sigma「一廂情願」的推出 "Classic" 版本鏡頭,只能有其形而沒有其實,感覺上兩邊不討好。究竟攝錄師會選擇額外花錢購買「仿舊鏡」,抑或是以後期製作套用 Filter 就算,似乎仍有待 Sigma 這批 "Classic" 版本新鏡在年尾上市才可以進一步驗證。

最新消息
5 小時前
關於 Suzuki Jimny 的話題好像沒有完結的一日,日本改裝廠不斷為它設計新的改裝套件,這次由日本改裝品牌 Garage Ill 推出了的這一套名為「CH:AMP」... (繼續閱讀)
8 小時前
Apple 近日宣布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擴展至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系統,讓港澳及台灣用戶能全面體驗這套深度整合於 iPhone、iPad 及 Mac ...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Samsung 一直傳聞將推出三摺屏幕手機,近日這款名為 Galaxy Z TriFold 的新機終於曝光,網路上流出的實機影片與照片引發高度關注。 (繼續閱讀)
9 小時前
德國攝影師 Dennis Schmelz 憑藉作品《The Lone Horseman》,從全球 114 個國家、超過 2,000 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 2025 年 Siena Drone Awa... (繼續閱讀)
13 小時前
Tascam 與 Nikon 合作開發的 CA-XLR2d-N 麥克風轉接器已正式開放預購,此為 Nikon ZR 相機專用型號。預購價格為 599 美元(折合約HK$ 4,680 元),...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智能手機的攝影科技日新月異,手機攝影已成為年輕人展現生活品味的必需品。日系風格對年輕一代來說,更是備受追捧的熱門風格。好像 Sony 最新推出... (繼續閱讀)
17 小時前
iPhone 17 Pro 推出至今約僅一個月,但預計將於明年 9 月發表的 iPhone 18 Pro 消息已經曝光,據傳其設計將比今年款式更為出色。 (繼續閱讀)
20 小時前
國產鏡頭品牌屢有驚喜,由以往早期主打平價入門產品,到近年急起直追在規格上直逼原廠,已經成為一鼓新勢力,而不得不提當中已屬頂流的 Viltrox... (繼續閱讀)
22 小時前
有些人愛相機,是因為它的規格性能,不過亦有些影友,鍾情相機卻是因為那種「歲月的味道」!在眾多經典機款之中,那些機身邊角被磨到泛光、露出底下... (繼續閱讀)
1 日前
在今年的東京移動展(Tokyo Mobility Show )上,比亞迪除了展出首輛純電 K-Car Racco 外,還展出了小型純電動貨車 T35。這亦代表著比亞迪正式踩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