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編輯觀點】手機用大 Sensor 相機影相反而唔夠清

文:Tony


▲圖為小米 Note 10 1/1.33" 感光元件連鏡頭組件

自從去年 Huawei P20 Pro 主相機應用了 1/1.7" 4,000 萬像素感光元件開始,智能手機像是進入了更大感光元件的年代,今年大部份中高階的主相機都是配置了 4,800 萬像素 1/2.0" 感光元件,感光元件面積已經比入門數碼相機為大。近月推出的 Huawei Mate 30 Pro小米 Note 10,更分別應用了 1/1.55" 及 1/1.33" 感光元件,甚至有傳 Sony 明年旗艦機會應用 1" 感光元件,規格直迫 Prosumer 級別相機,看來手機主攝相機的感光元件有愈用愈大之勢。個人認為手機應用更大感光元件有利有弊,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

應用更大感光元件,有兩大好處
手機應用更大感光元件,主要有兩大好處,可令進光量提升,從而有利於低光環境拍攝;拍攝後的相片,立體感與層次感都會更為豐富,亦更容易拍攝虛化度更強的散景效果。

色彩與雜訊處理可靠演算法
應用更大感光元件,不一定會影到「靚相」,手機所拍攝的色彩與雜訊處理,都要靠演算法在後台運算。這方面各品牌的手機,都看似有自己的一套思維,亦令手機拍攝出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或會令機身變厚
在這股大感光元件手機風潮前,其實早於 2012 年,Nokia 已經推出配備 1/1.2" 4,100 萬像素感光元件的 Nokia 808 PureView,2016 年 Panasonic 更推出 1" 感光元件的相機電話 Lumix CM1,感光元件面積比今年小米 Note 10 所採用的 1/1.33" 一億像素感光元件更大。不過礙於感光元件及鏡頭組件更大,Nokia 808 PureView 機身厚度達到 13.9mm, Lumix CM1 更達到 21.1mm,現在小米 Note 10 機身厚度僅為 9.67mm,可見技術上有一定進步。不過無可否認,應用大感光元件的手機,通常機身都會比應用較細感光元件厚度更高,便攜性會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景深太淺是最重要問題
現在手機通常都會配備 f/1.6 - f/1.8 大光圈的鏡頭,好處當然會令進光量提升,在低光環境可用更低 ISO 拍攝,令相片的清晰度提高。不過大光圈鏡頭,應用較大感光元件的相機時,會出現景深太淺的情況,如大家拍攝風景,可能會發現相片只有對焦點附近是清晰,但其實部份有點朦朧,這是物理上景深深淺所致,或許大感光元件配備像 Samsung 旗艦機的可調節光圈鏡頭,會對景深控制有一定幫助。

最新消息
2 日前
提起國內手機品牌 realme,可能不少香港用家對它還有些陌生,事實上該品牌過去曾在香港市場推出過 Google TV Stick 與 Realme 7 等產品。隨著近年國... (繼續閱讀)
2 日前
紐約攝影生活品牌 Manual NYC 近日推出 HOLO 數碼相機,定價 95 美元(折合約 HK$740),其全透明機身設計在新一代攝影師以及時裝潮流圈之間亦掀起... (繼續閱讀)
2 日前
WhatsApp 由該應用程式誕生起便沿用至今,一直以手提電話號碼作為用戶註冊及身份識別的唯一標誌。然而,近日有消息透露,WhatsApp 計劃在不久的將來... (繼續閱讀)
2 日前
OPPO Find X9 Pro 將於 10 月 16 日正式登場,作為該系列的重要機型,X9 Pro 擁有多項令人矚目的規格與特色,尤其是搭載超高像素長焦鏡頭,備受業界... (繼續閱讀)
2 日前
iPad mini 一直是迷你平板市場中的領先者,繼去年底推出 iPad mini 7 之後.... (繼續閱讀)
2 日前
Flashback 是一家生產「非即棄數碼相機」的公司,其創辦人 Kelrick Mullen 與 Mackenzie Salisbury 原本想製造一款能取代手機、回歸攝影本質的裝置... (繼續閱讀)
2 日前
八達通自 10 月 2 日推出「八達通 x 日本 PayPay 二維碼支付」服務以來,廣受喜愛前往日本旅遊的用戶關注,不少香港旅客已率先在日本當地使用。今日... (繼續閱讀)
2 日前
美國濾鏡品牌 PolarPro 近日發表全新創意特效濾鏡 Center Split Filter,以截然不同的方式重塑光影表現。這款濾鏡能在畫面中央保持清晰銳利,同時令... (繼續閱讀)
3 日前
Tamron 於 2025 年 10 月 7 日正式發布適用於 Nikon Z 接環的全新 70-180mm f/2.8 Di III VC VXD G2 鏡頭,定價為 HK$9,250,預計 10 月 23 日起上... (繼續閱讀)
3 日前
Adobe 已正式推出 Premiere Pro 的 iPhone 版本,首次將其旗艦級影片剪輯軟件帶到智能手機平台。與需付費訂閱的桌面版不同,iPhone 版不僅是一款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