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拍出美味感覺!食物攝影勿犯這 7 個錯誤

文:Alex

「相機先食」是食物攝影的第一步。想把美食拍得垂涎欲滴,當然需要適當的器材和技巧。資深攝影師 Karl Taylor 綜合了食物攝影 7 個常見錯誤,好讓影友能夠及時避免,改進個人的拍攝技巧。

錯誤 1. 沒有突出主角
一張美食的照片,主角(重點物件)不一定要放在中間或完全入鏡,但必須做到焦點清晰,配角不能過分高調甚至喧賓奪主。影友可利不同的光線,例如:明暗對比,或構圖方法,例如:使用小物件襯托尺寸較大的主角,從而引導觀賞者的視線,將焦點放到適當的位置上。


▲利用形狀(大小)對比引導觀賞者的視線,將焦點放到適當的位置上。


▲通過明暗及色彩,也可達到突出重點的效果。


▲原圖(左)亮度過於單一,沒有把重點突顯出來。略為調整主題的亮度(右),同時把背景調暗一點,效果立即有改善。

錯誤 2. 沒有清晰的主題
每一張照片都應該有個主題,例如:「秘傳媽媽靚湯」,或者是「自家製香草醬汁」。大家可考慮配上不同的道具、背景與光線,務求令這個主題更具體,引起大家的食慾與挑動情緒。

錯誤 3. 過於高調的配角
食物照片可以用上各適其適的襯托品,包括:茶壺、食具、托板、餐巾及原材料等等。不過,大家要思考這些配飾是否跟主題吻合?會否過於高調而搶去視線或擾亂畫面?例如:一塊老舊的木托板跟手製漢堡包會很搭配,但卻不適合用來盛載壽司。


▲配襯物品也需考慮是否跟主題吻合。

錯誤 4. 錯誤的光線
在食物攝影來說,正面光永遠是最後的選擇。這種光線會令影像顯得平淡乏味,沒有活力。Taylor 個人較常用側光和背光,原因是可突出食物的線條輪廓與紋理,感覺會更具質感。另一方面,影友也要考慮食物會否反光,並加上適當的柔光裝置。


▲側光或背光有助突出食物的線條輪廓與紋理,加強質感。


▲運用局部加光及減光技巧,能令食物更具吸引力。

錯誤 5. 錯誤使用景深
對食物攝影而言,淺景深很常用,但不等同一條規律。過淺的景深會減弱主題、講故事的效用。選擇光圈時,應以照片主題為依歸,主體的大小僅作為一個參考。


▲過淺的景深會減弱主題的效用。圖中照片以 F/5 光圈拍攝,避免後方的檸檬(原材料之一)過於矇矓。

錯誤 6. 避免多餘的干擾
好的食物照片需要配飾的輔助,但配飾亦很容易把一張照片毀掉,常見的問題包括:數量過多、過於明亮(相對於主角而言)、擺放的位置不正確等等。影友拍攝前必須仔細考慮每一個細節。


▲配飾過多,令焦點變得不清晰:是牛角包還是中間的生果杯?


▲主角(海鮮鍋)本身色調偏淡,枱又是白色,紅色鮮辣椒的奇怪形狀及鮮艷色彩搶去不少視線;照片上方兩個藍色杯亦有同樣的問題。

錯誤 7. 沒有連機拍攝
Taylor 覺得連機拍攝(Tethered)對食物攝影來說很重要。此功能讓相機連接著電腦,照片可即時傳送到電腦上,方便作出詳細檢視。況且目前要做到連機拍攝技術上亦很容易,只要有 Lightroom 或 Capture One,再加一條適當的 USB 線便可,主要相機品牌也有隨附相關軟件。

來源:Karl Taylor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隨著久候多時的 Max2 360 度全景相機登場,GoPro 亦同場帶來一款體積超迷你的新作 Lit Hero,它是一款針對生活紀錄而設的迷你相機,最大賣點是在機...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DJI 發表 Osmo Nano 穿戴式相機,這款相機以「解放雙手」為目標,在運動、旅行,還是日常生活,都能以全新的第一視角記錄,定位劍指同樣屬近期發表...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較早之前在AIRSIDE創作了這一輯城寨故事,主辦單位的用心佈置,令我地可以走入昔日的城寨,過程中可以看出場地的佈置都是非常之細緻... (繼續閱讀)
12 小時前
近年,BYD 在電動車市場的攻勢可謂來勢洶洶。繼 Sealion 7 四驅版早前殺入香港後,代理再添猛將,帶來更具性價比的後驅入門版(Standard),定價只...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隨著 10 月 1 日國慶黃金周臨近,香港各行各業已積極準備迎接旅客來港消費與遊玩。八達通公司也趁勢推出一款全新的「隨意乘」超級通行證(Super Pas...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OM System 終於在 9 月 10 日發表了傳聞已久的 M.Zuiko Digital 專業級超遠攝變焦鏡頭 50-200mm F2.8 IS PRO。早在 2023 年,當時已有傳聞指 OM SY... (繼續閱讀)
1 日前
下月是 Sony 發表 A7 IV 四周年的日子,相信很多影友都會關心 A7 V 究竟會否在年底前出現。傳聞網剛剛流出擬似 A7 V 之工程樣本諜照,新諜照透露新... (繼續閱讀)
1 日前
近年來,中國電動車挾著高性價比席捲全球,這股浪潮如今正式殺到香港。東風汽車旗下的全新電動房跑 eπ 007 正式抵港,代理一口氣引入三個型號,意... (繼續閱讀)
2 日前
來自新加坡的耳機品牌 Jomo Audio,近年推出了不少性價比極高的耳機產品。適逢品牌成立 10 週年,Jomo 推出了全新旗艦耳機 Nautic Stellar,定價高... (繼續閱讀)
2 日前
iPhone 17 Pro Max 已經正式推出,此機不僅沒有加價,維持 HK$10,199 起的定價,更在外型、拍攝能力、處理器性能及電池續航等方面均有改進或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