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測試 Tamron 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 系列中最高規格

解像力表現
以下是鏡頭在不同焦距和光圈,分別在中央和邊角位置 100% 裁剪出來的效果,大家可以看看:

▲150mm 中央部份 @ f/5.0 150mm 中央部份 @ f/5.6
▲150mm 中央部份 @ f/8.0 ▲150mm 中央部份 @ f/11
▲150mm 中央部份 @ f/16 150mm 中央部份 @ f22
▲150mm 左上角部份 @ f/5.0 150mm 左上角部份 @ f/5.6
150mm 左上角部份 @ f/8.0 150mm 左上角部份 @ f/11
150mm 左上角部份 @ f/16 150mm 左上角部份 @ f/22
▲500mm 中央部份 @ f/6.7 500mm 中央部份 @ f/8.0
500mm 中央部份 @ f/11 500mm 中央部份 @ f/16
500mm 中央部份 @ f/22 500mm 中央部份 @ f/32
500mm 左上角部份 @ f/6.7 500mm 左上角部份 @ f/8.0
500mm 左上角部份 @ f/11 500mm 左上角部份 @ f/16
500mm 左上角部份 @ f/22 500mm 左上角部份 @ f/32

從上面相片大家可以留意到鏡頭不論在最廣角還是最遠端,由最大光圈開始中央已經擁有非常銳利的效果,而由最大光圈收細至大約兩至三級光圈左右,鏡頭仍能保持很不錯的解像度,而當收細到 f/16 甚至更細的情況,鏡頭就明顯受到繞射的影響,不論中央還是邊緣都份清晰度都有明顯的下降。不過筆者相信以此鏡的焦距,加上其最大火一光圈並不大,理應不多人會用得著如此細光圈的,相信問題對於大部份用家都不大。

其他試相

▲ 500mm 配以高速對焦,要遠距離拍攝雀鳥也算方便(按上圖可放大原圖)

▲ 整個畫面解像力都十分高(按上圖可放大原圖)

▲ 500mm 時要拍特寫十分輕鬆,效果也很好,但要留意景深會否太淺(按上圖可放大原圖)

更多 Tamron 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lens/viewsamples.php?set=1807

Tamron 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1346

有讚︰
- 各焦段解像力出色
- 不俗的近攝能力
- 自動對焦快而靜
- 變焦仍能保持重量平衡
- VC 防手震系統能與機身防震系統配合使用

有彈︰
- 非內變焦設計
- 500mm 時最大光圈略細
- 鏡身略重
- AFC 模式下對焦起動不夠快

總結
以這個價錢可以買到一支實際焦距達 500mm 的鏡頭,而且對焦夠快,影像在全開光圈時亦非常銳利,再加上內置了 VC 防手震系統,可以說已經絕對物有所值。廠方似乎有刻意將其焦距設定在 Sony 兩支長焦變焦鏡中間,讓不知如何選擇的用家有「中間」的選擇,這亦顯出 Tamron 工程師的心思,畢竟原廠 100-400mm 的一支好像焦距又未夠長, 200-600mm 的一支要拿出去使用好像又較大較不方便。而且 Tamron 這支的價錢亦較原廠的兩支相宜,吸引力當然更高。不過雖然筆者在拿到此鏡前看數字已經預計到鏡身是頗種的,但實際拿上手時仍有一種「較想像中重」的感覺,相信是鏡頭外觀看上去較細支,直覺上會認為不應那麼重的。另外鏡身亦較粗,手較細的用家可能要握著腳架座的位置才穩定,但偏偏該位置設計上不算好握手,使用起來會需要時間去適應。而筆者個人覺得此鏡最好之處是可以放到一般放得入大三元的相機袋中,攜帶總算方便,不會像 Sony 的 200-600mm 一樣需要刻意使用額外更大的相機袋才拿到出去。當然,可靠性方面就會以採用內變焦的 200-600mm 更勝一籌,視乎大家自己的選擇。不過以筆者個人來說,這支 Tamron 150-500mm f/5-6.7 Di III VC VXD 在各方面表現都優秀,而且價錢亦更吸引,其大小亦能讓用家更願意拿出去拍攝,因此亦會推薦給大家。

定價:$10,880
查詢:2369 7766(Tamron)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10 月 21 日
Tamron 於 2020 年曾經憑 28-200mm F2.8-5.6 Di III RXD 取得不俗評價,今日正式發表其後繼型號 25-200mm F2.8-5.6 Di III VXD G2,專為 Sony E-mo... (繼續閱讀)
10 月 21 日
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香港國際眼鏡展,將於 11 月 5 至 7 日舉行。作為亞洲首屈一指的眼鏡業盛事,眼鏡展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展示最新的眼鏡設... (繼續閱讀)
10 月 21 日
Ricoh 宣布基於今年九月推出的 GR IV,正式開發兩款延伸機型:GR IV HDF 與 GR IV Monochrome,延續該系列在攝影社群中獲得的正面回響。 (繼續閱讀)
10 月 21 日
預計於明年一月發表的 Samsung 新一代旗艦機 S26 系列,近日傳出有望搭載全球首款 2nm 製程晶片,消息指出其 AI 運算性能將超越 iPhone 17 Pro 所採... (繼續閱讀)
10 月 21 日
國產鏡頭品牌 Viltrox 日前已經發表 AF 50mm F1.4 Pro 專業級大光圈鏡頭,剛剛又正式宣佈推出全新 Evo 系列鏡頭,定位介乎入門的 Air 系列和 Pro 系... (繼續閱讀)
10 月 21 日
Daihatsu 有一輛很經典的車款 Midget,受到許多愛好日本車的車友喜愛。本以為這輛車會永遠成為經典,不會有新車,豈料 Daihatsu 確認會在在 2025 日... (繼續閱讀)
10 月 20 日
與 iPhone 17 系列同期推出的 Apple Watch Series 11,定價維持與上代相同,由 HK$3,199 起。本次 Apple Watch Series 11 首次加入 5G 連網功能,並... (繼續閱讀)
10 月 20 日
近年多了攝影師拍到紅色閃電精靈(Red Sprites)這個罕見的天文現象,不過十居其九的拍攝地點都是集中在北半球。然而來自西班牙的專業風景和天文攝... (繼續閱讀)
10 月 19 日
經過數年的市場價格調整,Canon RF 14-35mm F4 L USM 的售價已逐漸回落至九千元左右的水平,這使其與今年初新推出的 RF 16-28mm F2.8 IS STM 價格帶... (繼續閱讀)
10 月 19 日
近年智能手錶市場競爭激烈,其中主打運動探險取向的極限型智能手錶亦不乏支持者。Amazfit 最新推出的 T-Rex 3 Pro,正是新一代極限級智能手錶的代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