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及銳利度更平易近人
NIKKOR Z MC 50mm F2.8 採用步進馬達(STM),對焦操作時噪聲頗低。相對於反差及銳利度均偏高的 NIKKOR Z MC 105mm F2.8 VR S,NIKKOR Z MC 50mm F2.8
提供優異的細節解像力之餘,成像的反差及銳利度算是適中,感覺是更加平易近人。始終適合用 50mm 焦距拍攝的主題本來就比 105mm 多,亦不排除有用家會用 50mm 微距作非微距拍攝用途,不一味推高反差及銳利度應該是個明智的選擇。
▲鏡頭的內螺絲環直徑為 46mm,可裝上遮光罩或濾鏡 。
▲f/2.8、1/1,600s、ISO 800
以行人通道中間位置作對焦點,使用最大光圈拍攝。留意通道後方清晰景深範圍內的樹葉,即使處於構圖邊緣位置,線條仍然清晰。此外,看相片頂端中央背光的樹葉,只有輕微的紫邊出現。
▲f/4、1/250s、ISO 400
NIKKOR Z MC 50mm F2.8 作為一支普通的 50mm 標準鏡使用完全無問題,對焦速度快捷,重點是色彩保持濃郁之餘,卻不像 NIKKOR Z MC 105mm F2.8 VR S,反差及銳利度都偏高,感覺更加平易近人。
設大、小濾鏡接環
NIKKOR Z MC 50mm F2.8
鏡身加上密封結構,提供基本的防塵、防水滴性能。前端鏡片亦加上氟塗層,具備防污效能且讓鏡片易於清潔。留意鏡頭設有兩個尺寸的螺絲環。設於伸縮式「小鏡筒」 上的螺絲環口徑為 46mm,可裝上遮光罩或濾鏡。闊大的鏡身則有另一個螺絲環,口徑為 62mm,可供裝上 SY-1-62 配接環連接 SB-R200 無線微距閃光燈 或 ES-2 菲林翻拍器等配件。
▲遮光罩背面印有型號、口徑及產地等資料。
▲鏡頭加上密封結構,提供基本的防塵、防水滴性能。
▲f/3.2、1/1,000s、ISO 800
使用人面對焦拍攝,輕易捕捉小孩面上的表情之餘,亦能清晰凝結水柱。
解像力測試(配合 Nikon Z7 II 拍攝)
![]() |
|
▲測試原圖 | |
中央區域放大圖 | 邊緣區域放大圖 |
![]() |
![]() |
▲f/2.8 | |
![]() |
![]() |
▲f/4 | |
![]() |
![]() |
▲f/5.6 | |
![]() |
![]() |
▲f/8 | |
![]() |
![]() |
▲f/11 | |
![]() |
![]() |
▲f/16 | |
![]() |
![]() |
▲f/22 |
短評:相片以街燈對上的黃色牆壁為對焦點(即中央部分放大圖)。先看中央部分,以全開 f/ 2.8 光圈拍攝,鏡頭解像力頗優異。收一級光圈到 f/4,細節的銳利度會輕微提高,並到達解像力的頂峰。f/5.6 光圈的畫質跟 f/4 已難以看出分別。不過,f/11 光圈的畫質已出現輕微下降的跡象,銳利度比 f/2.8 要低一點,到 f/16 時情況會更明顯,f/22 甚至到達幾乎不能使用的程度。
再看邊緣位置,在最大光圈之下,四角明顯出現失光問題,銳利度亦不足。隨著光圈逐級收細,暗角情況會改善,銳利度亦會提高,到 f/5.6 問題基本完全消失。至於解像力下降問題,f/16 的畫質大致跟 f/2.8 相若,要到 f/22 問題才變得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