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新•窮人三寶 Nikon Z 40mm F2 評測

40mm 視角
環顧市場,除了少數「餅鏡」及特別版鏡頭之外,少有定焦鏡採用 40mm 焦距。影友也許會擔心不習慣,或需要重新適應一個新焦距?其實單純比較數字,相對於兩個常用的焦距 50mm 及 35mm,40mm 焦距大概介乎兩者之間,能夠讓拍攝者跟被攝體保持一定距離,但又不像 50mm 標準鏡構圖上有時會過於緊湊,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集兩者優點於一身,亦適合用於拍攝更多的題材。


▲鏡頭採用內對焦系統,整體長度不會改變。

不過,影友若想在這支 NIKKOR Z 40mm F2 上享受傳統的隨拍滋味,似乎就找錯對象。正如前文提到,鏡頭外觀設計甚為簡單,除了缺少控制鍵,亦欠缺對焦距離尺,更遑論景深尺。影友霎時間想轉去手動對焦模式,以預設距離作陷阱式對焦作抓拍,相關調校需要若干步驟,調校得來拍攝時機可能已經失去。無疑此鏡提供快而準的自動對焦表示,配合相機的人面甚至人眼對焦(如有),基本上都能「百發百中」,但這種講求高效且全自動化的操作,恐怕讓用家失去不少的攝影樂趣。


▲f/2、1/ 4,000s、ISO 400(照片亮度經過提高)
以中央藍、黃色膠板交界為對焦點。在全開光圈之下,周邊影像被虛化,令到中央的兒童遊樂架顯得更立體,也反映成像色彩濃郁的特性。


▲f/2.8、1/500、ISO 250
預先設置為自動對焦點,然後隨便舉機就拍,基本上都能拍到清晰、中焦的作品。

另一方面,現時攝影人對拍片的需求亦越來越大,NIKKOR Z 40mm F2 也有作出相應的優化。除了 STM 步進馬達提供寧靜的對焦運作之外,在拍片模式下,焦點及亮度的過渡亦盡量保持自然流暢,並將呼吸效應減至最小。順帶一提,鏡身上的對焦環可透過功能選單更改用途;若更改為光圈環的話,拍片時便可享用靜音轉換光圈的效果。

解像力測試(配合 Nikon Z5 拍攝)

▲測試原圖
中央區域放大圖 邊緣區域放大圖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短評:相機的邊暈控制(暗角校正)功能設定為「標準」。先看中央位置,在最大光圈之下,影像質素也算優異,隱約可見到一些葉脈及枯黃部分的紋理。收細一級光圈到 f/2.8,銳利度會提高,令細節更加清晰。再收細到 f/4,畫質到達頂峰。值得一讚的是,最細的 f/16 光圈畫質只是比 f/11 下降一點點,讓長曝光照片也能保持良好畫質。

再看邊緣畫質,表現大致跟中央位置一樣。雖然已啟用「邊暈控制」功能,但四角仍然出現失光現象,基本要收 2 級光圈至 f/4,暗角才會完全消失。

下一頁︰紫邊、暗角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最新消息
3 日前
隨著新一代 iPhone 正式推出,相信不少讀者都在考慮上台出機。csl. 為新一代 iPhone(包括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或 iPhone 17 Pr...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近年除了年初旗艦級的產品外,在第三季都會推出極高性價比的 T 系列手機,今年亦不例外,小米亦推出了 15T 及 15T Pro 兩款新機。今次為大家試...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本次發佈會堪稱第三季最盛大的科技盛事,共推出多款重點產品,包括小米 Watch S4 41mm 落日金色、小米開放式耳機 Pro,以及首度在香港推出的米...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今日在香港除了推出 15T 及 15T Pro 兩款手機之外,還同步推出了兩款平板電腦——小米 Pad Mini 及 Redmi Pad 2 Pro,定價由 HK$2,499 起起及 ... (繼續閱讀)
3 日前
繼國際版在海外發表後,小米 15T 與 15T Pro 今日也正式在香港發售,定價為 HK$3,299 起。相比上代小米 14T 並未加價,卻能提供直逼旗艦機的性能,... (繼續閱讀)
3 日前
以運動相機聞名的 Insta360,旗下產品除廣為人知的 X、Ace 與 Go 系列外,亦包含於 2022 年推出的三軸雲台視訊鏡頭系列 Insta360 Link。而昨日 Ins... (繼續閱讀)
3 日前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宣布將於 10 月舉行四大科技展覽,涵蓋電子產品、電子組件、生產技術及創新燈飾,進一步促進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中心的領... (繼續閱讀)
3 日前
厚度僅 5.64mm、重量為 165g 的 iPhone Air,在正式發布前便以「最薄 iPhone」之名而備受關注。如今我們已取得這款定價 HK$8,599 的 iPhone Air,並... (繼續閱讀)
3 日前
L-mount 在 Sigma 的「加持」下,不乏各式各樣鏡頭選用。然而話雖如此,同屬 L-mount 聯盟成員的 Panasonic 亦未有完全放慢手腳。品牌剛剛宣佈推出... (繼續閱讀)
3 日前
Nissan 現正積極推動「Re:Nissan」品牌重建計畫,當中包括關閉多間工廠和設計室,來應對財務困難。近日更傳出一個震撼消息,上市僅三年多的新世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