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詳測 OM SYSTEM OM-1 新感光元件效果多強?

操作手感
新機按鍵的整體布局基本上跟 E-M1 Mark III 完全相同,對於已經習慣了使用 E-M1 系機種的朋友應該輕鬆上手。但另一方面,過去 Olympus 相機的菜單安排是較為獨特的,而今次 OM-1 就在這裡大刀闊斧的將整個菜單從新整理,由縱向改成橫向,色彩圖案顯示更清晰,並將部份功能從新分組,讓即使沒有用過 Olympus 相機的朋友,也可以快速習慣。

▲ 繼承了 Olympus E-M1 系的一些獨特又實用的功能,OM-1 更提升了處理的速度

▲ 影片拍攝功能也提升了不少

▲ 被攝對象識別跟人臉識別是分開的功能,需要獨立開關

▲ 將常用的功能登錄到「我的選單」十分簡單方便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筆者感覺此機在體積重量和手感上取得了一個很不錯的平衡,輕巧得來按鍵、轉盤位置整體都很就手(開關掣除外),手柄大小和曲線設計亦讓人感到手握十分舒適。新的菜單介面十分清晰,但觸控功能讓用家不知什麼時間可用什麼時間不可用,這點則有改善的空間。

專用直度把手
跟隨此機還推出了一個專用的直度電池把手 HLD-10,把手上設有相機右上角頂部的按鍵和轉盤,背部亦設有十字杆。手柄可額外容納一顆電池,讓相機拍攝張數提升一倍。由於機身本身可直接由 USB-C 接口取電為機內電池充電,加上這個把手後也可同時為把手內電池充電。不過把手就沒有提供其他功能,所以主要還是適合經常需要垂直構圖拍攝和一些會一次過大量拍攝而中途未必有時間換電的朋友。筆者試用過程中亦有加上此手柄,發現手感不錯,且重量上亦沒有對用家造成負擔,反而要考慮的似乎是現時很多相機袋都沒有足夠空間將裝上此把手的機身連鏡頭一起放進去,這點用家可能真的要想一想。

▲ 機應有個接口,把膠蓋打開再把把手安上去便可

▲ 把直度把手安上去後機身呈方形

▲ 快門掣上方還有兩個掣可以使用,留意功能跟機身上的兩個掣不一樣

▲ 把手可以額外放入一粒電池

▲ 透過機身的 USB-C 接口,可以同時為機身和把手內的兩粒電池充電

OM SYSTEM OM-1 實拍樣本:
https://www.dcfever.com/cameras/viewsamples.php?picture=26212

OM SYSTEM OM-1 規格:
https://www.dcfever.com/lens/specification.php?id=2419

有讚︰
- 對焦追焦速度極高
- 操作反應快
- 相同級數來說機身十分輕巧
- 多項獨特而實用運算攝影功能
- 強勁防手震功能
- 新菜單介面使用更直覺化

有彈︰
- 定價較高
- 像素以現時來說較低
- 拍片不能雙卡同步錄製

總結
OM-1 是 OMDS 正式以 OM SYSTEM 名字推出的首部相機,改用了全新的感光元件,不但讓這部 OM-1 感光力提升至與 APS-C 甚至部份全片幅機種相同的水平,整體反應和速度更勝過市面其他同樣以高速為賣點的對手。事實上,在測試過程中筆者在這兩方面都確實感受到有關方面是有大幅度的提升。現在筆者已經覺得可以安心使用較高的感光度,以應付實際的拍攝需要。而讓筆者最深刻的,還是此機的整體反應可以稱得上是筆者所試用過機種中,反應最快的其中一部相機,EVF 完全感覺不到的時滯、快得感覺不到的極速對焦速度(當然鏡頭本身也要記一功)等,使用起來實在感覺到有「想拍就拍到」的爽快感覺。而於過去 Olympus E-M1 系列所獨有的特別功能,OM-1 亦完全繼承過來,因此此機絕對稱得上是 OM SYSTEM 可以拿來「省招牌」的機種。

當然此機有一點還是讓人有點猶豫的,就其仍保留在 2000 萬像素解像度,影像的橫向點數只有 5184 點,相片以 100% 大小放在開始流行的 4k 屏上觀看,會覺得影像很小,以現時市面部份對手都有至少 2400 萬像素或以上來比較,實在會讓用家感到有所不足。要以一部頂級機的價錢去購買,無疑是一個較難過的心理關口。不過過去 Olympus 的機種一向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今次 OM-1 在功能和性能上都誠意十足,絕對可以告訴支持者們,新「主人」是值得他們繼續支持的。或者,未來除了品牌出現「多國鼎立」的局面,相機片幅也有機會出現相近的情況呢!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第 4 頁
最新消息
9 月 10 日
Nikon 自 2024 年收購 RED 後,終於推出 Z Cinema 系列首款力作——Nikon ZR 入門級電影機!僅售港幣 17,000 多元,搭載 24.5MP 全片幅感光元件、6...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以港幣2萬多就可入手入門電影機?全新 Canon EOS C50 來勢洶洶,直接挑戰 Sony FX3!謝飛和Edmond 將實試 Canon EOS C50 的表現,探討其 32MP 全片...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Nikon 宣布推出 ZR 相機,這是 Z CINEMA 系列的首款產品,由 Nikon 子公司 RED Digital Cinema 參與開發。ZR 定位為輕便型電影相機Nikon ZR 這款相...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終於發表 OM System 第二支白色長砲 M.Zuiko Digital ED 50-200mm F2.8 IS PRO 專業級超遠攝變焦鏡頭,擁有 100-400mm...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在 Canon Cinema EOS C50 登場的同時,RF 85mm F1.4L VCM「混合型鏡頭」亦正式現身,與現有的 RF 20mm F1.4L VCM、RF 24mm F1.4L VCM、RF 35mm F1....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Canon 於較早前預告下,今天終於揭開神秘面紗宣布推出 EOS C50 電影相機,這是該公司 Cinema EOS 系列的最新成員。EOS C50 採用 3,200 萬像素,全...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隨著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及 iPhone 17 Pro Max 的公佈,Apple 官方網頁已將多款 iPhone 機型下架,僅餘 iPhone 16 與 iPhone 1...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Apple 雖然公佈了最薄的 iPhone Air ,但並未動搖最強 Pro 系列手機的地位。這一代 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17 Pro Max 的拍攝質素達到史上最高水...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Apple 在本次發佈會上公佈了全新 iPhone 機型——iPhone Air。除了 5.64mm 的纖薄機身外,這款手機還有哪些賣點? (繼續閱讀)
9 月 10 日
Apple 在本次發佈會上公佈了多款 iPhone,其中標準版的 iPhone 17 作出五大升級,定價依舊為 HK$6,899 起,性價比更勝從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