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女朋友」出沒注意:Panasonic Lumix DMC-GF1 輕盈現身

還記得早前鬧出「洩密風波」的 Panasonic 神秘機體吧?終於亦於在 9 月 2 日正式公布。這款 micro 4/3 新型號機種 Lumix DMC-GF1,其嬌小體型已被視為針對女性而設。而事實上,網友早將其視為未來的「女朋友 (girl friend)」,期待度不亞於較早推出的 Olympus EP-1,令一場 micro 4/3 之戰再度燃起。

技術小改 外型大改

如果有留意 G1 和 GH1 消息,再加網上各種猜測,對 GF1 的認識恐怕也有十之八九。基本上無論是像素、感光度ISO、防震系統等主要功能都和 G1 / GH1 極為相似。最大分別,可以直接看下表。

規格

G1

GH1

GF1

EP-1

CMOS像素

1306 萬

1398萬

1306 萬

1310 萬

有效像素

1210 萬

1210 萬

1210 萬

1230 萬

ISO

100 - 3200

100 - 3200

100 - 3200

100 - 6400

LCD 顯示

3 吋 460k
可轉角度

3 吋 460k
可轉角度

3 吋 460k
固定

3 吋 230k
固定

防震系統

鏡頭防震
MEGA O.I.S.

鏡頭防震
MEGA O.I.S

鏡頭防震
MEGA O.I.S

機身防震

EVF

有 /144萬像素

有 /144萬像素

無 / 可選購

攝錄模式

不支援

1920 X 1080
@ 24p;
1280 X 720
@ 60/50 fps
AVCHD

1280 X 720
@ 60/50 fps
AVCHD Lite

1280 X 720
@ 30 fps
Motion JPEG

閃光燈

有/ GN11@ISO 100

有/ GN11@ISO 100

有/ GN6@ISO 100

記憶體

SDHC

SDHC

SDHC

SDHC

閃光燈插座

藝術濾鏡

體積(mm)

124 x 45.2 x 83.6mm

124 x 45.2 x 89.6mm

119 x 36.3 x 71mm

120.5 x 35 x 70mm

重量
(淨機身)

385 g

385 g

285 g

335 g

與 G1 / GH1 相比,機頂省去對焦選項的轉扭,也有部份移到機身背面。

從以上的簡單對照可見,GF1 的機能可謂站在 G1 和 GH1 中間,以小體積佔優,輕了 100g,也比 EP-1 略輕 50g。與 EP-1 體積相比,差距可謂幾近相同,這個兩者可謂平手。

GF1 減省體積之餘,也將高清攝錄功能略為調低,沒有提供全高清,但至少仍然做到 720p @ 60 / 50 fps 及 AVCHD 編碼,算是取個中庸之道。至少比 EP-1 的無壓縮 Motion JPEG,來得省空間。

與前代 G1 / GH1 相比,較可惜是 EVF 被抽走,成為選購配件。本來在日光環境下使用最有利,減省了未免可惜。至於可轉角度的 LCD 改成固定式,是為維持體積細小所作出的犧牲,也令一些常玩「高低炒」的用家失望。不過LCD 解像度仍是略為佔優的 460K,視覺上無論是對焦和重播感覺上都會好一點。

至於防震系統,始終沿用鏡頭防震的 MEGA O.I.S,比 EP-1 略為輸蝕。本來兩家公司的 4/3 系統鏡頭通過接環後可以互換使用。但如果 GF1 使用 Olympus 4/3 鏡頭的話,就會失去防震功能,反而 EP-1 用Sensor Shift 防震則不會選到這種問題,這對一些已有 4/3 系統的用家,或喜愛手動鏡的特殊用家,吸引力也會略為打折扣。不過見識過 GH1 的快速攝影及攝錄時的對焦速度,GF1 這方面應該仍然小勝 EP-1。

至於 GF1 有內置閃光燈而 EP-1 沒有,或 GF1 沒有 Art Filter 而 EP-1 就有,會否左右用家買機的取向,就真的難以估計。

推出時會有多款顏色選擇

小評:Micro 4/3 正式興起

Micro 4/3 由 Panasonic 先行一步,初現市場叫好不叫座,更一度被 EP-1 後來居上。但 GF1 的出現,有望將劣勢挽回。

雖然 Micro 4/3 暫時看見似是一個小市場,但回顧 EP-1 的反應,與 GF1 推出前的期待,廠商對這個市場的預測,似乎漸趨樂觀。加上女性市場的擴大,小型專業機貼近單反的相片質素,說不定連三大廠都要有所行動,相信明年好戲會陸續有來。

Panasonic Lumix DMC- GF1 連鏡頭估計售價約 90000 日元,淨機身約為 70000 日元,備有黑、白、紅、銀 4色選擇,預計 9 月 18 日於日本發售,有待日後進一步確認。

查詢︰2833 0955

最新消息
2 日前
Leica 一向不止造相機,亦擅長推出一系列「有 Leica logo,但未必有快門掣」的精品。近日品牌再度出招,正式發表 9 款黑色皮革小配件系列,定價介... (繼續閱讀)
2 日前
第 16 屆 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 2025(國際全景攝影大賽)正式公佈得獎名單,來自意大利的攝影師 Alex Wides(本名 Alessandro Cantarel...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日本 Bandai 負責扭蛋業務的 Gashapon 近期與 Nikon 走得好埋,由去年至今已經推出過兩期「Nikon 迷你相機模型收藏」扭蛋,最新一期才在上月發表,... (繼續閱讀)
2 日前
機械人技術常被視為比 AI 更為前瞻的科技領域,而近期 1X 科技宣布將於 2026 年推出全球首款家用機械人 NEO,無疑是一款突破框架的創新產品。NEO 不... (繼續閱讀)
2 日前
厚度僅 5.64mm、重量為 165g 的 iPhone Air,在正式發布前便以「最薄 iPhone」之名而備受關注。如今我們已取得這款定價 HK$8,599 的 iPhone Air,並...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今日於為旗下的高階無反相機 A1 II 和 A9 III 推出最新韌體,版本同為 Ver.4.0。作為「齊頭」的重大升級版本,今次 Sony 為兩機引入「即時辨... (繼續閱讀)
2 日前
NVIDIA 宣布以 10 億美元(約 78 億港元)入股電信巨頭 Nokia,NVIDIA CEO 黃仁勳看準 6G 契機,推動 AI 及電信網絡深度結合,掀起全球網路新革命。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 2012 年,加拿大 Apple 專門店內曾有一位名為 Sam Sung 的員工,由於其姓名讀音與競爭對手「Samsung」相似,被顧客拍下名片上傳至 Reddit 後,迅... (繼續閱讀)
2 日前
撇開 e 系列 iPhone,標準型號的 iPhone 近年都是以高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新一代的 iPhone 17 維持了與上代 iPhone 16 相同的 HK$6,899 起定價,卻... (繼續閱讀)
2 日前
耳機品牌 DITA 的創始人 Danny Tan 一直致力於以單一動圈單元設計旗艦級耳機,繼 2022 年推出 Perpetua 後,時隔三年終於帶來全新旗艦作品 DITA V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