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平、貴碳纖腳架有何分別?差異原來就在這一點!附 Gitzo 腳架選購指南

Gitzo 三腳架 碳纖維三腳架

小編上次和大家討論了一些選購腳架的心得,有很多朋友都說對碳纖維腳架很感興趣,但是不同品牌的碳纖維腳架,價格卻又相差甚遠!難道選購貴價碳纖維腳架都是在繳交「智商稅」?

說起腳架中的超級名牌,很多人一定會想起源於法國的 Gitzo,小編就以 Gitzo 的碳纖維腳架和一些平價的碳纖維腳架做個比較,讓各位了解一支優良而貴價的腳架,和普通平價的腳架會有什麼分別。

▲不同售價的腳架看起來差不多,但貴價腳架通常在產地、專利設計和物料方面,都會有其它優異之處。

有人或會認為,Gitzo 不就是貴在品牌嗎?就像購買名牌手袋一樣,純屬自我感覺良好而已!不過,小編認為並不能這樣說。對於很多專業攝影師來說 ,腳架屬於「搵食工具」,一些即使再貴也要購買的型號,必定有其價值所在。平價腳架看起來好像差不多,但是貴價腳架通常在產地、專利設計和物料方面,都會有其它優異之處。


啪鎖 VS 扭鎖

首先是用作固定腳管的鎖扣設計。現在市面上有兩種設計,一種是一按即鎖的「啪鎖」,另一種是靠轉動來擰緊的「扭鎖」。

▲「啪鎖」(左)和「扭鎖」(右)均是固定腳管的鎖扣設計。

「啪鎖」的好處是快速,一按就鎖。但是用得久的話,少許磨蝕就可能會變得難以緊鎖。相比之下,「扭鎖」操作上雖較麻煩,但是就算有少許磨蝕,扭大力一點仍然可以緊鎖。

但是用過這類扭鎖的用戶,都會發現有些平價腳架,轉了好幾圈還沒鬆,然而一鬆就整根腳管掉出來,或者是扭緊腳架時以為已經緊鎖了,但腳管其實還是有機會移動,真的要扭到很大力才真的會完全鎖緊,用起來難以令人完全放心。

▲當鬆開平價腳架時,或有機會出現整根腳管掉出來的情況。

然而,經常大力地將鎖扣扭緊卻會衍生另一個問題:鎖內那塊膠墊會因受到巨大壓力而變得不再耐用。回想十多年前,小編與同事參觀在德國科隆舉辦的 Photokina 世界影像博覽會,再順便到瑞士走走,由於想要輕鬆一點,特意帶了一支碳纖維腳架,沒想到鎖內的膠片卻損壞了,之後整個行程都要帶著這支壞腳架!於是回港後買了一支 Gitzo 的 2 號腳架,其後即使全公司同事粗暴使用,都一直用到現在。

▲一些平價腳架即使已經處於「緊鎖」狀態,但腳管在受力下仍有機會移動,難以令人放心。


G-Lock:負重愈高愈穩定

Gitzo 的腳鎖好用得多,操作體驗完全不同:只需轉動半個圈左右,轉到有上緊的感覺,即可將腳管緊鎖,即使腳管被大力推按也不會縮進去,原因在於每支 Gitzo 腳架都有一個稱之為「G-Lock」的設計,鎖扣內部為倒三角形狀設計,緊鎖後只要腳架有負重,鎖就會將腳管逼得更緊,換言之「負重愈高就愈穩定」。

▲每支 Gitzo 腳架都有一個稱之為「G-Lock」的鎖扣設計。

▲「G-Lock」緊鎖後只要腳架有負重,鎖就會將腳管逼得更緊,換言之「負重愈高就愈穩定」。

Gitzo 較高階的 Systematic 系列,還會用到 G-Lock Ultra 的設計,鎖扣內多了一個防塵的 O-Ring 防止沙塵進入以加強耐用性。很多人說用過 G-Lock 後都好用到無法回頭,小編也表示認同,因為鎖扣夠順暢,而且轉一點點就可以開閂腳管,手夠大的話單手就可以打開所有的鎖,省力一點又爽快一點。也不用擔心用錯死力而將鎖轉壞。單是鎖扣的設計都可以相差這麼遠,平價腳架要賣得便宜的話,就當然不會搞這麼多東西,簡單用到就是了。

▲高階的 G-Lock Ultra 鎖扣更能夠防止沙塵進入。

 

碳纖維物料影響吸震力

小編在之前的三腳架影片中,曾提及過購買腳架要留意「抗扭力」,但如果購買的是碳纖維腳架,更要看它的「吸震力」!

我們撐起腳架,用手輕輕敲下腳管中間的位置,每個腳架都會有一些震動,吸震力好的腳架,震動程度會少一些,而且沒有那麼多餘震,也就是說在一些比較惡劣的環境,例如大風、有流水的地方用起來,一支吸震力好的腳架會穩定得多。

▲身處流水等相對惡劣的環境拍攝,一支吸震力好的腳架會穩定得多。

碳纖維物料也有分不同級數,Gitzo 是最早採用以碳纖維絲織成的碳纖維腳管的廠高,其 Carbon 6X 的規格令到不同廠商爭相「模仿」,現在採用的是 Carbon eXact 管,碳纖維絲更幼,編織密度就比 Carbon 6X 更高,剛性更加之強。

 

強化幼身腳管剛性

大家不妨留意一下,一支腳架最粗的那一節,必定是最高那節,而最底的腳管則愈幼,當腳架節數愈多,底部的腳管亦會愈幼。因此,即使腳架最粗那節做得再硬,但假如下面幾節的剛性不夠,都會影響整支腳架的吸震力。因此,Gitzo 的碳纖維腳架,就特別地再強化了 25.4mm 直徑以下的腳管,通過採用高模量碳纖維 (High modulus carbon fibers),使得幼身腳管的抗扭力和吸震力,比同樣直徑的腳管更高。

▲Gitzo 的碳纖維腳架通過採用高模量碳纖維,使得幼身腳管的抗扭力和吸震力,比同樣直徑的腳管更高。

Gitzo 腳管現時採用的是高編織密度碳纖維,密度高了其實也代表重量也高了,所以 Gitzo 的 2 號至 5 號三腳架,都會因應需要在該硬之處加強碳纖維密度,不需要的地方就不加,保持穩定性之餘,亦能維持碳纖維腳架輕便的原則。

由此可見,大品牌腳架雖然較貴,但在物料方面都較講究。外表看起來雖與雜牌腳架差不多,但是用起來真的有分別的!


因應場合使用不同尺寸腳架

那麼不同的場合適合用什麼腳架呢?以 Gitzo 為例,它是根據第一節腳管直徑,將它的腳架定位成 0 至 5 號系列,最細就是 0 號腳,最大就是 5 號腳。廣受歡迎的 2 號腳,就很適合用於風景攝影。例如在刮大風的冰島拍照,或是用於星空及瀑布的長時間曝光等等,用途可說是相當百搭。

3 號至 5 號腳由於抗扭力較好,通常會搭配超遠攝鏡頭使用,所以很多鳥攝或旅遊生態攝影師都會入手 3 號至 5 號腳。另外,現時很多數碼相機的解像度已達 6,000 萬甚至 1 億像素,這類相機對輕微震動往往十分敏感,所以也有需要採用這類腳管較粗的腳架。


精選 Gitzo 腳架推介

小編一向不主張盲目追捧貴價貨,精明消費才是重點。其實現在淘寶上一支好少少的碳纖維腳架,售價愈來愈貴,反而 Gitzo 間中都會推出優惠活動,這些所謂貴價品牌,其實也不是真的貴上很多;假如進一步將產地、工藝、品牌信譽等因素一併考慮,就算真是貴一點,也是值得的,長時間使用的話更稱得上是「貴買平用」!

Traveler 系列:輕裝上路之選

如果去旅行的話,Traveler 系列就是輕裝上路的推介。普通的無反光鏡加上標準變焦鏡,或者是天涯鏡,0 號至 1 號腳這些尺寸都很夠用了。如果去一些深度攝影之旅,例如拍極光、山頂銀河之類,相機鏡頭可能就會重一些。不過如果不是使用「大炮」或者超高像素相機,2 號腳多數也夠用了。

▲Traveler 系列碳纖維 0 號 4 節三腳架 GT0545T

 

Mountaineer 系列:中幅機之選

如果你是用著中幅機,或者是 200-600 之類的長鏡頭去拍照,那 Traveler 系列就可能不夠用了。不能反摺但是穩定一些的 Mountaineer 系列就適合一些。例如這支 GT2543L 的 2 號 4 節腳架,抗扭力很充足之餘,其實收起來也不算大支,而且還有一個賣點,就是隨時可以拆除中軸,這樣就會再輕身一些,還可以做到低角度拍攝。

▲Mountaineer 系列碳纖維 2 號 4 節三腳架 GT2543L

 

Systematic 系列:專業超遠攝變焦鏡之選

如果你使用的是 600/6.3、400/4.5 這類細光圈的專業超遠攝變焦鏡頭的話,Systematic 系列就一定走不掉了。小編就推薦這支 GT3543LS 的 3 號 4 節腳架,其實不是大支很多,但官方保證是夠用的。由於這類鏡頭的橫直倒,可以通過鏡頭底座來轉換,所以我們只需要用兩個方向的雲台就可以了,比起波頭就再實淨得多了。

▲Systematic 系列碳纖維 3 號 4 節三腳架 GT3543LS

更多主題:Gitzo 三腳架 碳纖維三腳架
最新消息
48 分鐘前
vivo 在本次 X300 系列手機的發佈會中,同時公佈了三款新產品:智能手錶 Watch GT2、真無線耳機 TWS 5 以及平板電腦 Pad5e。這些產品各自在設計、性... (繼續閱讀)
48 分鐘前
vivo X300 Pro 正式發表,官方宣示將進軍「遠攝最強手機」之位。X300 Pro 不僅在性能規格上全面升級,更以獨家蔡司 2 億像素超級長焦、雲台級防抖技... (繼續閱讀)
48 分鐘前
vivo X300 正式發表,這款定位於輕便旗艦的手機,憑藉 Zeiss 技術加持的 2 億像素主鏡頭及全新影像技術,以「既 mini 又 Pro」的理念,再度重塑了 2... (繼續閱讀)
5 小時前
在 YouTube 上最近流傳的一段 BBC 檔案影片,帶我們回到 1974 年的倫敦,走進一家已近乎消失於歷史的相機品牌——Gandolfi Camera Company。這家由...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Ferrari 的純電跑車終於有新消息,他們日期首次公開了品牌旗下首款純電動跑車——暫名 Ferrari Elettrica 的量產底盤及關鍵組件。這款新車是 Ferrar... (繼續閱讀)
18 小時前
小編作為攝影愛好者,總是對那些能夠捕捉生活瞬間的攝影器材情有獨鍾,所以最近終於入手了期待已久的輕便機 Ricoh GR IV!巧合的是,小編的座駕正是... (繼續閱讀)
21 小時前
美國初創公司 Xtra Technology 近日推出三款行動相機,包括 Muse、Edge 及 Edge Pro,售價低至 499 美元( 折合約 HK$3882 ),在美國市場引發關注... (繼續閱讀)
1 日前
S.H.Figuarts 又又又又又出孫悟空,不過即使出過 N 次,Bandai 總有新招吸引玩家。新作是「超級撒亞人孫悟空(憤怒的戰士)」,重新開發過肌肉素體... (繼續閱讀)
2 日前
為慶祝 Leica 相機誕生 100 周年,位於德國 Wetzlar 的 Leica Welt 近日迎來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新地標——以義大利白色卡拉拉大理石(Carrara Marbl... (繼續閱讀)
3 日前
在各大無反系統中,原生移軸鏡可說是「絕種動物」,不少攝影師都要外求副廠產品,如果不想入手移軸鏡,就要靠軟件後期修正透視。然而,國產鏡頭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