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1200mm 等效新趨「細」:OM SYSTEM 150-600mm IS 成鳥攝狙擊手!

OM-1 Mark II

文:Owen

除了 OM-1 II 之外,今日 OM Digital Solutions(OMDS)亦發表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超遠攝變焦鏡頭,擁有 1200mm 等效焦距,加上支援 5 軸 Sync IS 同步防震技術,大為提升這款長砲在野外拍攝動物或鳥類時的機動性,進一步突顯 Micro 4/3 系統於超望遠拍攝時的優勢。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建議售價為 HK$24,290,將會在 2 月付運。

看到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的外型,相信也令人聯想起 Sigma 150-600mm F5-6.3 DG DN OS|Sports 全片幅無反鏡。的確,OM SYSTEM 這支新鏡與 3 年多前的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一樣,在光學結構和配置上承襲同焦距的 Sigma 鏡頭。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承襲的是單反鏡,反之今次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卻有著更新技術,不過亦有人可能質疑為何新鏡並不「真正」對應 4/3" 片幅,全片幅鏡片加上 Micro 4/3 接環令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擁有 2,065g 淨重,比 OM SYSTEM「自家製」殿堂級的 M.Zuiko Digital ED 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之 1,875g 更有份量。當然,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的「獨特」設計,可令成像圈較小的 Micro 4/3 相機用上鏡片成像較佳的中央部分,對於鍾愛為野生動物「數毛毛」的影友,這可能反而是好處,因為能夠在整個畫面帶來一致的成像。

OM SYSTEM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用上 15 組 25 片的光學結構,當中包括 4 片 Super ED 超級低色散鏡片、2 片 ED 低色散鏡片、6 片 HR 高折射率鏡片及 1 片 HD 高折射率高色散鏡片。內置的鏡身防震系在 150mm 廣角端提供 6 級防震效能,而在 600mm 望遠端亦有 5 級防震,防震效能遠比 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的 3 級強橫(400mm 望遠端),而且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兼容 OM SYSTEM(Olympus)的 Sync IS 同步防震技術,結合相機的 5 軸機身防震下,令防震效能「加乘」,使快門補償效果再分別提升至 7 級(150mm 廣角端)和 6 級(600mm 望遠端),令用家可以在超長焦距和低光環境下手持拍攝,使手持 1200mm 等效拍攝野鳥成為可能。如果嫌 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攝力不夠,透過 OM SYSTEM 的 MC-14 和 MC-20 增距鏡,可分別將主鏡頭的等效焦距進一步延伸至 1680mm 和 2400mm!新鏡的最近對焦距離為 0.56 米(廣角端)及 2.8 米(望遠端),對應放大率為 0.35x 和 0.2x,配合增距鏡使用,能夠令主鏡頭的放大率提升。

操控方面,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鏡身提供變焦環的阻力設定,藉以應對不同的拍攝場景,而對焦限制器、對焦模式開關、IS 防震開關和 L-Fn(鏡頭功能)也提供專門的實體按鈕。鏡頭採用 IPX1 標準的防塵防水滴設計,配合像高階的 OM-1 系列機身,讓用家無懼惡劣天氣下的環境。然而,M.Zuiko Digital ED 150-600mm F5-6.3 IS 外變焦操作方式令拍攝重心容易因焦距改變,這方面反而令街價約 5 萬多的 M.Zuiko Digital ED 150-400mm F4.5 TC1.25x IS PRO 因內變焦而跑出。

建議售價:HK$24,290

查詢:2376 2150(OM Digital Solutions)

更多主題:OM-1 Mark II
最新消息
2 日前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宣布將於 10 月舉行四大科技展覽,涵蓋電子產品、電子組件、生產技術及創新燈飾,進一步促進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中心的領... (繼續閱讀)
2 日前
厚度僅 5.64mm、重量為 165g 的 iPhone Air,在正式發布前便以「最薄 iPhone」之名而備受關注。如今我們已取得這款定價 HK$8,599 的 iPhone Air,並... (繼續閱讀)
2 日前
L-mount 在 Sigma 的「加持」下,不乏各式各樣鏡頭選用。然而話雖如此,同屬 L-mount 聯盟成員的 Panasonic 亦未有完全放慢手腳。品牌剛剛宣佈推出... (繼續閱讀)
3 日前
Nissan 現正積極推動「Re:Nissan」品牌重建計畫,當中包括關閉多間工廠和設計室,來應對財務困難。近日更傳出一個震撼消息,上市僅三年多的新世代... (繼續閱讀)
3 日前
Canon 今年已經推出了 5 支鏡頭,部分影友亦很關心品牌會否在今年第四季公佈 EOS R6 Mark III 之時,為 RF 接環鏡頭引入更多新成員。而在傳聞網消息...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在今日於海外舉行的發佈會上,除了發表 Xiaomi 15T 及 Xiaomi 15T Pro 手機外,也為車迷帶來重大消息:小米電動車將於 2027 年正式進軍歐洲市場。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 15T 與 15T Pro 今日於海外市場正式發表,兩款機型均配備 6.83 吋大屏幕及 Leica 認證的三鏡頭相機系統,海外定價從 649 歐元起,折合約港幣 ... (繼續閱讀)
4 日前
自元祖 Max 全景相機發表自今 6 年,GoPro 終於推出其正式後繼產品 Max2,與國內品牌 Insta360 X5 和 DJI Osmo 360 再次對撼。面對同級競爭對手紛紛... (繼續閱讀)
4 日前
DJI 終於發佈他們的第一代運動型自由視覺穿戴攝錄機!到底它能否取代 DJI action 5 pro?又能唔能夠挑戰到 Insta360 Go系列產品的地位?編輯Edmond... (繼續閱讀)
4 日前
神牛(Godox)近日推出新款無線閃光燈觸發器 X3Pro,主打在複雜多燈環境下提供更直覺與精準的控制。其配備 2.4 吋彩色觸控螢幕,並針對 Canon、Nik...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