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Z Mount 新力軍︰Tamron 28-75mm F2.8 G2 (Z Mount) 評測

Tamron 標準變焦鏡 恆定大光圈 大三元 Nikon

散景矇矓柔和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Nikon Z-mount)提供恆定 f/2.8 大光圈設計,散景表現必然是用家關心的一環。就實拍相片所見,此鏡的散景表現都算矇矓柔和,色彩過度自然,感覺很舒服。不過,若遇上很強烈的逆光,間中或會出現一些帶有亮邊,感覺較硬朗的散景光點。


▲隨鏡頭附送蓮花形遮光罩。


▲此鏡使用 67mm 直徑的濾鏡,與同廠不少同級鏡頭一樣,讓用家盡可能共用濾鏡。


▲f/2.8、1/320s、ISO 400、75mm
鏡頭與花有一些距離,也許是背景較遠的關係,散景光點也算大,且矇矓柔和。


▲f/2.8、1/250s、ISO 400、42mm
背景樹梢上散景光點邊緣相對明確、硬朗,邊緣也出現亮邊。

近拍細節銳利
Tamron 28-75mm F2.8 Di III VXD G2 兩個接環版本的最近對焦距離一樣,分別是 0.18m(廣角)和 0.38m(遠攝),提供 1:2.7(0.37x,廣角)和 1:4.1(0.24x,遠攝)微距放大率,數字上不算特別出色,但基本夠用。在 Nikon Z8 的 4,570 萬像素解像力之下,物件的細節都銳利清晰;就算開盡光圈,在光位邊緣也不覺有明顯的色邊(色散)出現。


▲f/2.8、1/509s、ISO 150、75mm
盡量靠近魚木樹的花,景深範圍很淺,幾乎沒有一條花蕊是完全清晰。


▲f/2.8、1/160s、ISO 400、28mm
盡量靠近仙人掌,仔細看可以清楚分辨到質感呈透明的尖刺,以及「實心」的白毛。

短片拍攝
今次的測試影片使用 H.265 10-bit(MOV)(4:2:0)格式、4K/30p 解像度拍攝,以 Nikon Z8 來說仍未用到最高的解像度,但畫面的景物與色彩都頗細緻。當中拍攝湖邊柳樹及?杜鵑一段,原片位元率更去到 600mbps 以上,反映此鏡也適合要求高解像力的內容創作者。另一方面,鏡頭在 28mm 端看不出有呼吸效應,不過轉到 75mm 端之後,如果快速與長距離變換對焦距進,也許會見到有少許呼吸效應。

4K/30p 影片測試

呼吸效應測試

下一頁︰紫邊、暗角及其他評測

第 1 頁第 2 頁第 3 頁
更多主題:Tamron 標準變焦鏡 恆定大光圈 大三元 Nikon
最新消息
2 日前
來自新加坡的耳機品牌 Jomo Audio,近年推出了不少性價比極高的耳機產品。適逢品牌成立 10 週年,Jomo 推出了全新旗艦耳機 Nautic Stellar,定價高... (繼續閱讀)
2 日前
TANCHJIM(天使吉米)自去年底公佈旗艦耳機 ORIGIN LOST MANOR(失落莊園)後,近日於中國正式上市,市場反應相當熱烈。這款限量 3000 對的耳機在中...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全新「百微」鏡頭終於登場!FE 100mm F2.8 Macro GM OSS 為品牌首次以 G Master 級別進軍中遠攝微距領域,更以 1.4x 原生放大率和可外接增距鏡... (繼續閱讀)
2 日前
HUAWEI 近年積極拓展智能穿戴市場,其新推出的 WATCH GT 6 系列以超長續航及精準健康監測功能成為焦點。HUAWEI 更特別於運動與健康實驗室中展示騎行...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專門製作耳機線及耳膠的 Eletech,近日與 Canpur 聯名推出限量 150 對的耳機 Mona Lisa。本次測試將帶大家深入了解,這款售價高達 HK$27,880 的耳機... (繼續閱讀)
2 日前
每次有全新「極限級」智能手錶登場,總會吸引大量追求頂級功能與冒險生活態度的粉絲。今次 HUAWEI 正式帶來 Watch Ultimate 2 登陸香港,定價為 HK... (繼續閱讀)
2 日前
智能手錶市場近年競爭激烈,各品牌都爭相推出性能更強大、續航更持久、功能更豐富的健康與運動監測產品。這次 Huawei 正式為香港市場帶來全新的 Wa... (繼續閱讀)
2 日前
Kinera 在 23 年推出旗艦耳機 Loki,有著還原度高的人聲表現,圓潤的三頻表現。今年 Kinera 再接再厲,推出全新版本 Loki Divine Mark,單元數目更... (繼續閱讀)
2 日前
小米本次發佈會堪稱第三季最盛大的科技盛事,共推出多款重點產品,包括小米 Watch S4 41mm 落日金色、小米開放式耳機 Pro,以及首度在香港推出的米... (繼續閱讀)
2 日前
Apple 近日推出的 iPhone Air,以其 5.64mm 的機身厚度成為市場焦點。近日有消息指出,HUAWEI 也正在秘密開發超薄手機,最快可能於年內正式登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