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倫敦的士變身豪華 MPV?!LEVC L380 踩過界挑戰 Zeekr 009 和騰勢 D9!

LEVC L380 電動車 MPV 倫敦的士

文:拍車男

LEVC 的新款 L380 即將於明年推出右軚版,進軍香港市場。為了讓大家一睹為快,今天就為大家搶先試駕這款 6 座四驅的 Ultra 版。

可能大家對 LEVC 這品牌較陌生,但若有到過英國,應該對他們的的士印象深刻。這家公司全名 London Electric Vehicle Company,中文稱為「倫敦電動車公司」或「翼真汽車」,現隸屬於中國的吉利集團。L380 的車型設計靈感來自 A380 空中巴士,圓潤的外型,搭配特別的「牛津綠」車身,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搶眼。

車尾的貫穿式尾燈帶點俏皮,線條仿似飛機跑道。這款 Ultra 版配備雙馬達,功率高達 400kW,約相當於 544 匹馬力,扭力達 686Nm。搭載寧德時代的 140kWh 麒麟電池,續航里程可達 805 公里(以 CLTC 標準)。車輛配置了 CDC 自適應減震系統及氣壓懸掛,並使用 SOA 平台,以提升車廂空間表現。

空間方面,L380 車長 5.3 米、軸距 3.1 米,甚至比 Zeekr 009 更長。中排座位寬敞舒適,皮革與高級綿料讓人感覺柔軟,坐墊和椅背的支撐力一流。右邊配有實體按鍵,可調節椅背角度,讓座椅更具彈性。屏幕上的畫質清晰,磨砂質感更顯高級。儘管左側的屏幕按鍵平坦,但視覺亮度和質感仍然十分出色。

L380 在功能配置上也不遑多讓。車內設有實用的實體按鍵,可以直接控制座椅的前後調整、椅背角度等。車內的氛圍較為內斂,質感樸實,沒有 Zeekr 009 那種華麗風格。它沒有多餘的觸控屏幕,但卻設有冷暖通風功能的輕觸式按鍵,還有方便的無線充電位置。

中排座位更有餐桌和 iPad 放置位,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休息體驗。車廂內置的 B 柱扶手和出風口設計周到,連緊急的玻璃擊破裝置也有附上。此外,L380 還備有兩種開啟方式的雪櫃,以及五段可調整的按摩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的多模式設置,包括會議模式、商務艙休息模式、影院模式和駐車舒享模式。第三排座位的空間表現同樣令人驚喜,儘管是最後一排,空間仍非常寬敞,甚至讓乘客可以將腿完全伸直,擁有 Type-C 插頭和杯架,細節面面俱到。

這次坐在 LEVC L380 的中排座位,特別留意到車輛的拋動感和左右擺動。作為一款大型車,LEVC L380 的軸距設計充分體現了穩定性,讓乘坐體驗更為舒適。雖然在行駛過程中偶爾有些左右擺動和前後晃動,但整體控制良好,並未造成顯著的不適感。

相比於其他同類型的豪華車款如 AlphardVellfire,LEVC L380 的震盪感明顯更小,穩定性更好。尤其是在較為顛簸的路段,懸掛系統能迅速過濾掉大部分的震動,僅留少許硬度,讓人感到扎實而不失舒適。

在加速和煞車表現上,LEVC L380 也展現出一貫的穩定風格。當處於舒適模式時,加速反應較為平緩,適合提供平順的乘坐體驗;而在運動模式下,加速力度會明顯增強,反應變得更為靈敏。整體而言,LEVC L380 的設計在保留穩定性的同時,兼顧了動力表現,確保車內每一位乘客的舒適體驗。

來到 LEVC L380 的尾箱,第一眼就能感受到這款車的空間設計是非常講究的。相比我試駕過的其他車型如 D9 和 X9,L380 的尾箱容量確實更大,不需額外調整即可容納大量行李,出門旅行或搬運物品輕而易舉。

今天我們試駕的是 6 座版本,因此尾箱設計相對寬敞。若是 8 座版本,中排座椅會調整為較小的座位以釋放後方空間,並附帶折疊式的第三排椅子,能靈活切換空間布局。6 座版尾部的格狀儲物箱還可輕鬆拆卸,讓空間更加靈活。

在中控設計上,L380 的中島設計簡約,無傳統的 D、R、P、N 齒輪桿,讓前排空間更為通透,適合放置隨身物品。此外,車內配備多個 Type-C 插頭和 12V 電源插座,方便電子設備隨時充電。車輛快捷設置包括左右兒童鎖和氣懸掛系統,可自由調整車高以適應裝載需求。

L380 的駕駛模式調校豐富,提供舒適和運動兩種模式,還有三段動力回收可選,甚至支援單踏板 E-Pedal 功能,方便駕駛者隨需求調整。輔助駕駛也配有車道偏離輔助、開門安全預警等功能,提升行車安全。

L380 預計明年將於香港推出,屆時豪華電動 MPV 的選擇將更為多元。目前內地 Ultra 版本起價為 47.9 萬人民幣,香港價格尚未確定,但從同類型車款的定價或可推測一二。大家認為 LEVC L380 能否挑戰騰勢 D9Zeekr 009,甚至取代 Alphard 成為新一代中港跨境車款?

更多主題:LEVC L380 電動車 MPV 倫敦的士
最新消息
2 日前
Leica 一向不止造相機,亦擅長推出一系列「有 Leica logo,但未必有快門掣」的精品。近日品牌再度出招,正式發表 9 款黑色皮革小配件系列,定價介... (繼續閱讀)
2 日前
第 16 屆 Epson International Pano Awards 2025(國際全景攝影大賽)正式公佈得獎名單,來自意大利的攝影師 Alex Wides(本名 Alessandro Cantarel... (繼續閱讀)
2 日前
日本 Bandai 負責扭蛋業務的 Gashapon 近期與 Nikon 走得好埋,由去年至今已經推出過兩期「Nikon 迷你相機模型收藏」扭蛋,最新一期才在上月發表,... (繼續閱讀)
2 日前
機械人技術常被視為比 AI 更為前瞻的科技領域,而近期 1X 科技宣布將於 2026 年推出全球首款家用機械人 NEO,無疑是一款突破框架的創新產品。NEO 不... (繼續閱讀)
2 日前
厚度僅 5.64mm、重量為 165g 的 iPhone Air,在正式發布前便以「最薄 iPhone」之名而備受關注。如今我們已取得這款定價 HK$8,599 的 iPhone Air,並...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今日於為旗下的高階無反相機 A1 II 和 A9 III 推出最新韌體,版本同為 Ver.4.0。作為「齊頭」的重大升級版本,今次 Sony 為兩機引入「即時辨... (繼續閱讀)
2 日前
NVIDIA 宣布以 10 億美元(約 78 億港元)入股電信巨頭 Nokia,NVIDIA CEO 黃仁勳看準 6G 契機,推動 AI 及電信網絡深度結合,掀起全球網路新革命。 (繼續閱讀)
2 日前
在 2012 年,加拿大 Apple 專門店內曾有一位名為 Sam Sung 的員工,由於其姓名讀音與競爭對手「Samsung」相似,被顧客拍下名片上傳至 Reddit 後,迅... (繼續閱讀)
2 日前
撇開 e 系列 iPhone,標準型號的 iPhone 近年都是以高性價比作為主要賣點。新一代的 iPhone 17 維持了與上代 iPhone 16 相同的 HK$6,899 起定價,卻... (繼續閱讀)
2 日前
耳機品牌 DITA 的創始人 Danny Tan 一直致力於以單一動圈單元設計旗艦級耳機,繼 2022 年推出 Perpetua 後,時隔三年終於帶來全新旗艦作品 DITA V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