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逾 1,500 匹】小米 SU7 Ultra 亮相!90 萬港元有找!

小米 SU7 SU7 Ultra 超跑

文:拍車男

小米 SU7 推出之後話題和銷情都相當理想,風頭一時無兩,可是由於煞車能力未如預期,導致許多 SU7 在賽道上的測試出現意外。小米官方之後就說了他們會推出一輛為賽道而生的 SU7,便是 SU7 Ultra。在 7 月亮相原型車的短短 3 個月後,量產版便隨即推出。雖然這次的量產版外觀上不如原型車那般誇張,但依舊保留了大尺寸前鏟、U 形風刀、固定尾翼等設計元素,提升了整車的最大下壓力。

同時,小米在車內外多達 17 處採用碳纖維材質,包括車頂、軚盤、前排座椅背板、尾翼等,總面積達 3.74 平方米,兼具輕量化與高質感。

在 Nürburgring 紐堡靈賽道上,SU7 Ultra 原型車在地面濕滑的情況下仍以 6 分 46 秒 874 的佳績刷新了四門車圈速紀錄,展現出強大性能。量產版保留了這套三電機系統,包含兩副 27,200rpm V8s 與一台 V6s,最大輸出高達 1,548PS,搭配寧德時代麒麟 II 高功率電池與「賽道版」熱管理系統。這些技術加持下,量產版 SU7 Ultra 0-100km/h 加速只需 1.98 秒,極速可達 350 km/h。

這款車還配備了前 430mm、後 410mm 的碳陶瓷煞車盤,搭配 Akebono 卡鉗,不僅有效減輕重量、增加耐用性,更讓煞車過程更為平順。此外,小米還推出 Bilstein EVO T1 絞牙避震器供車主選配,大幅提升了避震彈性與穩定性,使車輛的加速俯仰、煞車俯仰和側傾表現更加優異。

量產版 SU7 Ultra 被小米稱為「可合法上路的智能賽車」,具備新手、經濟、運動、耐力賽、排位賽、漂移等多種駕駛模式,適應日常駕駛與賽道需求。此外還配有「小米賽道大師」App,當車主駛入國內 20 家專業賽車場時,系統會自動顯示賽道資訊,並在車機屏幕上即時呈現行駛狀態與比賽分析。車主也能透過 App 快速剪輯並分享賽道影片,輕鬆展現自己的賽道實力。此外,車內提供兩種運動聲浪模擬,還搭配了支援外放的 40W 喇叭,讓車外也能感受駕駛樂趣。

更多的細節預計在 2025 年 3 月揭曉,而這款車的預售價已公開,高達 81.49 萬人民幣(約 88.8 萬港幣),上架 10 分鐘內訂單量即突破 3,680 輛。

更多主題:小米 SU7 SU7 Ultra 超跑
最新消息
2 小時前
OPPO Find 系列一向在影像實力上表現出色,從多年前與 Hasselblad (哈蘇) 合作開始,已經成功在 Android 陣營中建立起精緻影像旗艦的形象。來到今... (繼續閱讀)
3 小時前
本科研界近日在再生醫學領域迎來重大突破,一項即將改寫人類牙齒生長定律的研究正引發全球關注。長期以來,醫學界普遍認定人類在恆齒生長完成後便永... (繼續閱讀)
10 小時前
由英國皇家氣象學會(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主辦、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冠名贊助的 2025 年 Standard Chartered Weather Photo... (繼續閱讀)
14 小時前
有云「Porsche 就係速度與精密機器的化身」,但想不到今次他們連拍攝都玩出新花樣。原來早在 2017 年,德國 Leipzig 工廠內一支由 9 位學徒組成的小... (繼續閱讀)
16 小時前
沉靜一時的 Audi 在臨近年尾有大動作!他們於香港一口氣推出六款全新及改良車型,目標直指電動車與高性能燃油 SUV 的雙軌市場。焦點毫無疑問地落在... (繼續閱讀)
1 日前
耳機並不只是用家聽歌,不少用家專注於遊戲及影片方面,Final 近日就為香港用家,帶來於日本出貨達到 16 萬對,相當受歡迎的有線遊戲耳機 VR3000 F... (繼續閱讀)
1 日前
Leica 一向不止造相機,亦擅長推出一系列「有 Leica logo,但未必有快門掣」的精品。近日品牌再度出招,正式發表 9 款黑色皮革小配件系列,定價介... (繼續閱讀)
2 日前
NVIDIA 宣布以 10 億美元(約 78 億港元)入股電信巨頭 Nokia,NVIDIA CEO 黃仁勳看準 6G 契機,推動 AI 及電信網絡深度結合,掀起全球網路新革命。 (繼續閱讀)
2 日前
DJI 正式推出第二代 Neo 系列掌心無人機 Neo 2,新機延續上代「掌上 Vlog 無人機」概念,以「會飛的跟拍攝影師」自居。雖然機身重量由上代的 135g ... (繼續閱讀)
2 日前
Sony 今日於為旗下的高階無反相機 A1 II 和 A9 III 推出最新韌體,版本同為 Ver.4.0。作為「齊頭」的重大升級版本,今次 Sony 為兩機引入「即時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