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一換一車價 15 萬起!BYD ATTO 2「堅屈機」家庭 SUV

BYD SUV 電動車 新車試駕 ATTO 2

文:拍車男

BYD 近日推出全新純電 SUV ATTO 2,定位介於 Dolphin 和 ATTO 3 之間,以其親民價格和家庭導向的設定,在香港市場投下一枚震撼彈。這部定價 HK$169,800(「一換一」價 HK$155,000)的電動車,不僅擁有極高競爭力,更承諾提供大灣區聯保及電芯終身保用,誠意十足。經過實際試駕,我們將深入剖析 ATTO 2 的各項表現。

ATTO 2 採用 BYD 先進的 e-Platform 3.0 技術,並結合 CTB 電池一體化技術,有效提升車輛的 NVH(噪音、震動與聲振粗糙度)表現,同時亦採用 8 合 1 電動力總成與高度集成熱管理系統,能夠幫 ATTO 2 減磅、提高效率、增強性能、簡化佈線、降低成本及提升可靠性。其核心動力單元為前置電動馬達,最大功率 130kW(約 176 匹馬力),扭力達 290Nm。NEDC 標準續航力為 410 公里,足以應付大部分日常通勤與家庭用車需求。

車身尺寸為長 4.31 米、闊 1.83 米、高 1.67 米,軸距 2.62 米。外觀設計上,ATTO 2 採用了新一代家族式鬼面罩,官方稱之為「龍與都市運動氣氛」的結合。頭燈的燈帶以龍鬚為設計靈感,搭配黑色處理的 D 柱,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效果。半隱藏式門把手有助於降低風阻,17 吋輪圈則為車身增添年輕活力。

ATTO 2 的底盤設定明顯以家庭舒適為主要考量。前懸掛採用麥花臣,後懸掛則是扭力樑,整體調校偏向柔軟,非常適合日常代步。在 Normal 模式下,駕駛體驗柔順平穩,即使是新手也能輕易上手。

一如其他電動車,Sport 模式電門反應分野明顯,只需輕踏便能感受到強勁的扭力輸出,帶來瞬間加速的快感,新手駕駛者要留意 Sport 的力度,以免踩電門時用力過猛導致意外。但在激烈駕駛時,由於採用扭力樑懸掛,車身在彎道中的傾側幅度會較為明顯。然而,優異的車架剛性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點,但此車款的本質仍不鼓勵激烈駕駛。

NVH 表現有所提升,可是路噪與風噪個人感覺依然突出。對於追求歐洲車極致隔音表現的駕駛者,或許會有微言,我建議親身試駕,以確認其隔音水平是否在可接受範圍內。

在科技與實用性配置上,ATTO 2 的車廂空間受惠於 2.62 米的軸距,後座空間相當實用且地台完全平整,椅墊能有效承托大腿,讓高大乘客也能感到舒適,不過較小的車窗和沒有天窗的設計,令內籠開揚感稍遜。前排座椅的支撐度良好,軟硬適中且腰部承托到位,適合長途駕駛,並具備主副駕座椅通風功能。

車內設有手機無線充電位,並貼心搭配冷氣吹風口,避免充電時手機過熱,但僅提供一個無線充電位稍嫌可惜。其中控系統介面與其他 BYD 車款類似,下方設有常用快捷鍵,並支援 Apple CarPlay,螢幕可旋轉為垂直。此外,泊車鏡頭解像度理想,360 度全景鏡頭能有效幫助新手泊位,而車內的卡拉 OK 功能(需選購專用麥克風)則為車主帶來獨特的娛樂體驗。

尾箱基本容量為 380 公升,設計呈「浴缸狀」向下沉。有趣的是,其可調式層板能提供兩段高度調整,方便靈活運用。若將後排座椅放平,空間可擴展至 1,320 公升,雖然不是完全平整,但足以應付多數載物需求。另外,尾箱兩側設有儲物空間和最大承重 3 公斤的掛鉤,但美中不足的是沒有 12V 電源插座。

總結而言,BYD ATTO 2 以其親民價格、家庭導向的舒適設定,以及誠意滿滿的保用服務,確實是香港電動車市場中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新選擇。唯可惜是續航力有點偏低,雖然用刀片電池,可是容量只有 51.13kWh,相比 Dolphin 大電版的 60.48kWh 低,難免會讓一些車主感到失望。

之不過,一換一車價只是 15 萬起,這麼有競爭力的車價也能彌補了許多缺點吧?

【BYD ATTO 2 規格】
電池容量:51.13kWh(刀片電池)
傳動:前驅
馬力:130kW (約 176 匹)
扭力:290Nm
0-100km/h 加速:7.9 秒
續航:410km(NEDC)
尺寸:4,310 x 1,830 x 1,675mm
售價:HK$155,000(「一換一」計劃)

更多主題:BYD SUV 電動車 新車試駕 ATTO 2
最新消息
3 日前
隨著新一代 iPhone 正式推出,相信不少讀者都在考慮上台出機。csl. 為新一代 iPhone(包括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或 iPhone 17 Pr...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近年除了年初旗艦級的產品外,在第三季都會推出極高性價比的 T 系列手機,今年亦不例外,小米亦推出了 15T 及 15T Pro 兩款新機。今次為大家試...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本次發佈會堪稱第三季最盛大的科技盛事,共推出多款重點產品,包括小米 Watch S4 41mm 落日金色、小米開放式耳機 Pro,以及首度在香港推出的米... (繼續閱讀)
3 日前
小米今日在香港除了推出 15T 及 15T Pro 兩款手機之外,還同步推出了兩款平板電腦——小米 Pad Mini 及 Redmi Pad 2 Pro,定價由 HK$2,499 起起及 ... (繼續閱讀)
3 日前
繼國際版在海外發表後,小米 15T 與 15T Pro 今日也正式在香港發售,定價為 HK$3,299 起。相比上代小米 14T 並未加價,卻能提供直逼旗艦機的性能,... (繼續閱讀)
3 日前
以運動相機聞名的 Insta360,旗下產品除廣為人知的 X、Ace 與 Go 系列外,亦包含於 2022 年推出的三軸雲台視訊鏡頭系列 Insta360 Link。而昨日 Ins... (繼續閱讀)
3 日前
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宣布將於 10 月舉行四大科技展覽,涵蓋電子產品、電子組件、生產技術及創新燈飾,進一步促進香港作為國際會展中心的領... (繼續閱讀)
4 日前
厚度僅 5.64mm、重量為 165g 的 iPhone Air,在正式發布前便以「最薄 iPhone」之名而備受關注。如今我們已取得這款定價 HK$8,599 的 iPhone Air,並... (繼續閱讀)
4 日前
L-mount 在 Sigma 的「加持」下,不乏各式各樣鏡頭選用。然而話雖如此,同屬 L-mount 聯盟成員的 Panasonic 亦未有完全放慢手腳。品牌剛剛宣佈推出... (繼續閱讀)
4 日前
Nissan 現正積極推動「Re:Nissan」品牌重建計畫,當中包括關閉多間工廠和設計室,來應對財務困難。近日更傳出一個震撼消息,上市僅三年多的新世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