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焦表現與呼吸效應
▲ 35mm F1.2 DG II |
Art 透過浮動對焦系統將呼吸效應降至最低,視野差異難以察覺,讓焦點切換時的畫面更自然。
▲ F1.2 光圈大,景深極淺對焦行程又長,傳統上是對焦極慢的鏡頭。新鏡搭載雙 HLA 高響應線性馬達,可同時驅動兩組對焦鏡組,比較上代以一般線性馬達應付 7 片對焦鏡片,雙 HLA
馬達發揮更大扭力之餘,運作聲也較輕微,其高速反應不單有利相片拍攝,即使用於影片拍攝也十分流暢。
▲f/1.2、1/80s、ISO 100
在全身人像拍攝中,主體與背景之間呈現出自然而層次分明的虛化漸變,在保持人物輪廓清晰的同時,透過 F1.2 大光圈營造出立體而深邃的視覺氛圍。
光學性能
新鏡頭採用 13 組 17 片結構,鏡片數量跟上一代一樣,但非球面鏡片由 3 片增至 4 片,SLD 特殊低色散鏡片則由 3 片減為 1 片。此一調整旨在進一步抑制像差並控制鏡頭體積,同時改善色散與暗角問題,實際表現又有沒有提升呢?
色差抑制
|
|
▲焦點位置 | ▲焦點外位置 |
短評:儘管鏡頭結構中的 SLD 特殊低色散鏡片數量減少了一片,但在實際拍攝表現中,色散控制仍具水準。紫邊現象僅在焦點外的高反差極端條件下輕微呈現,於日常拍攝情境中幾乎難以察覺,不影響整體成像品質。
解像力
▲測試原圖 | |
|
|
▲f/1.2 | |
|
|
▲f/2 |
|
|
▲f/2.8 | |
|
|
▲f/4 |
|
|
▲f/5.6 | |
|
|
▲f/8 |
|
|
▲f/11 | |
|
|
▲f/16 |
短評:在最大光圈 F1.2 全開的情況下,畫面從中心到邊緣皆展現出優異的銳利度;當光圈縮至 F1.4 與 F2 時,整體解像力進一步提升,畫面更為紮實,細節還原表現出色。
眩光
短評:在拍攝強烈光源時,此鏡頭可能出現輕微眩光。成像對比度仍能保持良好,但伴隨出現的鬼影現象值得注意:在 F1.2 最大光圈時會呈現微弱光斑,隨著光圈縮小則逐漸清晰。雖然眩光問題並不常見,仍建議拍攝時確認鬼影未影響畫面關鍵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