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監測功能方面,Apple Watch Series 11 支援計步、心電圖、心率測量、心律不整通知、低心肺適能提醒及血氧檢測等多項功能。新增的慢性高血壓測量功能,需用戶連續佩戴約 30 天後,系統才會透過數據分析發送相關通知。筆者實際使用超過 30 日並未收到該類提示,推測此功能僅會在檢測到用戶具潛在風險時才會主動警示。若收到相關通知,建議用戶及早尋求專業醫療意見。
睡眠監測部分除原有的睡眠窒息通知外,本次新增了睡眠評分功能,讓用戶能更直觀地了解睡眠品質。長期佩戴睡眠追蹤後,系統還會提供睡眠心率與呼吸障礙等進階報告,協助用戶全面掌握自身睡眠狀態。
▲本次新增了睡眠評分功能,讓用戶能更直觀地了解睡眠品質
▲長期佩戴睡眠追蹤後,系統還會提供睡眠心率與呼吸障礙等進階報告
Apple Watch Series 11 沿用與 Series 10 相同的 S10 晶片,系統操作依舊流暢迅捷。新增的「轉動手腕」操作手勢,可在任何介面中透過轉動手腕快速返回時間顯示頁面,對不熟悉複雜操作的用戶來說相當實用。
▲新增的「轉動手腕」操作手勢,可在任何介面中透過轉動手腕快速返回時間顯示頁面
WatchOS 26 還加入即時翻譯功能,於 WhatsApp 等通訊軟體中仍支援文字或語音輸入回覆。應用通知圖示的清晰度亦較以往提升,整體系統成熟度與使用體驗均有明顯進步。
▲WhatsApp 等通訊軟體中仍支援文字或語音輸入回覆
▲應用通知圖示的清晰度亦較以往提升,整體系統成熟度與使用體驗均有明顯進步
最令筆者驚喜的是較少被提及的遙控拍攝功能。這不僅是簡單的遙控快門,而是同時支援拍照與錄影模式。在錄影過程中還可使用數碼錶冠進行 Zoom in 或 Zoom Out 變焦操作,是一項相當實用的遙控拍攝升級。
▲錄影過程中還可使用數碼錶冠進行 Zoom in 或 Zoom Out 變焦操作,是一項相當實用的遙控拍攝升級
續航表現方面,官方標示 Apple Watch Series 11 可使用 24 小時。實際測試確能滿足全天使用需求,但若需在睡眠時佩戴監測,則需養成固定充電習慣,例如每日沐浴前充電約 30–45 分鐘,即可維持足夠電量應付後續使用。
總括而言,Apple Watch Series 11 在屏幕耐用度、電池續航與 5G 連網能力均有明顯提升。對於去年已入手 Series 10 的用戶而言,升級誘因或許有限;但若已多年未換錶的 Apple Watch 用戶,本次更新確實值得一試。
Apple Watch Series 11 定價:HK$3,199 起